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控制與肉雞疫病防治關系

時間:2022-01-09 04:18:48

導語:環境控制與肉雞疫病防治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控制與肉雞疫病防治關系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于菜、肉、蛋、奶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在市場需求的刺激下,我國養殖業不斷發展壯大,以肉雞為例,養殖肉雞的技術、飼料、疫苗越來越科學、合理,但與此同時養殖場內肉雞數量越多,每天的廢物排泄量越大,養殖場周邊環境越來越惡劣,肉雞疫病爆發越來越頻繁,反過來影響了養殖戶的經濟收入和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筆者將在本文中重點對環境控制肉雞疫病防治關系進行闡述,探討通過凈化養殖場及其周邊環境防治肉雞疫病的有效性,為我國養殖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凈化提供思路。

1.環境對肉雞疫病防治的影響

1.1飼料污染。肉雞飼養過程中,養殖戶需要儲存一定量的飼料供應肉雞食用需求,若養殖場環境存在高溫、高濕、通風不暢等問題,極容易引起飼料的發霉變質,肉雞食用后容易導致黃曲霉中毒或營養不良,進而影響肉雞的身體健康和肉質,導致肉雞患病,提高養殖戶養殖成本,影響肉雞養殖戶的經濟收入。1.2病原體迅速繁殖、傳播。肉雞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害都是通過病毒、細菌、真菌等病原體進行繁殖和傳播,這些病原體大多喜歡溫度和濕度較高的環境,若養殖場中保持高溫、高濕度、通風不暢,病原體會大量滋生,對肉雞進行傳播,導致肉雞患病;且肉雞養殖場內的肉雞數量多以萬計數,每天排泄出的糞便重量上噸,若不能及時清理和消毒,糞便中存在的病菌也容易在溫濕度適宜的環境中大面積繁殖,對周圍肉雞進行傳染,或污染飼料,導致肉雞患病。1.3寄生蟲及其宿主迅速繁衍。肉雞養殖場內因為聚集大量的肉雞和飼料,非常容易引起老鼠、蒼蠅、蚊子的聚集,這些生物的存在不僅會污染肉雞飼料,影響肉雞飲用水清潔,還為寄生蟲提供了大量的中間宿主,在溫濕度適宜的肉雞養殖場中,蚊蠅滋生繼而傳播病蟲害的情況并不少見,例如,肉雞的住白細胞蟲病、姜蟲病等病害就是通過蒼蠅傳播的。

2.通過環境控制對肉雞疫病防治進行正向影響的措施

2.1定時進行雞舍及其周邊地區消毒。消毒是一種控制病菌、寄生蟲繁殖和傳播的有效手段,也是當前養殖戶保證養殖場內衛生環境的最有效、最簡潔手段。雞舍可以用生石灰來進行吸濕和殺菌,進出雞舍的工作人員需要用紫外燈將衣物和隨身物品進行消毒,方可進入雞舍,避免攜帶病菌、寄生蟲進入肉雞活動范圍,除此之外,肉雞養殖場應當控制外來人員的進出,如有必要也要進行徹底的消毒后方可。肉雞養殖場門口和雞舍門口應當設置消毒池,對往返運送肉雞或飼料的車輛進行徹底消毒,最大程度上避免病菌在肉雞養殖場范圍內的傳播。2.2及時處理雞糞。我國目前的肉雞養殖場規模多在萬只以上,小型個人養殖場不計其數,每天產出的雞糞數量可想而知,雞糞若不能夠及時清理出雞舍,不僅會污染肉雞的飼料和飲用水,還有可能傳播病菌、為寄生蟲卵提供生存空間,因此養殖戶要做到及時將雞糞清理出雞舍,避免肉雞患病;清理出的雞糞不可隨意外運丟棄,也不可長時間堆積在養殖場范圍內,避免雞糞腐化為蚊蠅、病菌、寄生蟲的繁殖提供場所,雞糞是農家肥的來源之一,養殖戶可與周邊種植業、林果業農戶進行合作,將雞糞銷售給農戶,一方面消化了雞糞帶來的后續不良結果,另一方面提高了養殖場的收入。2.3控制雞舍溫度有效通風。為了保證肉雞的身體健康,保證雞雛的健康成長,雞舍需要保證溫度的均衡,不可出現大幅度的溫度浮動,避免因溫度的變化導致雞群感冒,但養殖戶要注意冬季的雞舍通風問題。夏季外圍環境溫度高,雞舍正常通風可以有效排除廢氣;冬季外圍溫度低,養殖戶為了雞舍保溫多采用封閉雞舍的方式,這種方式不利于雞舍通風,容易導致細菌、病毒無法及時被排出,進而導致肉雞患病,因此養殖戶在冬季也要進行有效通風,例如在一天溫度最高時進行通風,風扇排風等,都可以在維持溫度的同時更換雞舍內空氣。2.4及時處理病死雞尸體。肉雞養殖過程中,出現病害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即使采用了疫苗等防治手段,仍然不可避免有病弱的雞雛出生或成年雞患病,養殖戶要將病雞及時清理出雞群,避免病害大面積傳播導致更大的經濟損失。清理出的病雞不可食用、不可販賣也不可掩埋了事,養殖戶要及時將病雞和死雞做無害化處理,焚燒是最常見也最有效的方式,焚燒過程中需要保持在養殖場的下風處,盡量遠離養殖場和周邊居民生活區,確保所有尸體都焚燒完全后方可離開。除此之外,養殖戶還要對患病雞所在的雞舍進行及時的消毒和清理,避免病菌傳染其他肉雞。

綜上所述,我國肉雞養殖規模處于不斷擴大的階段,若不能夠有效控制養殖場的環境問題,我國養殖業發展將舉步維艱,肉雞飼養過程中的疫病爆發會不斷提高養殖戶的養殖成本,不斷提高肉雞病害通過肉、蛋影響消費者身體健康的可能性,因此控制環境必須成為肉雞疫病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金福秀 單位:遼寧省海城市動物衛生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