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創新力度驅動產業扶貧發展

時間:2022-11-04 05:14:27

導語:農業科技創新力度驅動產業扶貧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科技創新力度驅動產業扶貧發展

【摘要】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創新力度逐漸加大,逐漸驅動了產業的快速發展。產業是貧困地區脫貧的依靠。要想讓貧困地區富起來,加大應用創新科技是關鍵,并且要逐步提高基層勞動者的素養。要利用先進的科技技術來推動產業的扶貧,充分發揮創新科技的優勢特點,讓貧困地區真正實現脫貧致富。

【關鍵詞】農業;科技創新;驅動產業;扶貧

1科技創新對產業扶貧的意義

目前,我國非常重視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要想真正實現農民的富裕,將農民的“窮根”拔掉,就必須使用科技創新助力產業扶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說,通過產業進行扶貧關系到整個脫貧的穩定以及可持續性。我國經過了漫長的實踐探究,產業扶貧的工作現在基本成型,目前我國在各個領域都出臺了相關的政策舉措,這為產業扶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關系著產業扶貧能否上升到另一個高度。

2產業脫貧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貧困地區,問題比較突出的就是產業發展的總體水平比較低,在產業扶貧中又出現了新許多新問題,其中分別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是有些地區在產業選擇上不夠準確。由于我國貧困地區的經濟、自然、資源等都各不相同,所以產業發展的水平也千差萬別。在全國貧困地區中,有些地區的資源非常豐富,比如大興安嶺一帶;還有些地區大部分都是沙漠,比如六盤山區一帶;根據調查表明,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沒有足夠對當地的資源進行差異考量,因此,不能更好地發揮當地資源的優勢,在這方面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

二方面是產業的發展整體水平較低。隨著我國糧食生產量不斷增加,我國農業已經開始向一體化的方向發展。雖然說貧困地區的農業產業鏈不斷延伸,產業的規模化也越來越高,但是,相對于全國平均水平,貧困地區的產業整體發展水平還處于比較落后的階段,其中具體表現為在農產品加工方面,加工率比較低;產業的競爭力方面也不強;品牌效應方面,影響力也不高。

三方面是政策的支持不具備針對性。近些年,不管是國家,還是各級財政,對貧困地區的財政支持力度都很大,已經初步建成了貧困地區的財政保障體系。但是,資金在具體使用時,沒有整體的規劃,使用的方面比較分散,沒有足夠的精準度,從而出現了“不接地氣”的現象。貧困地區在產業發展時貸款難、貸款貴等問題時有發生。

3抓住科技助力產業脫貧的突破口

對于上文中提到產業發展的總體水平比較低的問題,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既受到當地資源千差萬別的影響,也受到當地財政的影響,還會因為當地的產業發展基礎弱所影響,因此,要想真正的將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提高,就需要準確抓好科技創新這一突破口。結合產業脫貧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做的有以下幾點工作:

一是,協助貧困地區在產業的選擇上要準確無誤,同時確立科技創新的扶貧方向。對產業的選擇時,一定要根據國家的政策方針確定重點方向,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有特色產業的盡量選擇特色產業為主,同時要積極的促進資金、人才、科技創新等重要因素向產業扶貧地區靠攏。具體的做法有以下幾點,第一點是有特色產業的要發揮其優勢。特色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深度的挖掘,從而使農民脫貧致富。第二點是將市場導向作為重點。前期要對市場的需求進行詳細的解析,一旦市場的需求確認,要快速的抓準時機,推進農業的科技創新。此外,要結合農村的綠色生態農業,逐漸的提高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質量,做出自己獨有的品牌。第三點是重視全面發展。以貧困產業為核心,強化貧困地區的加工、運輸、保鮮、營銷一條龍的產業。同時對農村的休閑農業、創意農業、旅游農業等新產業加大發展力度,讓各種產業有機的融合,從而實現全面發展。

二是,對農業科技創新加大力度,并及時的應用,提高產業扶貧的水平。對產業扶貧進行針對性的創新,借助現代農業的科學技術體系,進行新品種、新模式、新技術的統一創新。此外,向基層農民進行技術推廣服務,對基層的技術推廣體系逐步的完善,對鄉鎮設立相應的技術崗位,吸引農業類的大學生來到鄉鎮工作,增加鄉鎮的技術力量,同時,還可以組織專家深入貧困地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技術指導和服務。確保貧困地區的每個人,每一戶的農業創新技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三是,對貧困地區的農民增加培訓的機會。俗話說:扶貧先扶智,對貧困地區的農民要先提高他們的素養。首先,對農村的干部或者扶貧領頭人優先進行相關的培訓,之后讓這些人輔助所有的農民進行培訓,培訓可以采取在實訓基地進行示范教學或者網絡輔導咨詢等方式。培訓的目的就是讓農民對農業創新技術能夠很好的應用。

4結束語

綜合上述所言,貧困地區要想加快產業扶貧,需要加大農業創新力度。農業的科技創新對產業扶貧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雖然在產業脫貧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要抓住科技創新機遇,尋找產業脫貧的突破口,從而促使各種產業的有機融合,協同發展,讓農民盡可能的參與進來,從而實現脫貧致富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饒衛,黃云平.工匠精神驅動精準扶貧:融合共生的視角[J].經濟問題探索,2017(05):45-50.

[2]姜長云.創新驅動視野的農業發展方式轉變[J].改革,2015(12):83-93.

[3]陳慧女,周口.中國農業科技創新模式變遷及策略選擇[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31(17):70-74.

作者:葛曉華 單位:吉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