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吉祥紋樣在食品包裝的應用
時間:2022-11-19 10:53:27
導語:傳統吉祥紋樣在食品包裝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形態與寓意,闡述它們在食品包裝設計中的運用,以此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升食品包裝設計的傳統文化性。在食品包裝設計中融入吉祥紋樣元素,增加包裝本身的附加值和設計感,提高中國傳統紋樣的認知度,提升人們的文化自信,以繼承發揚具有傳統藝術價值的食品包裝設計。
關鍵詞:食品包裝;中國吉祥紋樣;設計;傳統文化
面對新時代下的全球化浪潮,傳統的食品包裝設計思路被國外設計理念入侵,使國內民眾產生對自身文化的認知缺乏,創造力退化的現象。現代食品包裝設計一方面不斷吸收國外優秀包裝設計理念以及表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食品包裝設計體系的形成,另一方面,在現代文化全球化的進程中,中國的傳統吉祥紋樣面臨著逐漸不被人們重視,甚至有可能被取代的危機,引發了消費者和設計師的理性思考。
1傳統吉祥紋樣在食品包裝設計中的運用方向
1.1食品包裝設計的原則。1.1.1與消費者審美相結合食品包裝設計是食品企業的企業文化、審美要求和產品信息的集中體現。其設計表現完美與否將會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理解及購買欲望,從而影響食品產品的銷量[1],因此食品包裝設計必須與消費者的審美相結合。食品包裝設計需要考慮眾多的因素,但實質上還是回歸到消費的層次上來,既要參考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又要貼近產品的特性,將二者結合才能使產品包裝不喧賓奪主,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1.1.2與經濟效益相結合食品包裝設計屬于商業美術的范疇,是企業形象樹立和產品營銷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服務于商品的宣傳和銷售,是傳播的一種媒介[2]。設計師設計出具有高審美的包裝,就能在營銷過程中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有利于企業獲取更大的銷售利益。1.1.3與綠色環保低碳相結合在全球環境問題愈發尖銳的時代背景下,人們提出了綠色食品包裝的概念。低碳環保理念的最大效益是實現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發展,未來,低碳環保是世界的主流,低碳環保食品包裝將是包裝領域的佼佼者,低碳包裝將會引領包裝領域的新潮流[3]。綠色食品包裝設計指既能夠保證食品健康安全,也能夠使包裝食品的材料結構等更加環保低碳。要求食品包裝設計具有簡約多功能結構、新的綠色材料等各種具有環保特色的特點,才能成功順應時展的新潮流,使食品包裝綠色化、環保化、低碳化[4]。1.2中國傳統吉祥紋樣概述。中國傳統吉祥紋樣顧名思義是人們認為能帶有好運、美好的植物或動物的形態形成的紋樣[5]。最常見手法是將一些動物或者植物的特征、屬性進行引展加工再塑造,來作為某種約定俗成的美好寓意的代表,如:動物中的蝙蝠、鶴、鹿、龍、鳳等,植物中的牡丹、荷花、梅、竹等,當然,人們還通過一些漢字符號來體現吉祥寓意,比如:壽、福、喜字等等。這些物形紋樣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事物的期盼,中國傳統吉祥紋樣作為民間文化的象征被人們一代一代地相傳下來。1.3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在食品包裝中運用的可行性。食品包裝設計既要遵循上文所述的基本食品包裝設計原則,還要與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相結合。第一,在與消費者審美結合方面,隨著國潮文化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消費者對于帶有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的衍生商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食品包裝上融入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可以激發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從而迎合消費者的審美。