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育苗技術對可持續發展的價值

時間:2022-11-17 10:22:29

導語:林業育苗技術對可持續發展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育苗技術對可持續發展的價值

摘要:在林業建設及發展中,林業育苗技術起著重要作用,育苗技術應用工作的有效開展和實效性發揮,對林業可持續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文章以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闡述了林業育苗技術應用現狀,分析了林業育苗技術應用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價值,提出了促進林業育苗技術應用的措施,以期為林業育苗技術應用價值的發揮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育苗技術;應用;可持續發展;實現價值

近年來,我園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對于生態環境的關注也隨之加強,主要原因在于生態環境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在社會經濟體系中,林業是十分重要的構成部分,而林業良好發展的重要前提是林業育苗工作的順利開展。有效開發和切實管理林業育苗技術,有利于林業育苗水平的大幅提高,能夠保障優良林業品種得以有效培育,為林業生產效率的穩步提升奠定基礎。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在于社會、人類、自然之間能夠最大限度地和諧相處,為確保林業育苗技術應用及林業建設能夠切實有效地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應高度重視林業育苗技術管理工作。

1林業育苗技術應用現狀

1.1培養皿內育苗

目前,培養皿內培育是林業育苗中常用的一種技術,因培養皿內的營養極為豐富,土質與育苗需求相符,在培養皿內栽種育苗,將培養皿放置在溫暖的環境中,能為幼苗生長營造良好的環境,這種情況下,幼苗通常都會有粗壯的根系且較高的存活率。但在培養皿內進行育苗培育時也會面臨嚴峻的挑戰,即需要培育者時刻關注前沿林業育苗技術動態情況,為幼苗提供最適宜的生存環境,同時需細心且耐心操作培養皿。

1.2春夏季枝條插枝

若是在秋季進行林業枝條插枝,則枝條在茁壯成長時正處于嚴冬季節,此時枝條受惡劣環境影響,凍傷或凍死現象極易發生,成本增加。而在春季,萬物生長且溫度較高,同時春季土壤逐漸解凍,為插枝提供有利條件,使幼苗的生長得到保障[1]。在夏季,部分地區處于梅雨季節,具有充足的雨水,能滿足枝條所需水分,故能為幼苗生長及存活創造良好的環境。培育枝條時,需定時修剪枝條枝葉,定期查看枝條狀態,保證枝條吸取充足養分,促進枝條茁壯成長。

1.3枝條分解培育

枝條分解技術是指將枝條分解為多個部分,之后在土壤中分別插入分解的不同部位,該種育苗方式具有較高的存活率,在培育過程成本較低。但選擇此種方式進行培育時,對土壤條要求較高,因此在培育環節應時刻關注土壤情況。在后續林業育苗培育技術管理過程中,可著重研究枝條分解培育方面,促進培育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推動育苗技術不斷發展。

1.4育苗栽培

育苗栽植是指通過選取根系強壯的幼苗開展栽植工作,栽植過程主要是在土壤中種植根系強壯的幼苗[2]。應用該栽植技術時應遵循因地制宜原則,該栽植技術成本較高,因此在偏遠地區開展林業育苗時,該種栽培技術很少被應用。在林業育苗過程中,應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科學選擇育苗技術,以保障林業建設的穩步開展。

1.5育苗環境

為營造良好的育苗環境,需關注育苗地選擇。通常情況下,在選擇育苗地的過程中,應以水分充足的地區為首選,同時地區土壤條件也需與幼苗生長所需相符。一般來說,育苗地的位置通常在交通便利區域,可有效減少運輸時間。當運輸時間較長時,幼苗死亡率會增加,因此良好的育苗環境與幼苗存活率有著密切關系。

2林業育苗技術應用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價值

2.1提高苗木存活率

在未出現林業育苗技術前,我國林業的發展形式類似于農業發展,即“靠天吃飯”,在雨水充足的前提下,土壤條件需要與育苗生長所需相符,才能保證良好生長,反之則會影響苗木存活率[3]。人類所開發和使用的林業資源數量遠高于林業自身承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土地,現階段,在林業育苗技術應用力度不斷加強的背景下,林業幼苗存活率有了大幅提高,為林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大量幼苗成活為林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了保障,確保了良性可持續發展狀態,因此通過加強林業育苗技術應用,提高育苗存活率,不斷完善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2為生態建設提供資金

