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措施
時間:2022-04-06 10:50:13
導語: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畜牧養殖產業是我國農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基層地區農業發展實現農民增產增收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隨著農牧產業結構不斷調整,一大批先進的養殖技術推廣應用,農民群眾發展畜牧養殖的積極性顯著提升,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已成為畜牧養殖的重要發展方向。但在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大背景下,對周圍生態環境也造成嚴重破壞,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表現為污染物利用不合理,養殖結構不完善。因此需要制定針對性的措施,推動畜牧養殖產業向健康生態可持續化方向發展。該文主要論述鐵門關市二十九團畜牧養殖現狀及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并提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畜牧養殖;環境影響;應對措施
隨著畜牧養殖規模顯著擴大,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呈現逐漸加重趨勢,因此,需要進行深入的判斷和研究,找到有效措施,更好地促進畜牧養殖產業的生態化,綠色化發展。
1新疆鐵門關市畜牧養殖現狀
新疆將堅持畜牧業生態化發展方向,突出抓好農區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擴大肉羊、肉牛養殖,穩定現有生豬生產規模。自治區的政策扶持促進新疆鐵門關市29團畜牧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截止目前,該地區共有大中小型集約化規模化養殖場、養殖戶233家,其中以豬禽養殖產業為主,牛羊養殖產業為輔,畜禽養殖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規模化生豬養殖場34家,年出欄生豬21.6萬頭,存欄繁殖母豬12826頭。規模化雞養殖場1家,存欄蛋雞50萬只。現存欄牛、羊分別為283頭和7285只。隨著畜牧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該地區的畜牧養殖結構日趨合理,養殖規模顯著擴大。但由于很多養殖場并沒有構建完善的污染物處置系統,再加上本地區中小規模養殖仍然占據主導地位,養殖場產生的各種污染物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處理,直接對外排放,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影響畜牧養殖產業健康發展,威脅人們正常生產生活。該地區畜牧養殖中,每年會產生糞便超過23萬t,污水11萬t,這些污染物如果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處理,勢必會對大氣、土壤、水源造成嚴重危害,制約畜牧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需要進行認真細致的探討,構建針對性的防控措施。
2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2.1污染物利用不合理。在畜牧養殖產業發展規模壯大的大背景下,每年產生的糞便和污水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若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處理,勢必會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不管是集約化規模化養殖場,還是中小規模養殖戶,由于從成本角度考慮,無法購買先進的污染物處置設施,養殖場每天產生的糞便污水直接對外排放,污染周圍的土壤水源[1]。糞便在堆積發酵中產生有毒有害氣體,使空氣質量逐漸下降。某些規模化養殖場,即便是構建糞污處置設施,但由于設施運行中的成本消耗較大,常形同虛設,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2.2養殖結構不合理。從現階段畜牧養殖結構分析,規模化養殖產業不斷發展,中小規模養殖模式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且這種情況會長時間存在。不管是從養殖規模還是從牲畜品種,普遍存在養殖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很多養殖場和養殖戶為提高經濟效益,盲目擴大養殖規模,并沒有構建與養殖規模相適應的污染物處置設施,每天產生的糞污資源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處理[2]。此外,很多養殖戶在畜禽動物養殖中,普遍存在養殖管理不當的情況,由于沒有執行嚴格的檢疫檢驗制度,易造成疫病引入本地區,造成新型疫病不斷出現,威脅當地畜牧養殖產業安全的同時,某些人畜共患病還會威脅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有很多規模化養殖場,在建造中缺乏科學規劃,養殖場內部規劃不合理,各個區域之間缺乏一定距離,缺乏完善的消毒通道。動物生長中產生的糞便污染物在圈舍中快速堆積,使空氣質量日趨惡化,給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長提供條件,再加上不科學的糞污處置模式,糞便中會夾雜大量致病原,隨著糞便的隨意排放向周圍擴散蔓延,造成養殖場病情反復流行、反復傳播,環境中的病原數量嚴重超標,威脅人類的生命安全。
3應對措施
3.1指導養殖戶科學規劃養殖場。畜牧養殖業發展中首先應進行嚴格的生態環境調查,要掌握不同地區的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和轄區范圍內的動物養殖現狀,并對動物養殖模式進行有效的調整。要堅持適度規模化養殖產業為主,逐漸降低中小規模養殖戶的數量,在養殖比較大的鄉鎮地區或者農村地區,加快構建動物養殖專業合作社,農民群眾以自己手中養殖的動物為入社資本,實現對動物的集中管理、集中養殖、集中免疫接種,節約養殖空間,實現對動物的高效管理,避免污染物治理難度較大、污染物排放散亂的現象。養殖場在規劃中,一定要按照轄區范圍內的生態環境劃分情況,禁止在限養區和禁養區養殖牲畜動物,并逐漸由禁養區、限養區向養殖區域搬遷轉移,加快生態環境恢復。3.2構建良好的養殖環境,加強配套設施建設。畜牧養殖產業發展中構建良好的養殖環境,一方面能促進動物健壯生長,另一方面還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避免環境惡化對周圍空氣質量造成嚴重危害,以提升養殖效益。需要指導轄區范圍內的養殖戶,從養殖環境控制入手,促進畜牧養殖的規范化發展。當養殖戶從長遠角度看待環境保護問題,注重配置完善的污染物處置設施,提高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效果[3]。地方應劃撥出專項資金用于規模化養殖場和專業合作組織的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購買,確保各項無害化處置設施能夠高效運行,降低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此外,按照動物防疫法規和畜牧廢棄物處置技術的相關要求,加強衛生消毒,對養殖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構建完善的消毒體系,減少污染物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和破壞。養殖場內部必須構建完善的糞污資源處置方案,加快糞污資源的高效利用、資源化利用,減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最為重要的是應將畜牧養殖產業和農業產業有效結合,大力推進生態畜牧養殖和生態農業種植。畜禽養殖場產生的糞污資源制作成有機肥后還田利用,實現污染物零排放,最終推動2個產業的穩定發展、和諧發展。
4結束語
畜牧業是農業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產業的繁榮發展對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后畜牧養殖產業發展中,需要充分認識到不科學的養殖模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生態養殖為指導,科學規劃、科學養殖,更好地促進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畜牧養殖產業向前邁進。
參考文獻
[1]王世安,管仁海.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8(2):218.
[2]祁文明.淺析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9(14):65.
[3]李子旭.為農民架起致富金橋:開原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紀實[J].新農業,2017(21):49-50.
作者:魏國華 單位:新疆鐵門關市二十九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
- 上一篇:黃顙魚池塘生態高效養殖模式
- 下一篇:畜牧養殖與環境保護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