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機房的日常維護和安全管理
時間:2022-12-26 03:16:00
導語:計算機機房的日常維護和安全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房的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人員的問題
在高職院校中,由于日常的管理范圍比較大,牽涉面非常廣,導致了高職院校機房管理人員事務繁多,無法保質保量的完成管理任務。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高職院校機房的管理人員本身就很匱乏,通常兩三個人就要負責對整個教學樓的計算機房進行維護,嚴重缺乏了根本的勞動力。第二,管理人員并沒有明確的分工,所以在進行管理和維護時,往往忽視了許多細節,長期的這種模式更導致了管理人員變得懶散,更加疏于管理。第三,表現為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由于計算機房的管理,不僅僅是外部清潔的管理,也要注重對計算機內部的管理。因此在機房的管理上必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礎,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缺乏了計算機的專業性,那也就無法保證計算機的相關安全性。
(二)學生因素造成的管理問題
因為高職院校的追求職業性,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有的學生天性調皮,并且動手能力極強,這就使這些學生具備了破壞能力。而這個破壞能力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因其情緒的不滿所導致的惡意破壞,包括傳輸計算機病毒,破換計算機設施等,嚴重時會對計算機機房的設備造成直接損害。另一方面是學生因為天性調皮或者無意中造成的破壞,主要包括隨意更改程序配置、刪除系統文件等,也有可能是在無意中瀏覽了危險網站,造成了惡意病毒的入侵。因為學生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且學生人數眾多,這就給高職院校計算機房的正常運轉帶了極大的隱患。
(三)管理制度的問題
制度的不完善是高職院校機房管理和維護不足的根本問題,缺乏健全的制度導致管理人員無法更加有力的執行管理程序,使日常的管理變得空洞而缺乏實質。同時,也因為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對學生的行為規范不能達到約束和警示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學生的破壞心理,并且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管理秩序。
二、高職院校計算機房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全面優化人員配置
針對高職院校計算機房管理員的問題,采取解決方法,那么首先應該引入新的管理人員,并且要考察一定的計算機素質,對舊管理人員也要優化其計算機能力,保證管理人員的“數量足”和“質量高”。其次要明確管理分工,加強責任意識,這樣就能充分調動管理力量,并提高管理過程的細致程度。最后,還可以加入考核的機制,改善管理人員懶散的管理態度,加強管理的嚴謹性。在考核的機制下,有效促進了管理人員管理水平的不斷進步,并優化了整體的管理結構。
(二)加強計算機內部維護
計算機機房的管理和維護不僅僅只是在于機房表面,還應該滲透到計算機的內部,因為計算機的特殊性,在內部也會存在垃圾、病毒一類,所以加強計算機軟件的維護就顯得比較重要了。針對學生對計算機軟件隨意增刪、修改的問題,管理人員可以利用“系統文件檢查器”進行系統的恢復。比如,學生的機器出現系統的文件損壞,可以運行“系統信息”中的窗口“工具”菜單,并通過檢查器掃描損壞的系統文件,并通過外盤進行損壞文件的修復。用這樣的方式能夠保障學生計算機的系統程序完整,當然,管理人員在管理過程中還可以利用計算機遠程監控系統和防火墻對計算機的安全實施保護,在科學系統的計算機管理方式下,保障有效的計算機內部維護。
(三)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缺乏是制約著計算機房安全管理的有效進行,完善計算機房管理制度,就能保證強硬的管理力度。在制度中,要明確一旦出現設備問題對管理方的懲罰和對相關責任人的懲罰,也就是說如果學生進行了機房公物的破壞也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只有設立了懲罰的制度才能讓高職院校計算機房的管理更加強硬有效。同時,在制度中也要明確相關禁令,比如嚴禁瀏覽或傳播封建迷信、淫穢、反動的內容信息,嚴禁在機房使用外來設備等,只有將相關的規章制度完善健全才是實現機房管理有序化的基本。
計算機技術是信息社會中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是我國實現全面素質化教育的重要環節。加強高職院校的機房管理,能夠建立良好的計算機學習環境,從另一角度幫助了學生進行有效的計算機學習。同時,在機房的安全管理和維護中也保護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校的財產安全。
作者:張玉梅 單位: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邊防檢查站網絡安全管理論文
- 下一篇:新時期高校行政管理論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