第二,與經濟效益相結合方面,食品包裝在迎合了消費者的審美基礎上,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增加消費欲望,也間接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第三,與綠色環保低碳相結合方面,在現代食品包裝設計中,綠色包裝的理念一定要貫穿始終,與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結合的過程中也一定要注意包裝材料的可回收性,包裝結構的生態性。所以說,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在食品包裝中的運用要遵循以上3種食品包裝設計原則并且在此基礎上相融合,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中國食品包裝設計體系的形成[6]。
2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在食品包裝中的運用
2.1中國傳統吉祥動物紋樣與食品包裝的內涵融合。古籍《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祥止止。”成玄英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徵。”自古以來吉祥就預示著好運之征兆,祥瑞之意。而傳統吉祥紋樣一般是通過各種抽象手法創造出來的,比如中國古代傳說的4種靈異的動物,分別是龍、鳳、麟、龜。在古代,龍鳳麒麟作為歷代帝王權力的象征,而在民主的今天,“四靈”則作為一種吉祥圖案被運用到各個領域,在食品包裝領域內,較多地作為一種食品包裝袋上的裝飾,比如:酒類較多使用龍紋樣(如圖1),龍形象體現的不僅是古人的一種藝術的創造,并且龍在人們心中與水息息相關,而水的好壞決定酒的質量,這已經超出了權力、政治等因素。所以在今天的包裝設計中,動物類的運用更加人性化才是包裝設計的主流。同樣作為動物類紋樣,仙鶴紋樣(如圖2)在古時主要運用在官員的衣服上,明清一品官吏的官服編織的圖案便是“仙鶴”。高雅的形態和性情使得仙鶴的紋樣具有濃厚的意味,一般紋樣周圍會伴隨著云霧繚繞來襯托鶴的仙氣,使其體態飄逸雅致,鳴聲超凡不俗。目前仙鶴在包裝設計上主要體現出的是雅的氣質特征,附有滿滿中國風的元素,配合上國潮插畫的興起,仙鶴的運用越來越廣,尤其是在白酒和茶葉這些具有濃厚中國特色的食品上,體現得更為突出。還有一種常見的金魚吉祥紋樣,也很符合食品包裝的特性。金魚起源于中國,是中國最古老的魚種之一。在清代,人們酷愛將金魚雕刻在各個容器上,大眼圓肚在美觀的同時又附有吉祥富貴、年年有余的寓意,具有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健康的作用[7]。古時金魚紋樣雕刻在玉器、長命鎖上佩戴,給人們金玉滿堂、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在當代,金魚形象則被運用在logo設計、字體設計、包裝設計等領域。在包裝設計領域,因為金魚的造型以及形態,在古時金魚紋樣(如圖3)多運用在容器雕刻上,在現代則多運用在包裝畫上面,無論是在現代插畫還是國潮水墨畫上都能夠很好地體現出來,其生動的造型動態再加上美好的寓意深受現代人喜愛。2.2中國傳統吉祥植物紋樣與食品包裝的內涵融合。從古至今文化意蘊中,人們經常會用某種植物特有的寓意來代表自己的思想品質和精神追求,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等詩句。中國傳統吉祥紋樣也是如此,比如竹、松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意蘊紋樣。竹、梅、蘭、菊在中國被稱為四君子,自古以來,中國人對竹子就情有獨鐘,用竹子象征著生命的張力、君子的骨氣和謙虛精神,描寫竹子的詩句也不在少數,從宋代吳文英的“竹深不放斜陽度,橫披澹墨林沼”到清朝鄭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無不體現這些特點。隨著近幾年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起,竹子紋樣(如圖4)在各個層面的使用也逐漸增加。根據其特性,竹子在食品包裝設計上大多作為茶葉包裝元素,在體現一種原生態、味道鮮美的特點同時又附有濃厚的中國文化色彩[8]。隨著包裝的不斷升級,竹子在包裝設計上的運用越來越廣,從原始的材料形態到極簡風格上的運用,竹子無論是作為材料還是插畫都在包裝設計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愛松,更是將松、竹與梅并稱為“歲寒三友”,在古時它象征著堅強不屈、堅貞不屈的氣概,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甚是愛松,十余年間親手栽的松多達數萬棵。