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通信技術發展及應用
時間:2022-04-24 10:54:20
導語:計算機通信技術發展及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和通信的融合形成了計算機通信技術,因此兩者結合是通信發展和更新的必然結果,同時為電子信息技術快速升級打下堅實的基礎。計算機在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為通信技術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帶給了通信發展以勃勃生機與活力。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兩者融為一體徹底改變了過去通信發展的格局,從而帶給通信發展以全新的姿勢與面貌,促進了計算機通信技術的發展。現階段,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通信技術的發展逐漸得到完善與成熟,基本的運行模式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高速率發展,在計算機的終端形成了一條信息傳遞通道,為信息的交換與溝通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計算機通信技術具有強大的記憶與保存功能。計算機和通信兩者的共同發展,既可以享有計算機在發展過程中的信息共享優勢,也吸收了通信發展過程中的優點,已經成為新型電子信息技術的典型代表。
2.計算機通信技術發展的特征
2.1操作簡單快捷,穩定性高。計算機通信技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簡便操作和速度快捷兩項最大特征。這是由于以計算機為物質載體下通信信息能夠及時得到傳送和交替,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出計算機系統功能的明顯特征。此外,在新時期計算機故障不斷減少的情況下多數時間能夠保持系統穩定和良好的工作狀態,間接保證了信息的安全性和及時性。2.2信息量大,限制性小。計算機技術被引入到通信行業領域內,不僅僅是對于通信和計算機兩者的簡單結合,通過利用計算機了改造和創新通信領域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是對通信信息手段的轉型和升級。計算機發展過程中呈現的存儲與共享功能,為用戶提供了海量大數據,實現了信息間的交換與傳輸,不局限于任何傳統媒介的束縛,打破傳統交流溝通的限制。在計算機通信技術應用下,信息的發出與接收都不需要媒介為載體,直接立即就可以完成,這是由計算機的自身具有的特性決定的,不拘泥于任何空間和時間因素的限制,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傳遞,都可以按照計算機設置的形式完成傳輸[2],最大限度保證了信息的高速傳播。
3.計算機通信技術的應用
從計算機通信技術的諸多優勢中,可以為信息的傳輸、交換、保存與共享提供方便捷徑,同時憑借其具有的鮮明優勢擴展了其應用的范圍。3.1中國聯通數字移動中計算機通信技術的應用。聯通公司作為擁有眾多用戶而向其提供信息通信服務的三大運營商之一,在一定情況下能夠代表我國通信技術發展的較高水平,作為計算機通信技術應用典型代表而存在。在聯通向用戶提供的通信業務中,關于計算機通信技術支持的業務類型多種多樣。詳細來說,聯通為眾多用戶提供的寬帶移動互聯網業務,這為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聯通以計算機通信技術為發展基底,向眾多用戶的傳遞、存儲和交流信息功能設置了快速的通信渠道,能夠保證日常生活中所有需要的服務需求。比如,聯通發展早期階段大力推廣GSM數字移動通信網,受到用戶的廣泛認可和青睞,因其保密性強、通話更佳和價格低廉等優勢,在市場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3.2企業信息處理系統中計算機通信技術的應用。從企業信息的采集、保存、搜索、加工、轉換及傳輸等系列環節來看,計算機通信技術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這是企業信息處理信息系統構建過程中所需要借鑒的。信息處理系統需要發揮出計算機通信技術應用的優點,這有助于提高信息快速處理能力,改善企業發展過程中信息處理的薄弱環節,保證信息得到及時傳輸和發揮效果。例如,企業評估報告系統中會將計算機通信技術作為核心代表,在企業生產加工的整個過程做出運行服務的報告與處理。3.3在企業辦公自動化系統領域的應用。從計算機技術和通信傳播的技術發展中衍生出辦公自動化系統概念,不斷對企業內部信息實現共享和分擔,企業一般都擁有自身內部的運行網絡體系,這是快捷傳輸的資源化渠道。在企業辦公自動化系統行業領域內,計算機通信技術體現在企業的各個角落中,不僅有助于創新了工作模式,而且為企業的科學化、系統化化管理提供決策理念,得到了眾多管理者的認可和使用。比如,以計算機通信技術為核心載體建設起來的辦公自動化系統,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多種環節的迅速化處理。因此,這一系統的應用不僅提升了辦公的效率[3],而且降低了企業在運行中的成本支出。
4.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通信技術已經在新時達得到認可,并且廣泛應用于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成為現代人不可替代的一種技術。隨著人們對于計算機通信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其內容與形式正在不斷向前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與前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工作方式。
參考文獻:
[1]陸秀梅.計算機通信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15,(11):28.
[2]程丹丹.信息化時代語境下計算機通信技術的應用研究[J].通訊世界,2015,(11):16-16.
[3]王春宇.計算機通信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4,(23):26-26.
作者:張歆悅 單位:河南潢川高級中學
- 上一篇:計算機軟件設計分析
- 下一篇:高校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