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范來稿格式及引文注釋
時間:2022-12-16 08:52:29
導語:規(guī)范來稿格式及引文注釋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來稿格局標準
(一)投稿要求
本刊實施網(wǎng)上投稿,在線投稿系統(tǒng)網(wǎng)址為:www.xwycbyj.org
(二)稿件正文部分注意事項
1.Word文件格局,按每頁34行,每行36字排版。2.文中圖表原則上不跨頁。3.文字如無特殊需要,不必繁體字。4.標點符號及數(shù)字的用法一概遵循國家標準。5.文中如呈現(xiàn)外國人名,第一次呈現(xiàn)時需譯成漢語,用括號標明外文原名,今后呈現(xiàn)時直接用漢譯人名。6.文中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四級標題的序號用“一、……”“(一)……”“1.……”“(1)……”標明。7.論文如系贊助項目,在文末闡明。多個贊助來源的,只選一項。8.因匿名評定需要,正文部分不得呈現(xiàn)與作者有關的任何信息。
(一)注釋編制及標明方位
本刊文獻引證方法選用注釋編制。注釋放置于文后(尾注)。注釋序號用[1]、[2]、[3]……標識,全文一致排序。正文中的注釋序號一致置于包括引文的語句(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的右上角。
(二)注釋的標明格局
1. 非連續(xù)出版物。責任方法為著時,“著”可省掉,其他責任方法不行省掉。引證翻譯作品時,將譯者作為第二責任者置于文獻落款之后。示例:方漢奇主編:《我國新聞事業(yè)通史》第1卷,北京:我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73頁。〔美〕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傳達學概論》,陳亮、周立方、李啟譯,北京:新華出版社,1984年,第135-136頁。范長江:《青年記者學會安排的必要和出路》,《范長江新聞文集》下卷,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第788頁。2. 連續(xù)出版物。報紙要標明版次,前期中文報紙無版次,可標明卷冊、時刻或欄目。示例:〔美〕馬克•利維:《新聞與傳達:走向網(wǎng)絡空間的年代》,《新聞與傳達研討》1997年第1期。梁啟超:《論報館有益于國務》,《時務報》1896年8月9日創(chuàng)刊號。3. 未刊文獻。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要標明論文性質、校園(或會議地址)、文獻構成時刻及頁碼;手稿、檔案文獻等要標明文獻構成時刻、卷宗號或其他編號以及藏所。4. 轉引文獻。無法直接引證的文獻,轉引自別人作品時,須標明。示例:王韜:《弢園述撰》,《循環(huán)日報》1874年4月12日,轉引自〔新加坡〕卓南生:《我國近代報業(yè)發(fā)展史(1815-1874)》(增訂版),北京:我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第197、202頁。5. 電子文獻。需標明文獻原宣布時刻和引證的日期。示例:人民網(wǎng)輿情監(jiān)測室:《2011年新浪政務微博陳述》,2011年12月,yuqing.people.com.cn/mediafile/201112/13/P201112130915511972128634.pdf,2011年12月25日。6. 外文文獻。引證外文文獻,原則上運用該語種通行的引證標明方法。示例:JosephT.Klapper,TheEffectsofMassCommunication,NewYork:FreePress,1960,p.8.Jensen,K.B.&Rosengren,K.E.,“FivetraditionsinSearchoftheAudience,”EuropeanJournalofCommunication,vol.5,no.2,1990,pp.207-238.
- 上一篇:醫(yī)院檔案信息化建設與管理思考
- 下一篇:高校英語自主學習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