松柏在中藥當中也具有重要的醫學價值,在《本草綱目》《全國中草藥》當中都具有明確的記載。松柏紋樣(如圖5)大多作為風景存在,襯托主題物,奇特的形態造型高貴而典雅。在包裝設計領域,設計師們經常用水墨畫的形式來表現松柏的形態,使其極具中國傳統色彩,再運用國畫當中的留白手法,使其在包裝設計以及國畫當中堅韌而不失優雅,通常作為較有中國特色產品的包裝使用,如茶葉插畫。2.3中國傳統吉祥漢字符號紋樣與食品包裝的內涵融合。漢字以其自身的特性,可通過字體書寫、裝飾或者讀音等效果來取得吉祥美好的寓意。如福、壽、喜等漢字(如圖6),在書寫體或民間藝人的裝飾剪紙中,這些具有吉祥喜慶寓意的漢字,是民間常用常見的中國漢字吉祥紋樣。當然漢字也有許多以諧音雙關表示,比如:“碎碎”平安、桂花、桂圓諧“貴”等等。不只是漢字,其他字體中也有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的代表,比如佛教的“卍”字,“卍”字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梵文,讀作Srivatsalalsana,意思是“胸部吉祥的標志”。佛教中認為這是佛祖再生,胸前隱約浮現出的“卍”字。2.4設計的理念在繼承的基礎上注重發展。雖然傳統吉祥紋樣有種種的優秀特征[9],但是在現代的包裝設計應用中稍顯單一且不十分契合,而且設計過程中易受傳統文化的束縛,無法緊跟現代的設計潮流。可以說,設計的理念在繼承的基礎上也要注重發展,吉祥紋樣的呈現方式不斷受到新潮流新思想的沖擊而更新迭代,但其表達的精神內核則是中華民族對于“吉祥”寓意一脈傳承的精華所在。中國傳統吉祥紋樣文化是放眼世界都難得一見的獨特景觀,其涉及題材、寓意、形式造型、流傳歷史、文化背景,都是其他藝術形式不可替代的。但如果一味地復制并且絲毫沒有改變,那將會使傳統藝術停滯不前,設計也會失去靈魂,變成無情的復制機器[10]。現代的食品包裝設計與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的結合不能只是墨守成規地照搬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的“形”,更重要的是透過現象抓住本質,也就是抓住傳統吉祥紋樣所傳達的“神”,發現其在現代真正意義并發揚光大。隨著全球化的熱潮上升,不僅使中國傳統元素在國際舞臺上得到了更多的發展契機,而且能使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大大提升。但想完全偏離傳統藝術文化是不可取的,如對國外現代藝術單純的模仿,本末倒置的話,將會失去民族藝術精華。這要求人們在認識和了解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的基礎上,更加有責任和義務去宣傳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國際化設計元素相結合,把吉祥紋樣所傳達的精神內涵相互融合,使中國傳統吉祥紋樣成為人們設計現代食品包裝新的啟示點和創新點之一。傳統吉祥紋樣產生于民間人們對于美好的生活向往。為了更好地迎合人們的審美需求,中國美食和賦予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包裝設計相結合,可以作為一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美食的方式之一。從古至今,吉祥紋樣都出現在人們的重要場合和人生歷程的某個重要環節,賦予了吉祥本身特有的意義。吉祥紋樣通常以具象事物表達抽象意義,通過各種動物植物,表達其吉祥寓意的象征內涵。從而把那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意義傳播到了民間人們的觀念之中,無語言無文字也能使人們感同身受[11]。通過食品包裝設計把中國傳統吉祥紋樣有機結合,能更容易輕松地與消費者進行溝通。食品包裝運用這些有特殊意義的民族符號,不僅加大了人們引以為豪的民族文化的宣傳,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使外國人民認識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更有助于促進中國在食品包裝設計領域的創新發展,使中國在國際包裝設計競爭地位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在食品包裝設計的基礎上要展現出優秀的具有民族特征的中國傳統吉祥紋樣,這些紋樣及其色彩搭配形式帶著強烈的生命力支撐著民族藝術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2.5設計元素在借鑒的基礎上注重創新。