不斷加強和完善林業育苗技術應用,促進林業發展,進而為生態建設獲得充足資金提供保障。林業育苗技術應用能確保市場所需木材得到充分滿足,同時也能為林業再發展提供優質幼苗,在市場中開展各類林業資源和林業產品交易,能夠創造較大的經濟效益,實現生態林業建設與林業經濟效益創收。目前,我國生態建設的主要方式仍以投入大量國債為主,而受各種制約因素影響,國債的無限量發行基本不可能,但屬于長期性項目之一的生態建設,即使不斷投入國債資金也僅能保障生態建設短期需求得到充分滿足,而要想長期穩定發展生態建設,仍然需要以林業自身發展為依托[4]。此時,有效發展林業的一種重要手段就是加大林業育苗技術應用方面的力度,逐步實現林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生態建設持續推進提供充足資金支撐。

2.3推動人工培育和育苗技術發展

在借助林業育苗技術應用促進育苗存活率提高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林業育苗培育,使得市場需求能夠得到充分滿足,林業資源隨用隨取得以真正實現。值得注意的是,在林業育苗培育環節需提高對管理方法的重視程度,基于管理方法的合理應用,才能不斷促進林業資源增長(如圖1為2018年林業支柱產業總產值),在保障經濟效益目標良好實現的同時,促進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在人工育苗的過程中,不能只簡單結合傳統天然木材培育和人工育苗培育等技術,應通過積極開展大量研究,不斷研發契合大批量人工林業育苗培育的技術。

3促進林業育苗技術應用措施

3.1更新觀念,完善技術支持體系

影響行為的重要因素就是觀念,為保障技術管理效果的有效提升,應以先進管理觀念為出發點,充分認識技術應用的重要性,進而科學規劃、有序開展管理工作,為技術的實施和應用提供保障。當工作人員具備先進的技術管理觀念時,其工作責任心也在不斷增強,同時也為技術人員的學習和進步提供機會,進而通過掌握先進林業技術,確保技術管理工作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5]。在完善技術支持機制的過程中,應以林業育苗全過程為出發點,制定技術指導策略,確保育苗過程的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和有效解決,同時在技術支持實施情況和具體效果方面加強定期檢查力度,為技術管理效能發揮奠定基礎。

3.2建立健全苗木質量評價體系

成熟健全的苗木培育質量管理評價體系是林業育苗的必要環節,具體是指以育苗管理各環節為出發點,制定質量管理標準。質量管理及評價標準的目的在于監督和檢測苗木種植后的成長情況,借此對苗木生長狀態有直觀了解,為實際開展苗木的技術管理提供指導作用,從而在各環節細化苗木質量管理,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為整個育苗環節的質量提供保障,維護苗木正常生長[6]。苗木質量管理可通過引進網絡信息技術,獲取苗木培育詳細信息,同時也能確保全天候監管目標良好實現,借此為管理質效的提升提供技術支撐。

4結語

育苗技術是林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強育苗技術管理,可為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全面保障。因此,在林業育苗過程中,應高度重視育苗技術管理工作,通過科學應用管理方式,為林業育苗提供有力支撐,進而加快林業建設步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營造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李玉花.現階段林業育苗技術管理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意義[J].農家參謀,2020(22):108-109.

[2]楊帆.現代林業育苗技術重點與造林技術解析[J].種子科技,2020,38(15):54,57.

[3]王亮武.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農村實用技術,2020,13(1):149-150.

[4]宗蓮香.基于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26(6):217,219.

[5]牛尚杭.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園藝,2020,43(3):199-200.

[6]常向東.淺談林業育苗技術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花卉,2020,3(6):256-257.

作者:郭玉梅 單位:甘肅省小隴山林業保護中心龍門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