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防疫地方法規與實踐

時間:2022-05-26 03:20:35

導語:動物防疫地方法規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動物防疫地方法規與實踐

摘要:《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辦法》,作為安徽省出臺的動物防疫方面的第1個地方性專門法規,在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實踐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在實施20周年之際,該文總結了該法規實施以來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目前實踐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動物防疫;地方法規實踐;思考

2001年11月22日省人大常委會頒布《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這是安徽省出臺的動物防疫方面的第1個地方性專門法規,為安徽省加強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監管和監督執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在依法開展重大動物疫情防控、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效,但目前實踐中也存在諸多問題,與上位法以及防控實踐嚴重脫節,已明顯不適應疫病防控新形勢、新要求。

1《實施辦法》實施以來取得的主要成效

1.1健全了獸醫機構和隊伍

《實施辦法》頒布實施以來,特別是獸醫管理體制改革以來,在機構設置上,全省建立起省、市、縣3級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鄉鎮設立了畜牧獸醫站,部分按區域設立了動物衛生監督分所或畜牧獸醫站。在人員隊伍上,健全了動物防疫監督體系,建立起了包括官方獸醫、動物協檢員、鄉村獸醫和村級動物防疫員等在內的省、市、縣、鄉四級防疫、檢疫隊伍,截至2021年3月,全省共有3785名官方獸醫,登記鄉村獸醫8564人,村級動物防疫員14196人。

1.2促進了動物防疫工作有序開展

按照科學防控、依法治疫原則,將動物防疫涉及的疫苗采購、防疫經費納入了政府財政預算,大力推進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人員辦公條件,更新了執法裝備,普遍建立了動物疫情報告、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管理、動物檢疫、動物衛生監督管理等各類防疫、檢疫制度,使動物防疫工作基本做到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管理。

1.3推動了畜牧業健康發展

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等手段,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狠抓“查、消、堵、免、滅”等各項措施的落實,使各種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特別是近年來全省先后撲滅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輸入性小反芻獸疫、非洲豬瘟、牛結節性皮膚病等20多起重大動物疫情,消滅了馬傳貧、馬鼻疽疫病,有力地保障了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1.4保障了畜產品質量安全

《實施辦法》頒布實施以來,各地配套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加強執法人員培訓和考核,加強監督執法,改變過去“重檢疫,輕監督”、“重屠宰檢疫,輕產地檢疫”做法,動物產地檢疫從無到有再到全面開展,生豬屠宰基本做到了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同時,加強投入品特別是“瘦肉精”等違禁物質的監管,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基礎上,加強監督抽檢和日常監管,確保出欄動物和上市畜產品質量安全。全省已連續多年沒有出現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2地方法規實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2.1與上位法和防控實踐嚴重脫節

2001年11月22日省人大常委會頒布的《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辦法》,是根據1997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制定的,而該上位法已于2007年、2021年2次作了較大幅度修改,修訂后的新法在管理體制、執法隊伍、防疫理念、防控策略等方面都發生根本性改變。雖然安徽省人大常委會曾于2015年將《實施辦法》修訂列入調研論證類項目,但因當時國家已再次啟動上位法修訂工作,地方法規修訂被迫停止。所以安徽省《實施辦法》20年來一直未作修訂,導致這部地方法規與防控實踐嚴重脫節,與上位法很多地方不一致,甚至有沖突。

2.2管理體制發生較大變化

地方法規根據當時的機構設置將動物防疫和動物防疫監督職責授權給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屬動物防疫監督機構”來實施;2005年國務院啟動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將獸醫部門劃分為行政管理、監督執法和技術支撐3個部分。2008年安徽省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完成后,原來的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實際上已不復存在。

2.3執法主體發生根本性改變

地方法規把動物和動物產品的檢疫權和動物防疫監督權分別賦予了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動物檢疫員和動物防疫監督員,而目前的執法實踐中,這個執法機構和檢疫員、監督員這兩支執法隊伍都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改革后成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及其官方獸醫。《實施辦法》規定的原來的執法模式和理念,其實已經停止執行。

