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生態質量評價分析

時間:2022-10-20 09:07:59

導語:濕地生態質量評價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濕地生態質量評價分析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發展,人們在享受科技進步帶來巨大改變的同時也面臨著生態環境惡化帶來的不良影響,其中濕地生態系統的惡化已經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祁連山地濕地位于青海省,其作為西北內陸腹地較為重要的濕地系統,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有著促進作用,因此通過開展祁連山地濕地資源調查和濕地生態質量評價能夠全面的分析當前濕地生態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濕地的保護與治理,從而不斷提高祁連山地濕地的生態質量。

【關鍵詞】祁連山;濕地生態;質量評價

濕地是陸地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是人類重要的資本環境之一,在其整個環境中富有生物多樣性和較高的生產力,直接關系到整個生態環境的安全。對其進行質量評價能夠為濕地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統一完整、及時準確的基礎資料和決策依據,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濕地生態環境質量評價

生態環境質量是用來評價生態環境優劣程度的指標,在評價過程中需要以生態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對特定時間以及特定空間的環境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并以此來反映出生態環境對人類生存及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適宜程度。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工作能夠為濕地保護與治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以便進一步提高相關部門的濕地生態環境管理水平。

2研究概況

祁連山位于青海省海北州,海省東北部、青藏高原邊緣,海拔2388~5254米。祁連山地由內陸河祁連山水系和黃河區大通河流域組成,是伸向荒漠干旱區的綠島,具有較為重要的生態地位。2.1研究內容。在調查研究區內所有面積為8.0hm2(含8.0hm2)以上的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以及寬度10.0米以上、長度5000.0米以上的河流濕地以及其它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濕地資源類型、分布范圍等內容的基礎上,開展濕地生態質量評價。2.2研究方法。以中巴衛星資源CBERS-CCD為主要數據源,中巴環境衛星影像為輔助數據源,在數據獲取的過程中需要應用到“3S技術”,即遙感(RS)為主、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在GIS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對遙感的影像數據進行解譯,并獲得較為準確的濕地面積、類型分布等信息。基于Delphi專家咨詢法和AHP分析法確定濕地生態質量各評價指標權重及其指數,區域濕地等級指數計算公式如下:P=(n1×W1+n2×W2+n3×W3+…)/(n1+n2+n3+…)其中,P為濕地等級指數,ni為區域各濕地類型面積,Wi為各評價因子權重。濕地資源單位指數計算公式如下:Z=(x1+x2+x3…)/M其中,Z為濕地資源單位指數,xi為區域各濕地類型面積,M為區域國土面積。濕地生態質量評定指數計算公式如下:T=P×Z×Ti其中,T為濕地生態質量評定指數,P為濕地等級指數,Z為濕地資源單位指數,Ti為濕地監測站點質量系數。

3祁連山地濕地生態質量評價分析

3.1濕地類型與面積。祁連山地的濕地面積94054.73hm2,包括自然濕地與人工濕地兩種,按照其面積大小可以分為沼澤濕地、河流濕地、人工濕地、湖泊濕地,在以上濕地中,祁連縣占84.31%,門源縣15.69%。祁連山地河流濕地面積為31099.17hm2,分為永久性河流濕地、季節性河流濕地、洪泛平原濕地,其中祁連縣河流濕地面積為20357.03hm2,占65.46%,門源縣河流濕地面積為10742.14hm2,占河流濕地面積的34.54%。3.2濕地生態質量評價。祁連山地濕地等級指數范圍為0.5183~0.7520,平均為0.5549,區域濕地等級指數由大到小順序為:門源縣、祁連縣,如表1所示。祁連山地濕地資源單位指數范圍為0.0206~0.0583,平均為0.0282,區域濕地資源單位指數由大到小順序為:祁連縣、門源縣。祁連山地濕地生態質量評定指數范圍為14.5138~28.3497,平均為14.6724,區域濕地生態質量評定指數由大到小順序為:祁連縣、門源縣。根據評定指數值劃分標準可以發現,門源縣、祁連縣濕地生態質量指數都不高,質量一般。因此,總的來說,祁連山地濕地生態質量為一般。

4討論

經上文中分析,可以發現祁連山地濕地生態質量評定指數范圍為14.5138~28.3497,平均為14.6724,按照區域濕地生態質量評定,其指數由大到小為祁連縣、門源縣,總體上來說,兩縣的濕地生態質量均一般,因此,也可以判斷祁連山地濕地總體上質量一般。基于此,在祁連山地濕地的保護過程中,相關部門應該結合其實際發展狀況建立有效的濕地保護與管理協調機制,并嚴格劃定濕地生態紅線,保護過程中還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理工程。一是要建立健全濕地保護地方法規體系,相關部門在濕地的保護與治理過程中嚴格依法進行,同時,在濕地資源的利用過程中也能夠有法可依;二是應該健全濕地補償機制,進一步拓寬補償資金的來源渠道,提高補償形式的多元化,以便給予濕地保護與治理足夠的資金支持,提高其保護與治理效果;三是要求相關部門加強對濕地保護與治理的宣傳教育工作,并加強對濕地保護人員的培訓工作,真正落實濕地資源及其功能價值監測、評估及預警工作,同時也能夠為祁連山地濕地的保護與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5結語

綜上所述,濕地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濕地環境的惡化也會低人們的生活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本文中對祁連山地濕地進行質量評價后發現其生態質量較一般,這就要求青海省相關部門應該重視起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與治理,并采取各種措施來促進濕地治理工程的發展,從而不斷提高祁連山地濕地的生態質量。

參考文獻

[1]燕守廣.濕地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研究概述[A].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7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學與技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7:4.

[2]曹楊宇,劉潔,陳明葉,劉洋,張斌,高寶嘉,劉軍俠.濕地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的內涵、方法和內容[J].河北林果研究,2015(3):248.

作者:李澤嘉 李金文 倪兆睿 單位: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