發揮農業科技檔案作用策略

時間:2022-06-29 03:26:42

導語:發揮農業科技檔案作用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揮農業科技檔案作用策略

黨的十五大強調堅持把農業放在首位,是由我國的國情、生產力水平及農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決定的。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全面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跨世紀戰略目標的過程中,農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必須始終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穩定增長。作為農業大省的農業科研機構,必須面向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這個主戰場,利用自身的科研優勢,把成熟的科研成果和先進的農業技術推向農村,而作為這一成果和技術載體的農業科技檔案,如何找準位置,大力開發科技檔案信息資源,充分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發揮作用,筆者認為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建立完整、準確、系統的農業科技檔案體系是農業科技檔案作用得以發揮的基礎和前提

農業科技檔案作為一種信息技術的載體,其價值是通過開發利用使其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來實現的。而農業科技檔案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開發利用的效果。因此,為確保農業科技檔案的完整、準確、系統,使農業科技成果和技術得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服務。首先,我們必須強化科技人員的檔案意識,使他們認識到科技檔案的質量好壞將直接影響成果轉化,影響本單位的利益,激發他們積累科技檔案的興趣,使他們主動配合檔案部門做好研究課題材料的收集積累工作;其次,依據《檔案法》不斷健全和完善農業科技檔案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這是農業科技檔案管理規范化的前提和條件,因而要針對農業科學研究的特點進行建章立制。眾所周知,農業科研課題研究具有周期長,較分散的特點,使得科研課題材料的收集積累工作難度較大。為了確保科研課題材料的完整、齊全,必須要建立相應的科研課題材料的積累制度。對于積累的內容、范圍、登記的方法、檢查辦法都要提出明確的要求和規定。要把科研材料的積累列人科技人員的崗位責任制,與年終考核、職稱評聘掛鉤。當一項科研項目完成或告一段落時,要求及時歸檔,這時就必須要有適合本單位科研工作特點的科技文件材料的歸檔制度。在這項制度中,要對科研文件材料的完整、準確、系統提出具體的要求。同時也要與檔案員簽定崗位責任書,明確規定檔案員的職責范圍,主動地協助指導各科研課題組做好科研課題材料的形成、積累、歸檔工作,而不能被動的等待科技檔案的移交,并且年終要與考核掛鉤;第三,推行課題組立卷制度,使材料在收集、積累、整理方面形成一套規范化的管理程序;最后,還要嚴格把好驗收鑒定關,對在鑒定、申報成果時檔案材料不完整、不系統、不準確的不予出具證明。成果鑒定驗收時,必須要有檔案員參加,對該成果的檔案材料的質量進行評審,使檔案管理和成果管理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科技檔案材料的完整、準確、系統,從而順利地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使先進的科學技術迅速得到推廣,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提供服務。

二、拓寬咨詢服務渠道,加大開發力度,是農業科技檔案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有效途徑

有了高質量的科技檔案這一信息資源作后盾,我們就可以對這些信息進行提煉、加工和開發,把含金量高的科技成果和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推向農村這個廣闊的市場,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第一,檔案員要熟悉檔案內容,要編制實用的檔案檢索工具,來滿足利用者的需求;第二,檔案部門首先要克服傳統的,較為單一的,只是停留在“你借我調”的科技檔案信息服務上,在保證科技人員的勞動成果不受損失,成果專利不受侵犯的前提下,轉變因循守舊的被動服務觀念,采取多種多樣的服務方式,將能開放的檔案材料進行開發,編研出各種資料匯編,如:專家簡介、成果匯編、科研項目匯編及品種簡介、栽培技術,防病、治病措施等小冊子,將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先進的栽培技術介紹給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第三,可以充分利用科技扶貧工作,將科技扶貧作為農業科技檔案開發利用的渠道和載體,通過深人縣鄉、村扶貧的科技人員,把科技信息帶到農村,幫助農民盡快增長科技知識和掌握適用技術脫貧致富。如:省農科院派到阜南扶貧的科技人員根據當地地理、氣候條件,建立科技服務示范區由點帶面,形成了科技輻射網,僅蠶桑一項,1997年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技培訓、科技咨詢就達50多期,接受培訓的農民有5000多人次,其中培訓技術骨干80多人,成功地在基層推廣了二十多項蠶桑二高一優實用技術,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科技意識和操作技能。投產桑園養蠶1.12萬張,產繭335噸,農民繭款收人560萬元,人均140元,加上蠶繭系列加工,繭絲總產值達2500多萬元,其中利稅達600多萬元,加快了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第四,組織專家通過科普趕集,向農民宣傳科技檔案信息,并向前來咨詢的農民講授農業科技知識,實用技術。也可以面對面,有一問有答,便于交流;第五,隨著科技檔案計算機管理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不久的將來,便可以為農民提供更加準確,快捷的服務。總之,要使農業科技檔案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就必須以科技成果為依托,以豐富的農業科技檔案信息資源為源泉,拓寬咨詢服務渠道,加大農業科技檔案開發力度,緊緊圍繞著農業和農村這個主戰場,促進科技成果的開發與技術推廣。

三、增強農民科技檔案意識,發揮農業科技檔案資源在振興農村經濟中的作用,是全面提高農民素質的關鍵

21世紀應該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農民科技素質的新時期。由于農業科技檔案記載著大量的農業科研成果、農業生產的先進技術、農業優良品種的培育等信息,為了使這些成果和技術盡快轉化為生產力,為早日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可靠保證,因此,就必須提高廣大農民的素質。在農村,廣大的農民多年來受到傳統的小農意識的思想束縛,要想使農民真正接受農業科技新知識、新技術還有一定的難度。能否把農業科技檔案的信息盡快傳遞到農村,讓廣大農民學會用農業科技知識、技術指導生產,就必須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增強掌握科學技術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檔案工作者,要通過各種形式積極向農民宣傳農業科技檔案知識,加強農民的農業科技檔案意識,使他們能夠真正接受并且能夠正確運用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從中嘗到甜頭,既發揮農業科技檔案資源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同時也提高了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人世在即,我國的農業及相關產業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嚴峻的挑戰,應把握好機遇,迎接挑戰,盡快擺脫農村經濟落后的現狀,全面實現我國農業和農村跨世紀發展目標,把我國農業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振興推向新的里程碑。我們相信,這既是農業產業面I隋的新問題,也是農業科技檔案面臨的新問題。這必將會對農業科技檔案的管理和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還有大量的工作可做,還有許多新的東西需要我們去適應,去掌握,)去運用,農業科技檔案也將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中日益發揮著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