2.4屠宰政策重大調整導致地方法規跟不上

立法背景已發生重大變化,當時生豬屠宰行業管理職能歸商務部門,肉品品質管理歸屠宰企業,檢疫監督歸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現在國務院整合職能,重新劃分職責,把屠宰行業管理和檢疫監督等職能全部劃歸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實施辦法》當時未考慮到這個變化,加上之前設置的屠宰場點過多,條件比較簡陋,實際管理手段不到位,管理難度較大,與當前廣大群眾對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的迫切要求不適應。

2.5地方法規對強制免疫的主體責任規定不明確

《實施辦法》第八條規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應當在同級人民政府的組織領導下,依照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公布的動物疫病病種名錄實施強制免疫。養殖場(戶)尤其是規模養殖場作為動物防疫的第一責任人,應承擔動物疫病防治的主體責任和義務,政府和有關部門主要職責是組織和監督,但目前對強制免疫政府實行大包大攬,干預過多,弱化了養殖者的強制免疫的主體責任,《實施辦法》的這一規定不夠明確甚至錯位。新修訂的《動物防疫法》已明確強調了養殖者的強制免疫義務。實際工作中,已對規模養殖場實行程序化免疫和先打后補政策、對散養戶實行春秋季集中強制免疫,并正在探索對規模養殖場強制免疫的具體監管和補貼辦法以及對散養戶實行政府花錢買服務的社會化服務模式。

2.6檢疫收費新規定和動物防疫地方法規執行發生新矛盾

《實施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依法對動物和動物產品實施檢疫,并按照國務院財政、物價行政管理部門的規定收取檢疫費用。2013年8月2日,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涉企收費的通知》(皖政辦〔2013〕29號)規定緩征畜禽及畜禽產品檢疫費,2014年12月23日,財政部《關于取消、停征和免征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財稅〔2014〕101號)規定對小微企業免征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費。至此,安徽省已全面緩征、免征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費,這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已不能收取。2.7市場職能重新劃分與《實施辦法》規定的事權管理有沖突《實施辦法》有關條款規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對未報檢、未檢疫以及沒有有效檢疫合格證明而出售、運輸動物、動物產品的,可以依法進行監督和處罰。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調整后,根據《農業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農質發〔2014〕14號)規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的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后的質量安全監管職責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履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不再履行食用農產品進入市場后的相應質量安全監管職責。根據《農業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畜禽屠宰檢驗檢疫和畜禽產品進入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后監管工作的意見》(農醫發〔2015〕18號)規定,地方各級畜牧獸醫部門負責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禽屠宰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地方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監督食品生產經營者在肉及肉制品生產經營活動中查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豬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嚴禁食品生產經營者采購、銷售、加工不合格的畜禽產品。如果仍按照《實施辦法》去執行,將導致市場管理混亂。安徽省當前動物衛生監督實踐中,《實施辦法》涉及到的市場和流通環節的監管已不再執行。

3關于動物防疫地方法規修訂的對策思考

3.1抓住時機,及時跟進動物防疫地方法規修訂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于2021年1月22日正式修訂通過,作了較大幅度修改、補充和完善,并增加了很多新的理念和規定,內容變動較大。安徽省應抓住機遇,及時跟進修訂《實施辦法》,徹底解決地方法規與上位法不一致、不吻合,甚至有沖突的突出問題。

3.2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動物防疫地方法規修訂領導組和工作組

有關職能部門領導要親自掛帥,成立高規格的領導小組,親自部署,親自抓計劃和落實進度。要抽調業務骨干成立具體修訂工作組,研究學習上位法中的新變化,梳理討論地方法規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總結防控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快推進動物防疫地方法規修訂工作。

3.3廣開言路,適時開展地方立法調研和專家座談

《實施辦法》實施時間太久,政策跨度太大,且新修訂的上位法變化大,內容多,涉及范圍廣,需要本系統、有關職能部門、管理對象和有關專家匯聚力量,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完成動物防疫地方法規修訂工作。

3.4突出重點,充分反映動物防疫地方立法特色

在遵循和細化上位法規定的基礎上,將近年來動物防疫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防疫實踐中好的做法和成功經驗進行總結、歸納,并上升為法律規范,期盼富有安徽地方特色的可操作性強的地方法規早日出臺,爭取安徽省動物防疫地方立法走在全國前列。

作者:金曉宇 單位:安徽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