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產業發展問題及建議

時間:2022-05-15 03:48:35

導語:畜牧業產業發展問題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業產業發展問題及建議

[摘要]文章分析綏江縣畜牧業產業現狀,指出近些年綏江縣畜牧業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進建議,以供同仁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畜牧;養殖;產業

1綏江縣畜牧業產業現狀

近年來,綏江縣緊緊立足市場需求,扎實抓好動物疫病防治,大力發展規模化養殖,畜牧業成為全縣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綏江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積極實施科技興牧,努力提升畜禽養殖科技含量。涉農部門干部職工開展送科技下鄉入戶、陽光工程畜禽養殖技術培訓、動物防疫員培訓等活動,大力推廣畜禽養殖實用技術及動物疫病防治知識,為畜牧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縣、鄉(鎮)畜牧技術人員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積極進村入戶加強現場技術指導,扎實抓好標準化、規模化養殖示范場建設,組織鎮、村畜牧技術人員深入畜禽規模化養殖示范點觀摩學習飼養技術,為全縣畜牧業健康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龍頭、項目帶動、科技支撐等措施,促進了全縣畜牧業生產跨越式發展,傳統粗放的低水平、小規模分散養殖方式逐步被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高效經營所取代,勢頭強勁的養殖業成為綏江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頭戲。截止2017年8月底,全縣已建畜禽規模化養殖場144個,其中:生豬年出欄500-999頭以上的5個、年出欄生豬300-499頭以上的6個、年出欄生豬50-299頭以上的22個、年出欄肉牛20頭以上的22個、山羊存欄100-300只以上的32個、年出欄土雞500只以上的48個、蛋雞存欄2000只以上的5個、肉兔存欄500只以上的4個。今年1—8月,全縣畜牧業實現產值2.18億元,占全年計劃的69.2%,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5.48%。

2綏江縣畜牧業產業發展的問題

這些年,在取得不菲成績的同時,還有很多問題有待我們去改進改善。2.1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畜牧生產方式相對滯后。家庭經營為主的畜牧業生產是本縣畜牧業的主要生產方式。盡管本縣畜牧業規模化進程不斷加快,但整體來看,大多數散養農戶生產設施差,圈舍在大小、采光、保溫等方面設計的不科學;飼養管理粗放,飼喂的粗料多精料少;畜禽圈舍環境潮濕、夏季高溫冬季寒冷。即使一些規模化程度較高的養殖場,也存在設施不配套、基礎設施超期使用、大部分種畜禽場畜舍、飼養設備破損嚴重的現象。畜牧業增長方式仍然停留在數量增長的粗放模式狀態,畜禽產品品質差。2.2畜牧產業發展規模較小,產業組織化程度低。農戶以家庭經營為主的畜牧業,多是散養,規模小,大規模專業化養殖較少。近年來,本縣初步形成了生豬、肉牛、山羊、家禽養殖帶,但是,總量不多,規模不夠大,帶動能力弱。現今農戶外出打工的很多,在家的多為老、弱、病、殘人員,加上從事養殖業效益低,因此農戶的總牲畜存欄量逐年下降,導致養殖業整體發展速度緩慢。2.3有潛在的病患危機,疫病防控形勢嚴峻。隨著物流、人流的頻繁活動,更多的禽畜產品隨之引進本縣,為感染各種病患提供可能。此外,分散養殖、養殖規模小,都為疾病的傳播感染提供可能。加上衛生防疫體系不健全,感染病患后造成的損失極大。2.4發展資金投入不足,影響畜牧業的規模發展。今后本縣畜牧業發展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是大趨所向,但是,隨著養殖規模的提升,投入資金短缺的問題將逐漸呈現。實力較小的養殖戶主因資金匱乏的問題,在今后規模化的發展中將遭遇最大的瓶頸。

3綏江縣畜牧業產業發展問題的解決措施

3.1政府重視加大扶持政策,不斷開辟多種融資渠道。壯大本地畜牧業的發展,政府部門必須要從政策上給予足夠的扶持,根據發展需要開辟多種融資渠道,自稅收、信貸、財政等多方面為畜牧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后續保障。圍繞著特色畜牧業發展規劃,優先扶持對地區經濟發展起支撐作用的畜牧項目,加快畜牧養殖小區的建設,形成特色鮮明的畜產品加工帶和主導畜牧產業群。3.2兼顧綠色生態保護,發展特色優勢養殖業。嚴格養殖場選址,合理規劃布局,避開水源地、自然保護區、旅游景區、江河庫岸、城鎮居民區等禁養區,重點在海拔600米以上區域,因地制宜發展生豬、肉牛等養殖。按照畜禽良種化(生態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五化”要求,大力發展生豬業、草食畜牧業和家禽(林下養殖)業。積極發展中華蜜蜂、肉兔、七彩山雞、肉鴿等有地方特色優勢的養殖業。3.3轉變畜牧養殖發展模式,實現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方式的轉變。順應時展潮流,本地畜牧業發展應逐漸實現向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方式的轉變。注意加強養殖戶的技術培訓,培育禽畜養殖示范大戶,形成良性的示范帶動作用,促進禽畜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規范養殖小區建設。3.4改善衛生防疫條件,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是確保地方畜牧業健康發展的前提保障。為此,增加對防疫部門的資金投入,強化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衛生防疫條件,確保防疫工作的順利進行。逐步規范地方禽畜繁育體系,堅持做到自繁自養,控制各類外源性感染。加強禽畜販運監管,加強禽畜販運銷售的衛生監管工作。加強免疫基礎設施建設,將接種防疫工作落實到位。搞好基層防疫人員的業務培訓,提升防疫人員的業務水平,規范接種防疫工作。重視疫苗保存,做好疫苗稀釋,嚴格按照接種劑量注射,強化基層防疫責任意識,確保防疫質量,增強禽畜抗疾病風險的能力。

作者:呂賢明 單位:云南省綏江縣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