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區生態養殖與飼草料供給分析

時間:2022-09-10 08:59:47

導語:農區生態養殖與飼草料供給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區生態養殖與飼草料供給分析

摘要:在我國農區發展生態養殖模式是幫助農牧民實現增產增收的有效途徑之一。但近年來,由于農牧區自然生態環境發生變化,加之超載超牧、人為破壞草原生態等現象頻發,導致國內大部分農區的草地生態都遭到程度不一的破壞,影響當地農區草原生態與經濟發展。尤其是在冬季草場資源匱乏時節,農牧民的生產更遭受巨大困難。本文圍繞農區生態養殖展開研究,以飼草料供給技術探究為基礎,探討在農區發展“暖季放牧+冷季舍飼”生態養殖模式,幫助農區應對冬草場匱乏局面,保障農區養殖生產。

關鍵詞:農區;生態養殖;飼草料供給技術

受自然環境變化、超載超牧、人為破壞等因素影響,當前我國多地的農牧區的草地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和草地退化現象,給當地農區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制約,同時也影響了當地的草原生態環境。如何應對冬草場資源匱乏問題、加大飼草料供給、發展生態養殖等問題,是當前我國農區畜牧養殖業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1農區發展生態養殖的重要性

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受地理因素、氣候環境、交通條件等因素的制約,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農民收入普遍較低。與此同時,農區又具有草場資源豐富的優勢。在“脫貧攻堅”大背景下,在農區開展生態養殖不失為一條好的脫貧路徑。當前,在我國多地的農區,都已經開始嘗試或推廣生態養殖,但在該模式應用推廣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特別是冬季草場匱乏導致飼草料供給不足,易引發家畜疾病、掉膘、死亡等后果。為此,有必要加強對農區飼草料供給技術研究,探索建立人工草場,以人工種植牧草來緩解農區飼料供應不足的問題,同時還可以生態養殖模式和飼草料供給技術作為基礎,探索建立“暖季放牧與冷季舍飼”相結合的養殖模式,來應對農區冬季飼草供應不足的問題,進而保障農區養殖安全與經濟發展。

2暖季草場利用及恢復

2.1暖季草場利用——劃區輪牧。暖季草場利用主要在于劃區輪牧。具體是:首先劃定草場,通過綜合考量草場面積、草地類型、質量、飼養家畜品種以及草地退化情況等因素,進行劃區輪牧試驗。經試驗后可知,草場生態環境與草場放牧程度密切相關。例如,在生長一年性植被的春草場內,實行重度放牧后,草場的植被數量銳減,草地生態被破壞明顯,且有害植被數量急劇攀升。反之,若實行適度放牧,則不僅草場植被數量不減反增,有害植被數量減少,而且草場生態環境也得到明顯的改善。有數據顯示,在實行劃區輪牧的草場中,有益植被數量提升明顯,春草場、夏草場、秋草場分別提升約20%、23%、13%。特別是實行劃區輪牧的農區夏草場內,苔草、禾草等優勢植被數量增長明顯,且家畜體重從春季到秋季都增長明顯。反之,重度放牧下的農區草場,不僅優勢植被數量銳減,而且從夏季后期開始,家畜的體重也出現明顯的下降現象。2.2恢復方式。針對目前出現的農區天然草場顯著退化現象,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和恢復。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是對農區暖季天然草場進行改良。具體改良措施是:輕度退化的草場,可以利用灌水、圍封等方式改良和促其恢復,中度退化的草場,則使用松土、施肥等方式進行改良,重度退化的草場,則要實行牧草補播等方式進行改良。試驗表明,對輕度退化的草場,年實行3次灌水改良后,其牧草產量提升幅度可以達到5400kg/km2;實行圍封改良措施3年后的草場,生物量增長明顯,春、夏兩季草場生物量的增幅均超過10%。對中度退化的草場,使用松良的方式,改良3年以后,其場內生物量的增幅可以超過150%;而使用施肥改良的方式,按照225kg/km2的施肥量進行,則當年草場內的生物量增幅就可以超過50%。對重度退化的草場,實行補播改良,改良后的草地覆蓋率可提升約30%,牧草產量可提升約300%,粗蛋白產量也可提升約3%左右;若混播“紅豆草+無芒雀麥”,產草量提升十分明顯,可以達到110.8%。

3冷季草料儲備

對嚴重退化的草場,要采取暫時性的禁牧措施與休牧辦法相配合的方式來促進草場生態恢復。同時,還要積極鼓勵農區的農牧民大力開展人工種植牧草的方式,來應對冷季草場飼草不足的情況。目前,在我國大部分農牧區,作為冷季的儲備草料一般為蘇丹草、青貯玉米、苜蓿等。有數據表明,在通常情況下,每1km2的草場,蘇丹草、青貯玉米、苜蓿的產量分別可以達到22.5t、82.5t、1200kg,由此可計算出,一塊.3hm2的草地就可以生產出400個羊單位約5個月的飼草糧,極大程度地保證了冷季農區舍飼的效率。

4調整農區養殖品種與飼養結構

此外,基于農區劃區輪牧和冷季舍飼相結合的種養模式,還可以適當地對農區牲畜養殖品種與養殖結構進行調整與優化,從而保證飼養品種、結構與飼養模式等更加匹配。這樣一來,3~5年以后,農區的牲畜飼養模式將更加優化,當地畜牧業生產的效益也將得到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1]昝林森,等.中國西部地區草牧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科技導報,2016,34(17):79-88

[2]王汝富,等.草食畜牧業飼草生產與供需現狀調研報告[J].飼料與畜牧,2017,02:46-50.

作者:馬曉云 單位: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草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