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傘頸椎保護
時間:2022-05-09 05:25:00
導語:跳傘頸椎保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研究目的
跳傘運動員的傷病多集中在脊椎的損傷上,其中頸椎的損傷最令人可惜,因為頸椎損傷完全是可以避免或推遲發病時間的。目前我國針對跳傘運動員頸椎病的研究很少,這就造成了我國跳傘運動員運齡短、成材率低的狀況。因此研究跳傘運動員如何在開傘過程中避免頸椎損傷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過研究目前跳傘隊運動員頸椎病多發的狀況,分析跳傘運動員頸椎病發病的原因,并提出防治的方法與手段,避免隊員在跳傘訓練過程中產生傷病,延長運動員的運動年限。
2文獻綜述
2.1對運動員頸椎病現狀及特點的研究方健輝、林志達、林俊文等在《廣東省專業運動員頸椎病調查的初步分析》中提到運動員頸椎病是常見的運動損傷,其研究結果表明:“運動員頸椎病的發生與頸椎的生物力學改變和頸背部肌肉的慢性損傷密切相關,且兩者互為因果。”…羅浩、樊小玲在《運動員頸椎病的特點及預防》一文中提到:“大多數患者的頸部損傷都屬于在訓練比賽時反復多次的微損傷,這是運動創傷的特點之一。”
2.2對運動員頸椎病等致病因素的研究荊興泉、楊雙石在《高G載荷與飛行員頸椎病的關系研究》一文中提到:“韌帶撕裂與高G值、頸肌勞損及頭頸部位置不正確等有關。”[3秦鳳起、任發星在《跳傘各階段的速度與安全》一文中提到“因墜落合成速度大,跳傘員不宜保持正確的墜落姿勢,使開傘瞬間的姿勢變形”,“拉直速度大,增大拉直力和開傘動載,使跳傘員承受的開傘動載大,易造成軀體損傷”。
2.3對運動員頸椎病防護的研究荊興泉、楊雙石在《高G載荷與飛行員頸椎病的關系研究》一文中提到:“特定的頸肌訓練可減緩頸肌疲勞,強有力的頸肌可預防頸椎病的過早出現。”羅浩、樊小玲在《運動員頸椎病的特點及預防》一文中也提到:“誘發運動員頸椎病的肌肉有頸部頭長肌、頸長肌、肩胛提肌、斜方肌、岡上肌、菱形肌等小肌群。
3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3.1研究對象以跳傘運動員在開傘過程中如何避免頸椎損傷的技術為研究對象。以參加2010年全國體育大會跳傘比賽的80名優秀跳傘運動員為調查對象,運動年限分布在4—20年以上(見表1),跳傘次數分布在1000次-5000次以上(見表2)。
3.2研究方法
3.2.1文獻資料法:查閱與空勤人員或運動員頸椎損傷的預防與防治有關的文獻資料。
3.2.2問卷調查法:設計問卷調查表,發放問卷80份;回收問卷80份,其中有效問卷80份,問卷有效率l00%。
3.2.3調查訪問法:走訪部分參賽運動員及其教練員和運動隊醫務工作人員。
3.2.4數據統計處理法:對回收的有效問卷內的數據進行校正和統計處理。此外,對不同跳傘次數運動員的傷病情況比率進行檢驗。
4研究內容
4.1開傘動載對頸椎病產生的影響
跳傘運動的空中動作是以自由落體方式進行的,開傘時的墜落速度一般都在每秒60m左右,開傘后的下降速度一般為每秒3m左右。由于降落傘的張開,人體的速度從每秒60m突然改變為每秒3m,這就相當于靜止不動的人體突然受到了一個每小時216km速度力的撞擊。當跳傘運動員開傘時,由于身體姿態和下降速度的突然改變,使頸椎受到了一個垂直于人體縱軸的向上的力。然而由于慣性,運動員的頭部和軀干則繼續處于下降狀態。這樣就產生了兩個以頸椎為支點的向下的力:一個從頸椎到顱骨頂端;另一個從頸椎到踝關節(圖1)。頸椎是人脊柱中最靈活,活動量最高的一段脊椎。但由于其體積最小,韌帶力量相對薄弱,因此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關節。開傘瞬間力的方向的改變,造成了人體姿態的改變,而瞬間改變姿態的力量造成了頸背部肌肉的損傷。力量越大損傷越重,損傷重復次數越多,頸椎病發病的幾率越大。
4.2開傘時身體姿態的控制對頸椎病產生的影響
在高速的自由落體狀態下,空氣將對墜落中運動員的身體產生強大的作用力,運動員可以利用這種作用力做出盤旋、筋斗、加速及減速等動作。所以開傘時,運動員一般都會將四肢完全展開,利用瞬間的突然減速,以抬高上身的動作來降低開傘動載對頸椎的影響。這種對身體姿態的控制能力需要經過長期的大量訓練才能得到。通過問卷調查得知,開傘瞬間對身體姿態的控制能力是降低頸椎病發病幾率的有效方式。開傘瞬間如果對身體姿態控制不好,身體有可能處于側滑、俯沖、旋轉和翻滾的狀態。“開傘瞬間的姿勢變形,造成開傘不順利或傘繩纏繞肢體,同時將增大拉直速度和開傘速度以及充滿速度”,“拉直速度和開傘速度的大小直接與拉直力和開傘動載有關,跳傘員承受的開傘動載加大,易造成軀體損傷”。通過查閱有關技術資料和統計問卷調查,得出有關開傘動載、拉直速度和身體姿態的數據及得分(圖2)。通過圖2可以看出,身體姿態控制的好的時候,在相同的拉直速度下,運動員所承受的開傘動載最小(如圖2中圖例1);而身體姿態控制不好時,在相同的拉直速度下,姿態控制越差,運動員所承受的開傘動載越大(如圖2中圖例2和圖例5)。由此得出,開傘時有效地控制身體姿態對降低開傘動載十分重要,開傘動載的降低對頸椎的傷害程度會有效地減小。
4.3開傘時身體姿態控制所用的力量
跳傘運動對運動員身體空間知覺能力和力量素質的要求非常高,這是因為在高空高速的氣流沖擊下,空間知覺能力和力量素質高的運動員能同在地面一樣控制好身體姿態并保持身體平衡。但在具有基本相同的空間知覺能力的運動員之間,頸椎病的發病幾率與病情嚴重的程度還是有一定的不同。對跳傘運動員進行分組,空中身體姿態控制好的運動員為第1組,空中身體姿態控制差的運動員分為第2組,通過測試身體核心區域肌肉群力量后得出以下數據(見圖3)。第1組運動員肌肉力量的綜合評價明顯高于第2組運動員,而且第1組運動員頸椎病狀況明顯比第2組運動員要好很多。身體力量素質好的運動員頸椎病的發病時間要比力量素質差的運動員晚,尤其是身體核心區域肌肉群力量好的運動員,其頸椎病發病時。
5開傘過程中身體姿態與頸椎損傷的關系
通過以上的研究調查后得出,跳傘運動員在開傘過程中身體姿態控制的好壞與頸椎損傷的嚴重程度有密切關系,身體核心力量的訓練對開傘過程中維持身體姿態的好壞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只有不斷地加強身體核心力量的訓練,才能盡量地減小開傘時巨大的載荷對頸椎的損傷,延緩頸椎病發生的時間,延長運動壽命,使運動員取得更多優異的成績。
- 上一篇:高山及建設試點鎮具體計劃
- 下一篇:農田水利澆灌問題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