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站段成本和工資管理現狀的調查

時間:2022-05-29 11:39:00

導語:關于站段成本和工資管理現狀的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站段成本和工資管理現狀的調查

編者按:今年以來,面對高位增長的各項運輸經營指標,分局廣大干部職工凝聚跨越式發展和第五次大提速中迸發出的精神動力,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奪取了運輸經營工作的階段性勝利,各項運輸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成績。但是,部分站段在成本和工資管理過程中萌發出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部分站段面對較好的經營形勢,盲目樂觀,放松了成本控制和工資管理,反映了站段第一管理者經營意識淡薄,經營管理手段單一,在經營管理上缺乏大局意識和整體意識。近期,分局辦公室與財務、勞資、審計分處共同對部分單位的經營管理狀況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編發了《關于站段成本工資管理狀的調查》的情況反映,引起了分局領導的高度關注。分局長貢海利作出重要批示:站段對經營管理工作的理念與分局總體工作思路有較大差異。除了由于生產任務的增量等新增因素外,成本嚴重超支,尤其是工資赤字更是違反工資政策的。主要領導干部經營意識淡薄,法規觀念不強,放松對經營管理工作的領導,有的是明知故犯。要求:1.立即停止一切非生產性支出。2.立即清理人工費用的濫發、濫用。3.堅決追究管理者責任,納入年度干部考核。4.各站段不能相互攀比,以為法不治眾,不超白不超,依靠分局政策上的調整。今年所有單位后幾個月必須把成本壓下來,掛帳、超支都是不允許的,工資多發部分站段自己負責。5.分局改革的成本將繼續增加,部門要留有余地。副分局長葉克寒批示:1.堅決貫徹執行貢局長的批示,各單位的成本支出要堅決控制在有權支出內,工資要做到當年收支平衡,赤字者及漏統漏報者要按相同數額扣罰。2.加大資金控制成本的力度,每月撥款除工資及安全生產必需的給予保證外,其余資金一般少撥或不撥。3.對支出大戶要重點監控;運輸主業與多元經營單位之間的經濟往來要嚴格區分清楚;站段今年的支出要千方百計控制住,不能發生支出掛帳。

兩位領導的批示,對于我們做好今年及以后的經營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第一管理者要認真學習領會批示精神,在實際工作中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一是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摒棄陳舊的粗放型經營方式,克服重安全、輕經營,重投入、輕節約的思想,牢固樹立內涵擴大再生產的經營理念。要具有強烈的經營成果意識,把經營業績作為衡量干部駕馭能力的重要依據,把盈虧目標作為考核干部政績的重要指標,與安全工作一樣實行一票否決。二是要進一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要在不斷提高崗位業務能力的同時,注重經營管理專項業務知識的學習和提高,努力把自己造就成為符合跨越式發展要求的復合型干部。三是要樹立經營管理中的大局意識。要善于以系統觀點和整體觀點看問題,既要追求本單位的經濟效益,更要維護分局的整體利益;既要千方百計增加收入,又要想方設法控制支出,以良好的經營成果保證分局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關于站段成本和工資管理現狀的調查(摘要)

今年以來,分局廣大干部職工始終發揚“無私奉獻、眾志成城、拼搏進取”的提速精神,堅持內涵擴大再生產,以技術指標保質量指標,截至8月31日,換算周轉量完成628.4億噸公里,完成年初計劃的70.6%;貨物發送完成6396.4萬噸,完成年初計劃的69.5%;發送旅客2457.7萬人,完成年初計劃的76.8%;運輸進款累計完成45.2億元,完成年初計劃的71.5%,為圓滿完成今年的運輸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通過調查站段的經營管理情況發現,成本超支和工資赤字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嚴重影響了分局的經營業績目標考核,亟需引起重視和關注。

一、基本概況

8月中旬,分局召集機務、工務等系統的10個成本支出大戶進行對話,重點檢查站段上半年的成本和工資管理情況,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對違規行為及時予以糾正。一是成本超支現象嚴重。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很多站段成本超支,而且有的單位超支數額過大,成本管理狀況不容樂觀。二是工資赤字現象存在。從對話情況來看,10個單位的工資赤字現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站段在工資管理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二、主要原因

對于成本和工資超支的原因,有些是客觀存在的,但也有因為站段管理不善而造成的。

1.客觀因素加大成本和工資支出。“4.18”提速調圖后,分局的運輸能力進一步擴充,生產力布局更趨科學,機車交路不斷調整,貨車牽引定數不斷增加,成為分局運輸生產的優勢條件,但同時也加大了站段成本支出。一是任務量大幅度增長,成本和工資超額支出。由于侯月、太焦線不斷進行擴能和增流,造成個別站段能耗指標居高不下,支付超勞工資較以往有所增加。二是新增設備增多,成本支出巨大。為確保提速調圖順利實施,一些站段新增或配備了大量新型設備,增加了支出成本。三是修程、修制改革加大了成本支出。上半年,由于部、局不斷下達新的維修標準和維修計劃,對于資金和款源卻不予明確,增加了站段負擔。

