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娛樂改善計算機基礎教學淺議論文

時間:2022-12-29 04:33:00

導語:網絡娛樂改善計算機基礎教學淺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娛樂改善計算機基礎教學淺議論文

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和應用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掌握或熟知了網絡的基本應用,很多高校也都順應形勢,相應改革了計算機基礎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式,相當多的人認為:大學計算機基礎是越來越好教了;殊不知,網絡的普及給計算機基礎教學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負面影響,學生對網絡娛樂的熱衷遠遠超過了計算機基礎知識本身,該學的不會,不用學的全會,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一度置于“雞肋”的尷尬境地。如何引導學生擺脫網絡娛樂的束縛,把精力用到該用的地方,需要計算機教師善用學生感興趣的網絡娛樂,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水平。

一、網絡娛樂之現狀

(一)大學教育與網絡娛樂。近來,互聯網的危害在各種媒體上報道的熱度很高,有為見網友離家出走的、有上網太久得病的、有模仿游戲自殺的,還有為籌集網費違法犯罪的。其中,“湖北高考奇才周劍四次考進名牌大學3次被退學”“南充高考奇才張非曾先后考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今年卻又被清華錄取”的消息,對教育工作者來說尤為觸目驚心。周劍和張非都因迷戀上網而被退學,這除了社會、家庭的責任外,學校也應承擔一部分責任,目前大學教育和網絡娛樂的矛盾已經成為高校管理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也對大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這種情況,不少大學和老師也調整了教學管理方式,甚至恢復了高中時的模式:上課點名、輔導員抽查等,(新京報)的作者在網上也說“這種試圖恢復日常型應試教育的措施無疑是一種飲鴆止渴的權宜之計”。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和素質教育,讓他們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引導他們正確使用網絡工具,而高校基礎課之一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對剛進大學校門的大學新申網絡素養的培養與形成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計算機網絡對于大學生應該是一個用來武裝自己的重要有利的工具,而據在北京、武漢、重慶等多所高校調查結果論文顯示,大學生上網主要用于聊天者占34%。主要用于玩游戲者占28%,主要用于查資料者占30%,其他占8%,如此看來,62%的大學生沉迷網絡娛樂,在網上從事與學習、工作無關的活動,網絡素養低下。這與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息息相關,一方面,學校開設的計算機課程過于理論化和固定化、缺乏實際運用技能培訓,與網絡的萬千景象相脫離,使學生一度缺乏計算機學習的新鮮感、積極性不高,教學質量下降;另一方面,學生為尋求新鮮的知識和信息會更專注于網絡的花花世界,而逐漸失去學習目標和控制自我的能力,對計算機基礎學習乃至其他學科出現嚴重抵觸和厭學情緒,長此以往將導致愈加嚴重的惡性循環。就筆者所在學校大一學生調查中得知,2000級學生各班計算機基礎優秀率為10%~15%,及格率為85%;2003級學生各班計算機基礎優秀率為8%~10%,及格率為88%;2006級學生各班計算機基礎成績優秀率為3%~4%,及格率為91%;數據表明,網絡的普及使計算機基礎的及格率不斷提高,但同時優秀率卻逐漸下降,大部分學生偏重網絡娛樂帶來的放松和快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愈發趨于敷衍了事。可見,網絡娛樂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影響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二)大學生與計算機基礎學習。在大學計算機基礎的課堂中,很多老師將對外網絡或QQ等封掉,嚴格宣稱不準玩游戲、聊天、聽歌和看電影,然后鎖定學生機對軟盤特點長篇大論,這種因噎廢食的做法除了贏得學生教學嚴格認真的認同外,并不能阻擋學生對網絡娛樂的向往,不能提起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不能真正改善計算機基礎教學。目前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作為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衡量標準,但計算機考試的題型、題目相對固定不變,學生投機取巧的應試心理十分嚴重,只要學會等級考試考的內容,在未上完或未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時就可以靠囫圇吞棗,死記硬背通過考試。

二、善用網絡娛樂改善計算機基礎教學

(一)網游。大學生喜歡網游,常常是因為現實中的失落感和挫敗感引發,讓這些學生參加其擅長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表現自己,在別人的肯定與贊揚中獲得成就感,就能有效減輕他們的失敗感,引導他們勇敢面對現實,解決實際困難。比如學生在練習鼠標和鍵盤時,可以允許學生玩一些有益的短小的Flash游戲,并開展班級競賽選拔優勝者;學生常用的試題庫和考試系統也可以做成游戲闖關式的軟件,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體驗成功和游戲的快感。

(二)QQ聊天。大學生遠離家鄉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學習和生活,非常需要親情和友情的溫暖。QQ聊天是對周圍環境事物如上課、住宿、交友等學生的生活實際傾訴的最佳途徑,這就是他們熱衷的原因。因此,教師要幫助他們擺脫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在現實生活中不斷獲得心靈歸屬感。計算機教師不能盲目粗暴地禁止他們聊天,在現實中應注意和他們成為知心朋友。給予他們充分的理解,真正用心去關愛他們,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指導他們如何看待生活,解決問題,同時又可以借由現成的網絡環境,適當進行有意義的聊天,如設立QQ群,開展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專題討論,這對教學是一大促進。

(三)BBS。現今幾乎每所高校都有BBS論壇,BBS在大學生活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學生已習慣于瀏覽BBS上的信息或發表自己的意見、心情等,學生對BBS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BBS是計算機教師和學生之間很好的交流空間,計算機基礎的課余活動、輔導或比賽均可以充分借助這一廣闊平臺實現便捷、廣泛、自由的溝通,比如計算機基礎教師可發起約定時間自由參加逛電腦城活動;組織PPT演示文稿比賽或圖片制作比賽的通知以及獲獎作品或視頻錄像都可發貼;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輔導資料也可以通過BBS提供給需要的同學。

(四)聽歌與看電影。影視歌娛樂市場的發達給計算機使用者帶來豐富的視聽享受,在網上聽歌、看電影是大學生課余放松、緩解壓力的主要途徑之一。其實,學生在上機練習時伴隨輕松舒緩的音樂、在緊張的學習過后看一小段電影都未嘗不可,但學生在其中容易顧此失彼,舍本逐末。這需要教師加以足夠的引導和控制,并可以巧妙融合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之中。如在Word軟件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歌詞或電影獨自制作文檔,并插入圖片來練習圖文混排,將學生的注意力從歌曲或影片本身不自覺地轉移到了計算機基礎學習之中,寓教于樂,收效頗佳。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未來的網民尤其是大學申網民只會增多不會減少,電腦也應該不僅僅是娛樂,在應用領域將更加廣泛,用好互聯網,引導、規范上網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焦點。

首先,對大學生熱衷網絡娛樂不能盲目地堵、截、禁,需要我們在理解的前提下,善用網絡娛樂。巧妙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改善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教學現狀,使大學生具備社會需要的真正的計算機能力和網絡素質。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可以說“,愛”是教育的靈魂。而我們常說教師乃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就意味著教師的使命是艱巨的,更是神圣的。只有教師真心關愛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愛的沐浴下健康成長。他們才可能學會去愛他人,愛社會,愛自然。

其次,我們要尊重學生,在尊重中體現人文精神。教育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真正為學生的成長服務,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以平等的姿態和學生去交流。這就需要師生作為平等的對話者,在一種相互尊重、和諧友好的氛圍中共同探討問題。再次,還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都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培養學生敢于大膽發言的習慣,敢于有自己的想法。贊同個性認識中的求異思維,激活學生的創新能力,還學生一個自由的、活躍的、創造性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