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畢業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6-12 03:53:47
導語:高職畢業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適應就業市場和企業的需求需要做出多方面的改革。其中之一就是教學改革,而《畢業設計》這門課程是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畢業設計是高職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通過深入實踐、了解社會、完成畢業設計任務及撰寫論文等環節,著重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立工作、組織管理及社交能力;同時,也是高職學生大學三年所學知識的全面深化和總結;畢業設計既是實現學生從學校學習到崗位工作的過渡環節,又是衡量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評價內容。但是,這重要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卻做得很不盡如人意,畢業設計的內容與生產崗位脫節,導致學生畢業后還需要接受工廠較長時間的再培訓,延緩了上崗時間;學生的畢業設計也變成了形式和走過場,教學質量大打折扣。下面以本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畢業設計》課程為例介紹畢業設計的教學改革。
二、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畢業設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畢業設計的選題質量偏低
合適的選題是畢業設計成功和順利就業的基礎,高職學制一般是3年,高職院校基本上是在第5學期末或者第6學期初才開始畢業設計選題的,時間短,學生對畢業設計的準備不充分。對于指導教師給出的畢業設計選題有這樣幾種情況:一是選題缺乏創新性和現實意義,能結合生產實踐的就更是少,這種題目很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性;二是一些理論性研究和仿真題目,這些題目不能反映時代的需求,不能有效的將畢業設計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畢業設計的結果也是紙上談兵,無實用價值。另外,由于指導教師教學任務較重,與企業一線聯系較少,給學生的選題內容單一,且與實際就業崗位脫離,缺乏前沿性和創新性。有些學生對選題內容和難易程度了解不多,對自己的能力也認識不夠,只是憑興趣進行選題,造成選題后畢業設計不能順利完成,這些問題都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
(二)學生由于工作問題,對畢業設計多處于應付態度
日益增加的就業壓力和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大多數學生在第6學期將大量的精力放在找工作上,無心思認真對待畢業設計。據本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調查,許多學生為了得到更多的找工作時間,基本上對畢業設計是應付了事,論文的內容是東拼西湊,質量極為低下,抄襲的比比皆是。另外,國家教育部門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十分重視,每年都要求學校上報就業率,以此來評估學校的教學質量并確定來年的招生指標,就業率太低專業的有可能會被停招,學校為了保證或者得到更多的招生指標,就要求學生在5月份之前必須簽到就業協議書,這樣才能順利拿到畢業證。因此,一些學生常常無奈的戲稱自己因為畢業證而“被就業”了。還有一些學生畢業后去從事與所學專業不相關的行業,畢業設計對他們來說也是應付,更談不上有做好畢業設計的動力,而視畢業設計為一種負擔。
(三)管理松散,畢業設計完成效果不佳
學生畢業設計的順利完成離不開指導老師的嚴格要求和有效指導。由于本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師資不強,能帶學生畢業設計的指導教師相對少些,有時一個指導教師要帶十幾個畢業生,由于教師教學任務重、精力有限,難以保證每個學生能得到有效的指導。再者,學生忙于找工作或者頂崗實習,經常外出離校,指導教師也很難見到學生的面;未能聯系到的個別學生,指導教師只有通過電子郵件和QQ留言對學生的論文進行指導。大部分學生在做畢業設計的過程中不主動與指導教師聯系,個別學生對指導教師的指導意見也不反饋,直到畢業答辯前夕,才匆忙地去找指導老師解決問題,上交的畢業論文也是錯誤百出,慘不忍睹。
(四)畢業答辯環節抓的不嚴
畢業設計最后環節就是畢業答辯,這一環節是檢查學生畢業設計的學習質量,反映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掌握知識及設計創造的能力,但是在實際的畢業答辯中,很多畢業答辯都成了走形式。本學院的畢業答辯時間一般是在第6學期的5~6月份,集中在一到兩天時間內,每個老師要負責25個左右的學生答辯,時間短、天氣熱,學生的答辯就成了“蘿卜多了不洗泥”,結果就很難保證答辯的質量。學校和院系對于這種走過場的答辯形式也是睜一眼閉一眼;這種做法極大地影響了教學質量和學校的聲譽,同時,也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惡劣的影響,他們會認為學校良莠不分,好學生得不到認可和表揚,不認真做設計或者抄襲、投機取巧的學生不但沒受到懲罰,反而蒙混畢業。基于以上存在的現象,本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畢業設計進行教學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三、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畢業設計》課程教學的改革與探索