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只有跟隨時代的變化才能得以發展,在紋樣創新方面,可以在傳統紋樣的基礎上進行簡化,用不同的組合方式對傳統紋樣進行創新設計,可取得新的視覺效果。在符合大眾審美的同時也要考慮現代化工藝生產的條件。這種融合了現代化審美和傳統吉祥紋樣的創新方式,為包裝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這種融合不是一味地借鑒與復制,而是一種全新形式的再創造。這種再創造出的涉及產物一方面能夠繼承傳統藝術的風韻和靈魂,同時也具有創新性的時代特征。創新就是賦予傳統吉祥紋樣新的時代感。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的精髓要與現代審美標準結合,也要考慮包裝的美觀、功能性等特征。同時,傳統吉祥紋樣已經是歷史悠久的藝術形象,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在很多方面已不能和現代設計發展相匹配。借鑒傳統不是復制,也不能單單被“龍、鳳”等傳統吉祥紋樣所局限。時代在不斷地更新發展,不能把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分門別類,在包裝設計中選擇具有代表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的同時也要賦予現代化創新的理念,才能設計出同時具備繼承傳統文化又順應時代性的帶有吉祥寓意的全新紋樣。在食品包裝設計中加入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其目的不在于激起人們懷古或者念舊的情緒,而需在現有的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元素的基礎上結合時代審美需求,在不破壞其原有形象特征基礎上,推陳出新,使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在食品包裝上得到新的發展和傳承,使消費者更容易接受與理解[12]。在當今國際設計領域,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獲獎作品也越來越多,中國的傳統吉祥元素也已經逐漸地成為國際設計領域“潮”的代表,但是作為美食大國,目前中國食品包裝仍處于不太成熟的階段,所以如何將中國傳統吉祥紋樣與食品包裝相結合值得深究。一方面,中國傳統吉祥紋樣自身所具有的美好寓意,作為中華文明的精華要繼承與表達,它與中華民族文化對美好生活的價值取向密切相關。首先,作為一種民間文化,傳統吉祥紋樣是對于民間社會生活狀態的映射,尤其是對民間文化的反映。另一方面,對于食品包裝設計而言,目光長遠的食品廠家會把食品包裝設計,作為衡量食品能否熱銷的關鍵。“民以食為天”,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美食的傳統,而包裝美食的包裝本身也是人們非常關心的熱點問題,食品業的壯大也帶動了食品包裝設計的迅速發展。將這兩方面有機地結合,把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的精華運用于現代食品包裝設計中,將會使包裝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傳統吉祥紋樣對于我國現代食品包裝設計具有很深遠的意義,同時也能夠提供食品包裝設計的創作思路。但想要在包裝設計中自如運用,首先最重要的前提是,要建立在對傳統吉祥紋樣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并有機地結合現代食品包裝設計技術進行二次創造,才能表達出具有中國魅力的包裝設計,也能擴大中國文化輸出到世界的范圍。因此,面對如此重要的傳統吉祥紋樣與包裝設計的結合,需要更多的傳統文化基礎知識才能夠把握其中的精髓。
3中國傳統吉祥紋樣與食品包裝的結合
3.1動物形象類在食品包裝上的運用。孔夫子曾經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說的就是人的表現和內在品質要一致,那才能達到一種完美的狀態。同樣,對于包裝來說最難得就是神形合一。“龍”是中華文化最具有象征意義的圖騰,也是皇家文化的主要元素,而龍印則代表了皇家至高無上的權利,這種深刻的意味正是當時商務市場所需要的。板城燒鍋順勢而為,將板城龍印品牌定位在高端商務消費市場,全力打造板城新形象。樣中龍紋樣所代表的意向具有極其特殊的含義,而板城龍印酒(如圖7)這個品牌把中國傳統吉祥紋樣中的龍紋樣文化內涵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僅表達了龍在古代代表九五之尊的地位,又與現代酒包裝結合體現品牌定位。