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發展服務對接的策略研究
時間:2022-03-07 11:51:44
導語:畜牧業發展服務對接的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理論依據
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的共生理論。共生理論認為,必須優化共生媒介,一是高職教育要為市場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服務,實質是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數以千萬計高技能人才的強力支撐;二是高職教育在市場體系的構建和區域經濟的發展中共生狀態,即高職教育與產業化、市場化甚至商業化的互動距離或接軌的程度。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活動是學生通過一定的情景,借助教師與同學的幫助,通過協作和會話的方式,達到對知識的意義建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認知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引導者;書本知識的掌握和實踐活動都是學習,而通過后者建構的是無法靠他人傳授獲得的。“情境”、“協作”、“會話”、“意義建構”是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四大要素,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有效地把握教學的各個環節,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模擬真實情景,使學生逐步構建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有意義學習理論。作為一般的教學常規,備課有四備:備課標、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實際。而且前三備都要落腳在備學生實際上,教師備課只有堅持這一點,課堂教學才是高效益的,學生的學習才是生動、有效的,學生的學習才能稱得上有意義學習,而不是機械學習。
建設思路與措施
教育培養目標科學定位。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畜牧獸醫專業教育的總體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素質技能型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學生以一線工作為主,一方面負責對生產線上的生產技術進行直接管理和操作,另一方面還可協助專業研究人員從事新技術的研究,能按用人單位的需求,進行切合實際的工作。畜牧獸醫專業培養的是新型勞動型人才。培養學生對自己在新工藝不斷涌現的生產實踐中所掌握的知識范疇能隨時進行調整,提高運用新技術設備的能力。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根據高職教師應具備以職業性為標準的教育教學專業能力、以職業特色為標準的職業技術專業能力、“雙師”有機融合的專業能力的要求,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大教師學歷培養的力度,改善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數和通過在職學習碩士研究生課程并取得結業證的人數達到專任教師總數的半數以上。強化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工作,提高教學的基本能力。補充到從事教學工作的畢業生和調入人員,必須經過崗前培訓和課堂試講,并通過國家教師崗前培訓必須取得單科合格證書,各項指標合格后,方可申請開課。開展中青年骨干教師培訓工作。根據教學、科研及學科建設的需求狀況,在寒、暑假選派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師參加各種培訓,結束后,教師將培訓情況以書面總結形式向相關部門匯報。完善老教師指導青年教師制度。組建以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且治學嚴謹、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名師”為核心的傳、幫、帶導師隊伍,對新教師進行一對一的培養。加強課程及教學體系建設。畜牧獸醫專業面對學生職業生涯,突出崗位工作技能,構建以實踐教學為主體的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能課、專業拓展課相融合的能力漸進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體系的構建。采用逆向反推法,即在工作領域分析典型工作任務完成的工作過程,確定教學內容。將學習內容創設為不同的學習情境。課程內涵的建設。在學習領域課程將知識、技能、素質要求和課程教學內容,遵循職業教育規律,經過系統研究完成工學結合課程標準、校本教材、教案、試題及技能庫、多媒體課件、崗位實習技術指導手冊、課程。整合實踐資源,強化實驗實訓教學。充分利用校內外的實踐資源,與當地主流企業建立深層次的合作關系,整合企業的技術、人才和經驗資源,利用企業的真實教學情境使實踐、實訓教學接近“實戰”效果。依托實訓基地動物教學醫院和畜牧教學工場,為當地養殖戶提供動物疾病防治和飼養管理技術服務,真正成為繼續教育、文化傳播的中心。依托培訓涉農中職學生,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與企業合作建立技術研發機構,推進企業技術進步,為產業升級服務。
本文作者:費景春工作單位:吉林省松原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畜牧生產現狀及經濟分析論文
- 下一篇:畜牧機械化的發展趨勢與戰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