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功能促進農業發展
時間:2022-05-09 03:06:53
導語: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功能促進農業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給我國農業科技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在面對挑戰的同時,還需要我們看到其中存在的機遇,把握機遇,做好農業科技創新工作。強化農業科學技術創新需要我們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構建適合甘肅省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本文主要結合甘肅農業科技創新實際,就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促進農業生產科技含量提升有一定助益。
關鍵詞:農業科技;創新問題;解決對策
農業穩定,國家的糧食基礎就能穩定,解決好農業問題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高度重視農業問題,經過我黨不間斷的努力,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改革逐漸深入,農村、農民和農業事業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是現階段,我國農業基礎依然比較薄弱,糧食增產增收難度進一步加大,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帶有明顯的滯后性。因此,積極分析農村科技研發和應用過程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將其解決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1甘肅省農業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分析
1.1農業科學研究和農業生產存在脫節現象
現階段,從事農業科學技術創新研究的主體主要是政府舉辦的各級各類型涉農高等學校和農業科研機構,這些機構作為國家事業單位,其科研資金來源主要是政府撥款。其任務是完成國家制定的科研課題,然后獲取相應獎勵,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將其作為升職、晉升的依據,在這些科研成果中,很多內容都與實際情況不符,缺乏市場化、商品化和產業化導向,重視文字研究,輕視成果應用,重視科技研究,輕視科技成果開發,重視結果輕視成果轉化,大多數的科研成果并未轉化成實際的生產力和經濟效益。科研人員在研究過程中缺乏創新活力,科技創新模式十分單一,很多科研成果區域同質化,導致了產學研、農科教分離,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難以有效結合。
1.2市場利用存在問題
市場機制在農業科技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涉農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還比較薄弱,改革后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應該是政府扶持和市場機制引導相結合,形成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但是現階段,這個創新體系建設還存在很多不足。
1.3農業科研能力不足
現階段,我省基礎農業科研研究能力還比較薄弱,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原創性的科研成果較少。從最近幾年我省自然科學獎的獲得類型分析,從事農業科研獲獎的幾乎沒有,這種現象就充分說明了我省農業科研基礎力量還比較薄弱,原始創新能力嚴重不足。
2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對策分析
2.1加強技術創新
為了更好的適應甘肅省農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甘肅省農業科研人員必須在農作物種子資源、新的農作物品種、旱地農業、節水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觀光農業、生物技術中、農產品保鮮加工以及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治方面做出突破,做好重大技術創新工作,解決我省現階段創新能力不足,農業科技設備儲備日趨下降等問題,確保在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并最終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2.2強化科研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基礎。就現階段我省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情況來說,存在人才引進困難,現有人才嚴重流失的現象。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科技人員待遇不高,現有的科研手段比較落后,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較差,項目經費不足。甘肅省科研隊伍存在嚴重不穩定的現象,高層次人才引進十分困難,已經嚴重影響到一些重要科學成果的研究和新成果、新技術的應用和儲備。因此,在今后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對技術人員的培養,還必須要加強產業開發和管理人才的培養。人才建設應該以培養現代人才為重點,積極爭取率先引進重點學科,積極為科研人員創造有利于技術創新、產業開發和高效管理方面的工作環境,建立一支適合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人才隊伍。
2.3將深化改革和完善功能相結合
繼續深化農業科研機構分類改革和涉農高校的科研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明確這兩者的分工、不斷優化辦公結構,轉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機制,做好資源整合工作,將農業科研體系結構和功能進一步進行優化,進一步促進農業企業自身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進一步加強產學研、農科教的合作,將農業科技教育和技術推廣有效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好各類農業科技創新部門的功能和作用,最終形成一個功能比較完善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2.4積極實行政府主導和市場機制相融合的運行體系
積極實行甘肅農業科技創新基地、區域性農業科研中心和實驗站建設以政府投入為主,而企業技術科研中心以企業自身投入為主,從而保證能夠形成一個公益性研究和市場化科研開發相結合的創新體系,更好的提升創新能力。
3結語
農業科技創新對實現農業現代化有著巨大的幫助,因此,在創新過程中,需要我們面對其中存在的各種難題,并深入分析這些難題,及時采取措施將其解決,最終促進甘肅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王艷麗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
參考文獻:
[1]周平,曹成茂,楊林寬,何花,吳俊,蔣先鋒,方小山,梅建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設計[J].安徽農學通報.2015(19)
[2]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分解甘肅張掖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重點建設任務的通知[J].張掖市人民政府公報.2015(10)
[3]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農業廳山東省農業科技展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J].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報.2015(33)
[4]范君君,張良勇,鐘方雷.基于灰色關聯分析的甘南州經濟增長與人口特征分析[J].草業科學.2010(11)
[5]李哲敏,信麗媛,方宜文,張應祿,劉振虎,董照輝.淺析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構建[J].山東農業科學.2010(06)
- 上一篇:中國農業科技進步及農民收入增長
- 下一篇: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設計者和實踐者
精品范文
10強化廉潔作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