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語專業畢業設計多元化改革探析

時間:2022-11-01 11:33:15

導語:朝鮮語專業畢業設計多元化改革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朝鮮語專業畢業設計多元化改革探析

摘要:傳統的撰寫畢業論文的考核方式過于單一,不能全面地反映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也無法充分檢驗出學生的真實水平。遼東學院朝鮮語專業經過多次論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的“專題報告撰寫與聽力、會話、翻譯三方面綜合能力考核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符合當前學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變、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新形勢新要求,在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及就業競爭力方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朝鮮語專業;畢業設計;改革

大學畢業設計是最后一次對在校學生進行的知識及能力的全面考核,旨在考察學生對四年所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遼東學院朝鮮語專業自2003年成立以來,一直采用傳統的撰寫論文的方式進行畢業考核,要求學生圍繞朝鮮半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用朝鮮語撰寫研究論文。至2010屆畢業設計工作結束之后,朝鮮語專業全體教師就現行的畢業設計方式開展論證,一致認為撰寫畢業論文的考核方式過于單一,不能全面地反映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也無法充分檢驗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同時認為考核方式未能充分體現“培養具備較好的朝鮮語聽、說、讀、寫、譯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與檢驗朝鮮語專業學生綜合知識水平的最權威的韓國語證書考試相脫節。因此,經過學院教學委員會審核通過以后,開始大膽嘗試改革。

一、畢業設計多元化改革與實踐的背景

遼東學院朝鮮語專業從2011屆畢業生開始大膽嘗試包括聽力、會話、閱讀、寫作、翻譯五個領域的綜合考核方式。但經過三年的實施后,發現五個領域的綜合考核方式也很難檢驗學生將朝鮮語基礎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相聯系的能力,以及查閱、整理、分析各類文獻資料的能力。因此,經過專任教師以及學院教學委員會的多次研討、論證之后,從2014屆起,畢業綜合訓練內容確定為專題報告撰寫及綜合能力考核兩部分,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尤其是在當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力爭通過新型的畢業綜合訓練方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及就業競爭力。

二、構建多元化畢業設計模式

遼東學院朝鮮語專業畢業綜合訓練采用專題報告撰寫及聽力、會話、翻譯三方面綜合能力考核相結合的方式。

1.專題報告

專題報告要求學生用朝鮮語獨立撰寫3000字以上的文章。選題采取學生自擬和教師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選題范圍包括朝鮮語(韓國語)語言學領域、朝鮮(韓國)文學、文化、政治、經濟、社會領域以及中朝(韓)翻譯對比領域。要求在撰寫過程中至少接受指導教師三次以上指導。專題報告的撰寫旨在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朝鮮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去發現、分析和解決與本專業相關的理論和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各種工具查閱、整理、分析以及綜合運用各類文獻資料的能力。專題報告的成績主要根據專題報告質量、撰寫態度,按照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進行綜合評定。

2.畢業綜合訓練———聽力部分

畢業考核聽力部分采取閉卷筆試的考核方式,時間為60分鐘。考核內容以朝鮮語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各項要求為準則,從單詞難易度,語法深淺度,會話場景的選擇上進行篩選和把握,滿分為100分。重點考察學生對韓國語易錯易混淆的單詞及語法的聽寫能力;對各種社交場合中常用韓國語的聽及理解的能力;對難度相當的會話內容的聽及分析能力;對經濟、文化、娛樂等方面常用韓國語的速聽、速記、快速理解及正確作答的能力等。

3.畢業綜合訓練———會話部分

會話部分采用口試的考核方式,口試時間為每人15-20分鐘,滿分100分。主要包括定題發表、固定問答、利用所給的單詞連句發表、看圖說話、自由問答等五種題型。旨在考察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語音語調的準確性、臨場應變能力等。

