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養殖中動物疾病的發生與防治
時間:2022-08-08 09:08:00
導語:畜牧養殖中動物疾病的發生與防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最為畜牧養殖產業的大國,具有悠久的發展史,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畜牧養殖進入一個繁榮的發展階段。但是在畜牧養殖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較多的不足與問題,動物疫病防治工作作為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動物疫病一旦出現將會給畜牧業發展帶來影響。如何降低動物疫病的發生機率,這就要求做好日常的疫情防范工作。本文將對畜牧養殖中常見的疾病以及發病原因進行探析,并對不同的病情提出防范措施,希望可以促進畜牧養殖的發展。
[關鍵詞]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防范措施
養殖業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成為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1]。但是,由于養殖業作為一項高風險的行業,其極易受到外界環境以及自身的原因的影響,使得動物引發各種疾病,養殖戶如果不能及時的發現并采取措施進行防范,可能會造成動物大量死亡,將會直接影響到養殖戶的收入。因此,養殖戶要加強對動物疾病的了解,提前做好疾病預防措施,保證動物的健康生長,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
1動物常見疾病
在養殖過程中,動物常見病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普通疾病、傳染性疾病以及寄生蟲病。
1.1寄生蟲病
寄生蟲病是畜牧養殖中動物常見的疾病,蠕蟲、原蟲以及節肢動物等是動物身上常見的寄生蟲[2]。寄生蟲顧名思義就是寄生在動物身上的蟲類,其主要是通過動物身體獲得所需的營養物質,蠕蟲和原蟲主要是寄生在動物體內,通過吸取動物體內的物質而生存,節肢動物與蠕蟲與原蟲不同,它主要是寄生在動物體外。寄生蟲病的傳播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染。
1.2傳染病
傳染病最為畜牧養殖中對動物產生危害最大的疾病,傳染疾病一旦傳播開就會難以控制,傳染性疾病有多種傳染方式,該類疾病不僅可以通過動物接觸進行傳染,還可以通過空氣以及水源進行傳播。造成傳染性疾病傳染的主要是以微生物為病原,能夠進行傳染的微生物病源主要是細菌、真菌以及病毒等,動物傳染發病前期通常會有一個潛伏期,在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動物的傳染病會突然暴發,可能會出現大面積的傳染,將會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1.3普通疾病
在動物飼養的過程中,動物會和人類一樣都會出現不同的疾病,這些普通的疾病通過可以分為內科、外科以及產科等,其中產科疾病最為復雜,同時也是發病率最高的疾病,所謂的產科疾病是指從動物受精到產仔期間所發生的疾病,外科疾病包括蹄病與外傷等。
2病因分析
2.1自然環境原因
環境因素主要是指動物生長的周圍環境,周圍環境出現變化可能造成動物出現疾病,動物是一個比較敏感的種群,周圍環境一旦出現變化,動物就可準確地感知[3]。當生長的環境出現變化時,一些適應能力低的動物可能會出現新陳代謝紊亂,造成健康失衡,誘發不同種類的疾病,環境因素往往是造成動物出現疾病的主要因素。
2.2人為因素
人為原因造成動物產生疾病的因素較多,常見的有飼養基地設施不完善、日常管理不當以及給藥不科學等,以上原因都可能引發動物疾病。在對動物進行疾病預防或者治療時,由于飼養人員沒有進行合理用藥,可能使得藥物效力降低、毒性加大,極易可能出現藥物中毒現象。養殖基地選址不科學,相應的配套設施不完善,可能造成飼養環境不衛生,使得飼養場所的空氣受到污染,極可能引發呼吸道疾病。同時,由于養殖戶的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不高,對飼養場所消毒認識不足,無法從根本上殺死病毒,增加動物的感染疾病的概率。
3防控措施
3.1養殖場所
在對動物進行飼養的過程中,要加強養殖場所的建設,滿足動物的生存空間是保證其生長的根本。飼養人員要合理設置飼養場所,才可以有效地降低疾病的發生率。飼養場所要選在地勢高、通風的地方,為動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飼養管理人員要保持養殖場清潔衛生,采取嚴格的消毒措施,定期對其進行全面的消毒。
3.2及時有效的做好疾病預防工作
動物疾病的發生都具有季節性,為了預防疾病的發生,飼養人員要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比如,春秋季節天氣變化較大,動物流感暴發的高峰期,飼養管理人員需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提前對動物進行疫苗注射,以往流感疾病的暴發[4]。另外,還要加強對疾病的檢測,注重動物的病種,防止出現遺漏現象,提高疾病預防的準確性。
3.3強化飼料管理
為了提高動物自身的免疫力,飼養人員需要注重對飼料管理,動物飼養是提高動物抵抗力的重要環節。所以,飼養人員要選擇合理的飼料對動物進行飼養,促進動物的生長與發育,加強飼料的監督管理工作,嚴格按照飼料安全標準執行,確保飼料的安全可靠,針對一些缺乏營養的動物,需要重點對其進行飼養,保證其能夠獲取合理的營養需要。
3.4提高防護技術
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動物疾病也隨之出現變化,比如出現新型的傳染病毒以及新的飼養方法等問題,為了使用現代畜牧養殖的需要,不斷加強對動物飼養人員的培養,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以便可以更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
4結語
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使得動物的疾病越來越復雜,為了控制疾病的傳播,不僅要對進行藥物治療,還要提前進行有效的預防措施,提高動物的成活率,保證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作者:畢淑珍 王杭花 畢廣敏 單位:遂昌縣農業局 永康市畜牧獸醫局 臨海市畜牧獸醫局
參考文獻
[1]美榮.畜牧養殖中動物疾病的發病因素及防治策略[J].北京農業,2016,(2):136-137.
[2]羅遵榮.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措施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6,(8):271.
[3]覃圖康.畜牧養殖中動物致病原因及防治策略[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4,(2):18-19.
[4]韋勉,羅杏香.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措施[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4,(5):59.
- 上一篇: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作用分析
- 下一篇:農村經濟管理突出問題及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