(一)根據高職畢業生的特點和學情,定制內容多樣化的畢業設計
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采用不同層次、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使每個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同時,也為學生畢業后順利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做法就以本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1)班的大三學生為例進行說明。根據高職學生的學情,對學生進行分類。這個班有45人,愛學習鉆研的學生有三分之一,也就是15人左右,這些學生中一般文化課都比較好,學習也很積極主動,能吃苦鉆研,老師給予合適的指導,他們在學習上就會有所創新;在學習態度上左右搖擺的學生有24人左右,這些學生學習自律性差,老師管得嚴可能就學好點,老師一松懈馬上就給自己“放羊”,學習上沒有吃苦精神,見到困難就繞道走;還有6個啟而不發的學生,老師再怎么苦口婆心地教導也不起作用,就是不愿意學習,天天不上課,宿舍玩游戲,睡大覺,無所事事。對學生的情況做了具體的分析之后,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不同職業需求和就業市場需求,給學生定制符合自身特點的不同畢業設計內容。豐富多樣化的畢業設計內容,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真實就業率。如果把高校比作生產人才的工廠,那么畢業設計就是最后一道精加工階段,這個階段對產品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畢業設計的教學思路只有按照企業和就業市場的需求來做,我們的教育產品才不會滯銷和壓倉。
(二)畢業設計選題要符合企業和用人單位的要求和目標
本院計算機應用專業的畢業題目,大多數是來自教師自編題目,極少數是教師科研和學生自己的興趣題目。教師自編的題目大多數脫離實際,跟不上社會和時展的需要。因此,對畢業設計選題做大刀闊斧的改革,已是勢在必行。具體做法是根據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的情況進行分類:對于基礎理論扎實、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畢業設計可以進行實際生產和科研性的題目;選題來源在保留教師的科研的基礎上,增加來自科研單位和生產一線的課題。對于那些文化課不強、學習一般的學生,采取的畢業選題主要是來自企業和工作崗位;來自企業高水平的崗位技術人員和指導教師共同為畢業生選擇合適的畢業設計題目,同時企業也給學生提供崗位實踐機會少數不愿學習、文化課較差的學生,指導教師根據學生本人的就業需求,聯合用人單位共同設計出既滿足用人單位的用人要求,又符合高職教學目標的畢業設計題目。這些題目一定程度上要達到既鍛煉學生的能力,又能使學生畢業后順利就業的目的。
(三)畢業設計組織形式要多樣化
為了提高畢業設計的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做畢業設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畢業設計的教學組織形式做出如下的改革探索:
1.以高職類學科大賽的形式組織畢業設計
將科技競賽引入到畢業設計中,這種做法主要是針對那些基礎理論扎實、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本院的做法是鼓勵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不分年級高低均可參加科技競賽,畢業班的學生將參賽題目作為畢業設計,參加過省賽、國賽的指導教師給出參賽題目,時間規定一般在本年的12月份開始,來年的5月份結束。參賽學生可3人一組自愿組成團隊,自由選擇競賽題目;放手讓學生去做,在學生遇到困難無法解決時指導教師可做適當的啟發和指導;成績優秀的可推薦參加省級或國家級競賽。通過科技競賽方式,鍛煉了參賽學生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培養了大學生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和創新精神。通過這種培養模式,一部分優秀的學生脫穎而出,在高職類國賽2011年中獲得二等獎項,2013年省賽獲得一等獎項。
2.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組織畢業設計
