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研究
時間:2022-10-30 10:31:45
導語: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高校生源質量的不斷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和起點也在不斷提高。為了滿足當前計算機基礎教育的要求,改革傳統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是加強高職學生計算機技能教育的必然之路。
1我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歷程
計算機教學不同階段的改革促使著計算機教學模式的逐漸完善。2004年計算機教學的重點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技能,而在2006年的時候計算機教學主要由必修和選修兩種模式組成,直到2010年,計算機教學已經改革成為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應用能力,學生通過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自身的思維能力有一定的提高。MOOC元年之后,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改革還在持續進行著,目前主要存在的計算機教學模式有三種,分別為線上學習模式、多元化學習模式、混合式學習模式[1]。我校在這方面實際采用的是混合式學習模式,重在培養大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
2我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
對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的改革主要是為了結合社會職業需求,培養計算機應用人才,我校在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開展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學科專業多種多樣,導致學生不重視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實際計算機授課主要以大班為主,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學生眾多,很難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沒有有效的結合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學生計算機思維能力沒有較大的突破。針對這些問題對現階段我校計算機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3.1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由于各地區教育投入不均衡,學生在高中時所受的計算機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如果學生進校時不區分已有的計算機能力的差異,讓學生接受相同知識結構、難度和要求的教學內容,會使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卻感覺跟不上,導致學生整體水平較差[2]。因此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分層次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更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好的幫助作用。3.2微課教學。微課不是一節課的教學,它是通過提煉知識點,制作成播放長度只有幾分鐘的一段教學視頻,它具有時間短、內容精、學習目標明確且單一等特點,適合微時代的移動學習、泛在學習、自主學習,更適合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按需選擇學習、個性化學習和微型移動學習的需求,既可查漏補缺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3.3混合式的教學體系。混合教學模式主要是指課堂實踐與微課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混合式教學方法,學生通過在課下觀看視頻自主學習和學生在課堂實踐及討論,教師評價和引導環節來教學。此種教學模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通過視頻教學模式,能夠解決教師對基礎教學內容反復講授的問題,減少了教師授課的壓力;(2)實現教學過程中以“教”為重心轉變成以“學”為重心模式;(3)教師可以把指導學生和解答問題作為教學核心,提升引導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混合式模式不僅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提升課程學生的效果,而且還有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從而形成一個以平等互助和教學相長為主的新型師生關系[3]。3.4四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實踐教學,在計算機實踐教學中搭建四位一體的教學體系,該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第一層次,基礎實踐。這一階段的實踐教學內容主要的作用是驗證,對學生計算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進行培養。在教學中老師結合教材的內容舉實例,突出重要的知識點,設置有針對性的實驗內容滿足不同學生學習的需求[4]。第二層次,初級實踐。這一階段實踐的內容必須體現綜合性,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機的整合,對學生在計算機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上進行創新。之后通過一定的上機考核對學生計算機能力的掌握程度進行考核。第三層次,高級實踐。這一階段的學習說明學生計算機能力進入另一個高層次,所采用的主要模式是課程設計,設置一定的課程目標,課程設計上突出實用性,實踐內容強調綜合性,促使學生不僅能獨立分析問題,而且能獨立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創造性素養。具體來說,可以在公司項目中提取實戰訓練和課外參賽的主題,設置不同形式的競賽內容,比如說數學建模、程序設計大賽、軟件設計大賽等。在這些競賽開展中學生可以鍛煉到企業工作中的能力,提升了自身的就業競爭力。面對問題學生不僅具備系統的分析能力、建模能力、量化執行能力及設計實施能力,而且對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有了一定的加深。第四層次,項目實訓。這一階段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在職場中的素質和技能,促使學生對信息化認識的加深,培養自身對信息化系統的實施、管理及評價能力,對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進行綜合性的提升。在國家及省級都有開設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創新創業項目,每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學生可以獨自參與也可以組團參與,在完成項目之后要做一定的總結評價分析,并發表相關工作內容的論文。這種創業創新的項目主要是用來培養學生獨自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保證整個項目的完整實施。學校在這方面也可以開展類似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對學生的思維和意識進行創新。3.5開設計算機應用選修課,完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除了開設計算機必修課程,設置一定的選修課程也是必須的,在選修課程中可以對學生學習計算機的需求進行拓展,主要的選修課程有:多媒體技術、程序設計語言、數據庫設計、網頁設計與制作、動畫設計與制作等,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課程的選擇,選修課程的主要形式是大課程的提交,學生能挖掘到自身的創造潛力。
4總結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推動著計算機知識和應用不斷更新,提出基于微課的高職院校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創新教學模式,不僅解決了當前我校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而且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計算機思維能力。實踐證明,通過分層教學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采用微課教學、混合式教學、四位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在培養大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徐紅兵 鄧惠俊 單位:萬博科技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李祁,等.MOOC平臺下的“混合式”計算機教學模式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4(S2).
[2]劉雅.深化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J].江西教育,2011(9):16-17.
[3]張小波,彭健.基于慕課的高職《計算機應用能力》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展望,2016(17).
[4]焦純.面向計算思維培養的醫藥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3(8).
[5]李瑩.“后MOOC時代”高等醫藥院校計算機基礎課重構與創新模式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6(8).
- 上一篇: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法研究
- 下一篇:經濟責任審計提高審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