2.經營管理存在不足。調查中發現,站段成本和工資超支的原因固然存在,但主觀原因更不能忽視。一是工資政策執行不嚴。有些站段為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在工資獎金的發放上過多、過濫,有的甚至沒有工資基金管理辦法。上半年,分局向站段結算工資65582萬元,而站段實際發放工資79747萬元,超支14169萬元,形成赤字。二是工資支出漏統數額巨大。某站僅上半年工資支出漏統數就達800多萬元。三是擠列成本現象嚴重。個別站段將應由其他款源負擔的支出列入成本當中,增加了成本負擔。四是用工管理存在漏洞。盡管分局三令五申要加強用工管理,但站段實際違規雇傭臨時用工現象未有效遏制。據統計,站段目前雇傭臨時用工1293人,預計全年工資支出700多萬元。這些雇傭的大量臨時工,占據了站段的部分成本支出,嚴重干擾了成本的正常使用。五是債權清理不及時。由于種種原因,分局目前共有1年以上債權2.1億元沒有及時清理,其中僅主業與多經往來款債權就達2431.9萬元。如果積極采取措施清理債權,將極大地提高主業可支配資金,緩解主業的資金壓力。六是主業與輔業的經濟界限劃分不清。據調查,站段主業與集經、多經等輔業存在經濟界限不清現象,個別單位的輔業煤、水、電等支出,全部由主業負擔,加重了主業的成本支出。

三、當前形勢

在各項運輸指標完成較好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站段出現樂觀思想,認為今年的經營狀況好于往年,可支配支出必然增多,寄希望分局在年終對站段調整計劃,或者對原有的掛帳成本予以解決,以此來彌補成本支出,但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

外部總體形勢嚴峻。根據鐵道部的決定,全路要增收100億元。其中,50億元用于提速安全標準線建設,剩余50億元主要用于計列掛鉤工資16億元,工資附加費8億元,油價上漲增支20億元,以及電、煤價增支和變動成本增支等。對于50億元的專項資金,部決定通過降低貨運直通清算單價和提高線路使用費上繳標準兩種途徑來實現資金的集中。而這一政策的變動,對分局的直接影響是運輸營業收入的減少和運輸支出的增加,給分局造成了新的缺口,給運輸盈利目標和成本控制帶來了新的壓力。

內部挖潛空間縮小。雖然分局上半年運輸收入實現了超收,但成本形勢十分嚴峻。一是成本壓力高于往年。年初,分局在下達成本計劃時,就已經超計劃安排了1.1億元,用于必要的運輸生產和安全管理。二是能耗支出有增無減。上半年,分局能耗支出46381萬元,增支215萬元,加上能耗單價持續走高等因素,預計全年增支4400萬元。三是工資壓力逐步加大。2003年,分局工資總額已達14.38億元,今年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需要新增效益工資1400萬元;今年增長的6檔效益工資和去年底3檔效益工資后翹因素共計8000多萬元缺口;7月1日起,支付工班長和山區補貼每月增加25萬元。四是改革成本增多。為解決98年提前退職退休人員問題,預計需要4515萬元的支出;社會職能移交工作已進入實質性階段,分局還將付出巨額支出。五是運輸利潤完成較差。今年,分局運輸利潤計劃為36657萬元,而分局上半年運輸利潤僅完成1295萬元,為年計劃的3.53%,比計劃進度虧欠17034萬元。在年初預期盈虧目標不變的情況下,分局已無財力彌補其他增支因素帶來的缺口。

調查中發現,一些單位對自身成本超支的現象習以為常,認為成本不超支正常工作就無法開展,工資不多發放職工就缺乏積極性,缺乏從管理中尋找堵塞漏洞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認為自己的各項指標都超額完成,成本超支理所應當,對內涵擴大再生產、節支降耗和挖潛提效理解不深刻,在節約生產用工具備品、排污費等其他支出上力度不小,而對于通過加強管理、提高科技水平、增加先進設備實現降低大項支出方面做的努力不夠,在節支手段上僅滿足于降低計劃指標的傳統方式,節支效果不明顯。同時,對于陳舊的思想觀念必須迅速改變和扭轉,對于落后的管理手段必須及時進行改革和創新,以確保分局的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為順利完成各項經營業績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