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養殖新技術及發展趨勢探究
時間:2022-08-11 11:37:32
導語:豬養殖新技術及發展趨勢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畜牧業發展來說,養殖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十分重要。農村地區需要突破傳統觀念,不斷提升養殖的技術水平,促進畜牧業向無公害、無污染方向發展,推動養殖業的轉型升級。
經濟水平的提高對畜牧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畜牧業的技術水平應該不斷適應新發展的要求。本文將分析當前豬養殖存在的問題,對生態豬養殖技術進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其發展趨勢,以期幫助養殖業突破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實現養殖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當前豬養殖存在的問題
1.1養殖戶的觀念落后。從當前畜牧業發展現狀來看,雖然科學技術在畜牧業領域廣泛,但部分農村地區養殖業還停留在傳統階段,對新型的養殖技術了解甚少。究其原因首先是宣傳不到位,相關部門并未將先進養殖技術的優勢進行全面深入的宣傳,導致部分比較偏遠的地區養殖觀念落后,很難跟上時代的發展。另外,在城鎮化的影響下,許多農村地區的年輕人選擇去城市打工,使得從事養殖業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老年人的養殖觀念本身就比較落后,再加上不會使用電子設備,使得畜牧業技術推廣工作存在很大障礙。1.2缺乏標準化的生產技術。標準化的生產技術是養豬業由傳統走向現代的最大推動力,然而從當前養豬業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國養豬業在技術管理和技術設備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缺陷。首先表現在養殖業人員普遍的技術水平較低,只是掌握一些基礎的養殖技術,難以實現養殖業技術的優化升級[1]。另外,由于資金的限制,我國部分地區缺少生產技術標準化的硬性條件。這些短板,導致養豬業技術推廣難度較大,是畜牧業發展前進的一大阻礙。1.3缺乏污染處理措施。養豬業的生產發展必然會給周圍的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包括空氣、水源等都會帶來影響。為此,養殖場應完善相關管理制度,針對這些污染問題進行及時的防護,爭取將污染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以實現養殖業的長久發展。然而從當前養殖業的發展現狀來看,部分養殖場缺乏有效的污染處理措施,環境污染還很嚴重,甚至已經影響到周圍住戶的正常生活,這樣的惡性循環將逐漸影響到養殖業的發展,十分不利于養殖技術的推廣升級。
2豬養殖新技術
在豬養殖新技術的推廣過程中,生態養殖技術最受歡迎。生態養殖盡量讓生豬保持放養的狀態,因而在養殖過程中多采用放牧的養殖方式,這對于生豬的品質提升是十分有益的。另外,生態養殖技術從養殖環境到飼料的喂養都擁有一套綠色的人造生態系統,保證生豬養殖全過程的綠色健康,從而在根本上提升生豬的品質。2.1飼料的管理。豬飼料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生豬的品質。品質不佳的飼料不僅會威脅生豬的健康,還會影響豬肉的口感,豬肉的銷量也會因此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當下的生豬養殖現狀需要一種新型飼料———生態養殖飼料。相比于傳統飼料來說,用綠色生態的有機飼料喂出來的生豬,肉質鮮美且營養豐富,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歡迎,為生豬的安全健康增加了一份保障[2]。2.2疾病的防治和控制。養殖新技術的推廣內容當中,疾病的防控作為養殖技術的重點,應該引起所有養殖戶的高度重視。一旦生豬發生了疫病,那么帶病生豬不斷繁育之后流入市場,會嚴重影響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進而給社會造成不可控的危害。為此,疫病防治和控制系統的完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注意強化生豬的安全監測工作,在日常喂養中注意衛生管理,定期對豬舍進行專業消毒。另外,防疫技術需要不斷更新強化,當疫病來臨時能夠立即啟動應急措施,將感染生豬進行科學隔離,防止疫病的擴散。2.3水源的控制利用。畜牧業的生產發展必然會給周圍的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包括給空氣、水源等都會帶來影響,為此,養殖場應完善相關管理制度,針對這些污染問題進行及時的防護,爭取將污染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以實現養殖業的長久發展。在生態豬養殖過程中,要選擇水質清潔干凈,沒有遭受重金屬污染的健康飲用水,從而為生豬提供一個健康無污染的環境。2.4重大疾病應急處理。生態豬養殖技術還包括防疫技術的更新強化,只有在防疫技術能夠高效處理突發重大疾病的情況下,我國的養豬業才能真正實現生態養豬的良好發展態勢。在養殖場如發現存在疫病發生的可能,應立即啟動應急措施,專業防疫人員將可疑的生豬放入隔離區進行科學隔離,衛生管理人員將用具進行徹底消毒,防止疫病的發生。
3豬養殖新技術的發展趨勢探討
3.1信息化、智能化養殖。伴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上各行各業都在不斷創新,緊跟新時代的步伐,因此,互聯網的應用得到了全面的普及,養殖行業也不例外。近年來,養殖業不僅在養殖技術上有所提升,在養殖模式方面也進行了創新升級,養殖業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在當前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將遠程監控技術應用于養殖過程中。養殖戶通過監控能夠清楚地觀察生豬的生長細節,在此基礎上形成生豬生長習性的大數據分析,進而促使養殖戶以數據為根據制定一個科學的養殖模式,實現養殖業的優良發展[3]。3.2立體化養殖。立體化養殖力求打破傳統單一化的養殖方式,利用生物間的相互關系,把不同種類的生物組合起來,以此擴大生物鏈,在養殖模式中形成一條立體化的生物鏈,為養殖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立體化養殖以人為的方式重新打造了一條專屬于養殖場內的食物鏈,生態飼料在食物鏈的最低端,在此基礎上加入生豬以及其它生物,另外再通過有機農田、牧場、池塘等的建立來豐富生物鏈,打造出一種更為豐富立體的生態養殖模式。3.3散養化養殖。散養化的養殖是生態養殖的突出特點,也是能夠發揮生態養殖最大價值的有效途徑。通過自然放牧,為生豬提供廣闊的生長環境,在廣闊的生長環境下一方面能夠為生豬提供更為自然健康的食物,另一方面充分運動有利于提升生豬的品質,避免生豬出現健康問題。
4結語
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養殖業為實現更好地發展,滿足更高水平的要求,必須要實現豬養殖新技術的完善,普及養殖技術。通過科學技術與養殖業生產工作的不斷融合,促進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養殖業的優化升級。
參考文獻:
[1]潘培連.生態豬養殖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探討[J].今日畜牧獸醫,2018(4):57.
[2]李存彬.推廣生豬養殖新技術,促進產業轉型升級[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11):25-26.
[3]王重.豬場生物安全中的常見問題[J].獸醫導刊,2020(9):12.
作者:黃全明 單位:廣西桂林永??h農業農村局
- 上一篇:生態富硒肉豬養殖技術研究
- 下一篇:傳統漁業養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