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提高教學質量和順利向社會輸送各方面合格人才的必然選擇。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科帶頭人應從企業需求出發,培養適應企業新發展、新需求的畢業生。同時企業選派高水平的工程技術人員,結合教學情況為畢業生選擇畢業設計題目,提供工程實踐機會,參加畢業設計答辯,并為優秀的畢業生優先提供就業機會。校企合作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直接解決現場生產技術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許多創新成果解決了實際問題,也使企業受益;學校也能跟蹤和洞悉行業發展的優勢方向,及時修改和調整專業。目前,本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有50%的學生是結合本專業參與企業中做畢業設計,這部分學生把勝任崗位需求的知識和能力作為畢業設計內容。這種校企合作組織畢業設計的形式既鍛煉了學生、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又實現教學與實際崗位操作的緊密結合。
3.聘請工程設計人員來指導學生畢業設計
對于那些畢業設計自選興趣題目的學生來說,聘請工程設計人員來指導是很必要的。如果說校企合作是批量運作的話,那么聘請工程設計人員來指導就是個體定制。自選畢業題目的學生在設計中經常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實際問題,這就需要聘請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工程師結合畢業設計題目來給學生做指導和答疑解惑。工程設計人員把實際工程中的經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及時地帶給學生,這種做法具有很強的實效性和針對性,能夠使畢業設計中的問題及時解決,提高畢業設計質量。
(四)將企業培訓內容融入畢業設計內容中
現在的很多用人單位不愿招聘應屆畢業生,究其原因,一是應屆畢業生缺乏工作經驗不能立即勝任相應的工作崗位,也不能馬上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這樣就導致了企業需求與學生能力之間存在差異,避免這種差異的一個較好方法就是使學生能在走出校門之前得到企業崗位的培訓。因此,把企業崗位培訓的內容與學生的畢業設計結合起來是實現校企合作雙贏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對于企業來說,不僅可以獲得勝任崗位的員工,而且還節約了員工的培訓費用;同時,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也能實現順利就業。本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如何將企業崗位培訓內容融入學生的畢業設計中?具體做法是:首先,學院為企業免費提供良好的培訓場所、教室以及儀器設備,提供專業指導教師,讓企業切身感受良好,才能充分激發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企業負責崗位培訓的培訓師和學院的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的專業教師共同討論制定出既符合教學又符合企業崗位培訓的課題。這樣學生的畢業設計內容就是根據所學專業知識緊密結合企業實踐,將專業所長與企業崗位培訓對接起來,既滿足了企業初級崗位培訓的要求,學生又獲得實踐操作技能和工作經驗,迅速地適應職場環境,盡快地融入企業發展之中。其次,在第5學期中旬,學院就業部門聯系用人單位和企業的人力資源部,確定招聘計劃、專業和人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和企業的需求來選擇培訓內容。為了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企業采用優先錄用畢業設計成績好的學生,實行差額錄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1)班有20人參加畢業設計+企業崗位培訓模式,這20個學生被3家企業預定,其中富士康集團10人,廣電銀通金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6人,洛陽牡丹股份有限公司4人。每個企業都根據自己的不同崗位要求,派出企業崗位技術人員參與學生的畢業設計+企業崗位培訓的教學模式。通過這種模式,學生提高了職業能力,拓展了視野和知識領域;也使學生看到了就業前景,激勵學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畢業設計中。因此,職高院校畢業設計內容深度與企業培訓融合是提高高職教育質量的可行路徑。
通過上述的改革,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畢業設計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的就業問題也得到了相應的解決。畢業設計采用學科競賽模式的15個學生,其中10個學生考上專升本,5個學生被研發單位錄用;結合本專業參加企業培訓的20個學生,18人順利地被企業錄取。自選畢業題目的6個學生,有3個學生結合本專業自主創業,2人也在與本專業相關的領域順利就業;畢業設計的教學改革不僅提高學生的實踐、設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因此,學生的畢業設計是由高職教育與社會、企業和用人單位對接的最關鍵環節,是衡量高職院校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的重要評價。高職院校畢業設計的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的、符合社會需要和時展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作者:郭晨鮮 張曉紅 單位: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