4.畢業綜合訓練———翻譯部分

畢業考核翻譯部分采取筆試閉卷考試的考核方式,時間為90分鐘,滿分100分。筆譯考核類型分為選擇適當的題型,回答問題,修改譯文,翻譯句子,翻譯短文等五種基本題型,旨在考察學生的韓漢互譯能力。5.多元化畢業設計改革評分標準畢業綜合訓練采用百分制考核方式。其中專題報告成績占總成績的40%;綜合能力考核中的聽力、筆譯、會話各占考核總成績的20%。成績記載按照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級分級給定。

三、多元化畢業設計的實踐效果

經過幾年不斷地探索實踐、總結經驗,遼東學院朝鮮語專業畢業論文改革已逐步走向成熟,并取得了多項成果。

1.有效提高韓國語能力考試過級率

改革后的畢業綜合能力訓練題型更加貼近于“韓國語能力考試”以及“全國高等學校朝鮮語專業四八級考試”,綜合能力考試的復習過程,既是韓國語能力考試的備考過程,同時也是對專業知識積累、提高的過程。通過近幾年的畢業設計改革,遼東學院朝鮮語專業畢業生等級考試過級率有了顯著的提高。每年畢業生中約有80%的學生能順利通過韓國語能力考試中級以上。

2.提升語言應用能力,社會用人單位評價較好

近年來,遼東學院朝鮮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保持良好。畢業后考取國內或韓國各高校碩士研究生人數逐年遞增,至2017屆已有10人成功拿到國內外高校碩士研究生入學資格。此外,選擇與韓朝文化相關企業就業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如韓國SK集團的愛思開希恩希系統(北京)有限公司、韓遠教育咨詢服務中心等,遼東學院學生在這些與專業相近的公司中,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逐漸成為了各個公司的主要力量,得到社會各企業的廣泛認可和好評。

3.提升實踐創新能力,建立了題材多樣的朝鮮語論文庫

用朝鮮語撰寫專題報告的改革,培養了學生朝鮮語的綜合運用能力,用各種工具查閱、整理、分析以及綜合運用各類文獻資料,獨立完成韓國語報告撰寫的能力。經過幾年的積累,朝鮮語專業學生寫作能力、查閱分析資料的能力等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同時還建立了題材多樣、內容豐富、格式規范、具有一定學術性的朝鮮語論文庫,現收藏朝鮮語論文300余篇。

四、多元化畢業設計的應用價值

遼東學院朝鮮語專業從改革初期試行的聽說讀寫譯五個領域的考核,到現在實行的聽力、會話、翻譯三方面的綜合能力考核已有七年,經過幾年的建設,聽力、會話、翻譯試題庫已初具規模。截至目前,畢業綜合能力考核試題庫各領域現有試卷十余套。朝鮮語(韓國語)語言學領域、朝鮮(韓國)文學、文化、政治、經濟、社會領域以及中朝(韓)翻譯對比領域等朝鮮語論文庫的建立,既充實了韓國(朝鮮)各領域的研究資料,鍛煉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同時也為今后畢業生的論文撰寫提供參考、借鑒的作用。科學完善的考核評價機制,專業的評審團隊,為畢業綜合訓練的開展、實施嚴格把關。

改革后的畢業綜合訓練模式是對學生朝鮮語應用能力的綜合評價,其宗旨與遼東學院推行的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及考核方式改革的目的相契合,符合當前學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變、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新形勢新要求。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考核,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全面提高了學生的朝鮮語寫作、翻譯以及口語表達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此外,與韓國語能力考試對接的考核方式,有效提高了朝鮮語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在當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韓國語能力考試等權威專業資格證書的獲取,也成為學生增加就業機會的一個籌碼。

參考文獻:

〔1〕張曉帆.新形勢下應用型高校畢業設計改革實踐與探索〔J〕.人民論壇,2015(11).

〔2〕李劍虹.轉型期高校畢業設計改革研究〔J〕.黑龍江教育,2016(02).

〔3〕馬蘭慧.提高應用型高校英語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思考〔J〕.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

作者:張曉宇 單位:遼東學院韓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