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計算機課程教學變革

時間:2022-02-08 08:30:58

導語:職校計算機課程教學變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計算機課程教學變革

一、課程改革的目標與方法

(1)深入專業教學團隊,積極參與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計劃制定工作。與專業教師共同完成行業企業崗位調研,掌握畢業生就業崗位的第一手資料,認真分析培養目標中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高職教育的每個專業都對應著相應的就業崗位,我們可以深入分析相關崗位要求,從中提取對計算機應用要求的相關部分加以總結,以供制定課程標準使用。(2)根據專業培養需要,與專業教師積極溝通,制定以專業培養目標為核心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標準。課程標準的制定是教學改革中的重要一環,作為指導性文件,它必須符合專業培養目標的需求,同時還要兼顧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作用和特點。課程標準中要提出教學目標,規定知識、技能和素質目標,指出實現教學目標的支撐條件。使任課教師在具體的課程設計過程中有據可依。(3)通過對課程標準的解讀,選取適合專業的課程載體,力爭使學生在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同時也能夠初步了解所學專業的基本情況。任課教師應盡量利用企業相關資料,通過加工和處理使之成為適合教學應用的課承載體。課承載體必須能夠承載課程的相關目標,包括知識點和技能點,同時兼顧全國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大綱要求。(4)在選定課承載體的基礎上,完成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設計。在教學方法設計過程中,不僅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方案,還要根據就業崗位的情況適時地調整授課環境,為學生營造出真實的工作氛圍。同時要注意嚴格考核,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對于本課程而言,主要是更新教學理念,做到因材施教。由于學生群體對計算機掌握的差異,應該實行分層教學方法。“分層”是指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程度、水平能力和學習興趣等方面的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組織教學,這樣既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增進的師生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學習效率。

二、實現目標的保障條件

對于以上改革方案,必須要有相應保障體系來輔助教學目標的實現。(1)師資隊伍保障:從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教師應及時更新職業教育教學觀念,針對學生開發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對新知識的學習,不斷更新己有的知識,與時俱進。還必須繼續加強“雙師型”素質的培養,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挖掘潛能,探索創新。師德師風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具有高尚師德的教師,是獲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培養出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2)教學環境保障:首先是設備問題,這個問題現在各個學校解決的都比較不錯,計算機的配置完全能夠滿足教學要求。其次是企業支持,無論是實訓基地還是教學載體,我們都要從企業尋求幫助。所以離開了企業的支持教學改革的實現也只能是空談。再來是網絡建設,通過網絡手段采用多元化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通過網絡的利用提高對計算機的掌握程度。(3)考核系統保障:課程考核是評價一個學生是否達到教學標準的有效方法。本門課程強調的是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合適的考核系統,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對考核數據的分析,任課教師可以對教學適時調整,以確保教學質量。

三、課程未來的發展方向

計算機對于我們的重要性在這里無需贅述。如何使我們的畢業生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才是我們要考慮的重點。對于這類工具課程,未來的發展是不能夠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的。核心理念應該是借助“4Any”理念,既:讓任何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任何方法有意識地完成計算機知識的學習。

四、結語

計算機基礎課程將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崗位的需求不斷地發展下去,而課程的改革也將隨著學生的具體情況、要求的變化等因素持續進行。作為職業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尋出一條適合學生特點的學習之路。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有更好的成長空間。

作者:郭亞慶趙源單位: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