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分區
時間:2022-10-21 08:35:03
導語:SCI期刊分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sci期刊分區依據期刊的JCR的影響因子分不同學科對SCI/SSCI/SCIE期刊進行的層次劃分。SCI期刊分區的好處是可以給人事、科研管理部門提供了一個學術水平和貢獻進行一個簡單的初步評判依據。通過SCI期刊分區工具協助進行學術評價有很多有爭議的地方,但是通過SCI分區進行學術評價高效并且成本低,另外目前也很沒有其它被廣泛接受的替代方法。所以,SCI期刊分區成為國內主要的學術評價工具。
目前,SCI期刊分區有兩種:一種是湯森路透JCR分區法,另一種中科院期刊分區法。而國內廣泛采用的分區是中科院JCR期刊分區法(湯森路透JCR現在應稱為科睿唯安JCR,因在2016年Onex 和霸菱亞洲投資收購了湯森路透2016年將其旗下包括JCR在內的IP業務,此后成立了科睿唯安公司來運營此業務)。
目前,我們國內常提到的SCI期刊分區指的是中科研SCI期刊JCR分區。
湯森路透JCR SCI期刊分區法
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簡稱 JCR)。JCR 對 86000 多種 SCI 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統計。JCR 將收錄期刊分為 176 個不同學科類別。每個學科分類按照期刊的影響因子高低,平均分為 Q1、Q2、Q3 和 Q4 四個區: 各學科分類中影響因子前 25%(含 25%) 期刊劃分為Q1區、前 25-50% (含 50%) 為 Q2 區、前 50-75% (含 75%) 為 Q3 區、后 75% 為Q4區。
中國科學院JCI期刊分區法
中國科學院JCI期刊分區法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世界科學前沿分析中心(原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根據湯森路透每年的JCR數據,創新劃分了一個分區區間,形成了中科院的分區標準。
中科院分區與湯森路透分區的主要區別有三點:
(1)中科院分區中,將 JCR 的 176 個學科整合成根據中國國內科研和教育體系的特點,結合科學家對學科體系的認知情況,JCR期刊分區表設計了獨有的13個領域分類體系,并將JCR期刊與13個領域分類(醫學、地學、工程技術、地學天文、管理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農林科學、生物、數學、物理等)體系進行對應。該分類體系經過多年調整完善,為國內期刊評價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2)2013年起,中科院分區采用期刊的三年影響因子平均來分區。
(3)按照期刊的影響因子高低,分為四個區:各學科分類中影響因子前5% 期刊劃分為1區;期刊影響因子位于學科中總刊數的前 5-20% 為2區;期刊影響因子位于學科中總刊數的前 20-50%為3區;期刊影響因子位于學科中總刊數的后 50% 為4區。
不少機構依據 JCR 期刊分區制定科研激勵政策,相關科研工作者及科研管理機構密切關注 JCR 期刊分區及其檢索方法。
目前中科院JCR分區已經更新到2015版,引用的最新的JCR數據是2013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Science Edition (Thomson Reuters, 2014)。中
關于中科院JCR分區請訪問其JCR期刊分區數據在線平臺:www.fenqubiao.com。 目前中科院JCR期刊分區數據在線平臺僅對單位用戶收費后開放。不過個人用戶可以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查詢期刊的分區信息。
- 上一篇:淺議中國夢下高職生幸福感的提升
- 下一篇: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