無論是在觀感上,還是在實際使用時,能夠使消費者體會到龍紋樣的文化魅力,龍紋樣與酒包裝的相結合。這款龍印酒包裝做到了在繼承中有發展,在發展中有創新。完整地繼承了中國傳統吉祥紋樣中龍紋樣的文化內涵,以及帶給人們精神圖騰的價值向導,也在原本的基礎上做出了創新與發展。將龍紋樣作為底紋印在logo之中,瓶口的凹凸設計使用龍鱗紋增加了抓握感,做到實用性的同時,又提升了美觀大氣的設計審美。在做到運用中國傳統吉祥動物紋樣的有機結合,并且還不突兀的還有另一款酒包裝。下面這款仙鶴酒包裝(如圖8)同樣也是運用了中國傳統吉祥紋樣中的仙鶴紋樣,雖然都是動物紋樣,但是與其他龍印酒包裝所展現的文化內涵大有不同。一方面,在總體色調方面,龍印酒因為要體現出龍紋樣莊嚴大氣的觀感,所以整體使用了黃色,而這款仙鶴酒為了體現鶴的雅的氣質特征,所以整體采用了白色,其直觀的視覺感受就帶來了不一樣的文化意蘊。另一方面,在紋樣的呈現方式上,龍印酒使用龍的形象作為底紋,為的是突出龍紋樣極其神秘而莊重的特征,仙鶴酒則直接使用了鶴的插畫,以類似白描的手法進行線稿的繪制,為的也是凸顯鶴紋樣的高雅特征。仙鶴酒包裝在繼承了鶴紋樣高雅的特質中又創新了白酒的開啟方式,打開包裝時像仙鶴要展翅高飛一般,這就是所謂的在不違背傳統理念的情況下做到符合傳統理念的創新。兩款同樣都是高端酒包裝,同樣運用了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的動物類紋樣,只是選取的物象不同就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足以說明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食品包裝設計領域與動物紋樣的結合方向主要是以紋樣本身所代表的文化內涵作出延展,放大某些紋樣特質,提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精華,才能做到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13]。3.2植物形象類在食品包裝上的運用。在中國傳統形象中,植物形象是能給人們帶來健康美好寓意的象征物之一。而在包裝插畫上增加植物形象則是一個能很好地體現食品成分的方式之一,四君子茶包裝(如圖9)通過添加植物形象并運用插畫的形式將食品所用到的植物成分表現出來,不僅能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商品信息,更體現出了中國的傳統植物形象在食品包裝上的完美結合,從而利于中國傳統文化形象在大眾視野中的傳播。中國傳統吉祥紋樣的植物紋樣不僅僅只有紋樣插畫和食品包裝的結合,還有在包裝的結構方面也能與之結合。例如,這款三只松鼠出品的竹肴粽包裝(如圖10)就采用了竹紋樣插畫的同時也運用了竹的本身結構造型。這一包裝創新不僅能夠使消費者見圖識貨更讓消費者能夠見物識貨,竹肴粽包裝的竹紋樣插畫提供了粽子包裝本身附有的深層文化底蘊,因為粽子本身是為紀念屈原而制作的特殊食物,而包裝結構的創新也是源于粽葉本身被綠色包裹的特點,才能夠做到竹紋樣的文化意蘊與食品包裝設計創新發展相結合。3.3漢字符號類在食品包裝上的運用。字體雖是是一種表意符號,卻有著傳承人類文化的重大意義,也是信息交流和商品流通的重要工具。中國字體源遠流長,從秦始皇時期的“車同軌,書同文”,再到如今的簡體漢字,漢字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如今人們使用漢字不僅僅用于傳播知識,逐漸地也演變出具有裝飾作用的文字圖案,并且食品包裝上的字體類型、設計要點、屬性及其設計變化,同樣具有使用功能與審美價值[14]。在包裝設計中不光只有插畫,字體的設計和運用在包裝中也同樣能起到插畫所不曾擁有的沖擊力。“以字為畫”“字畫結合”是漢字符號紋樣實際使用的基本原則,例如下面這款春節茶餅包裝(如圖11)不僅具有濃厚的中國文化特色,同時又具有現代的美感,達到了古今結合的特點。把漢字符號紋樣使用在慶祝場合也做到了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4結語
時代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一方面中國傳統吉祥紋樣與食品包裝的繼承與發展已經形成一股新的設計浪潮,其與食品包裝的結合不僅僅是在包裝設計中隨便加上幾個紋樣,它應該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把握其核心精神與內涵,并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不斷突破傳統造型的束縛,將傳統審美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展現出全新的設計思路,以便進行設計時可巧妙地將其運用到食品包裝設計中。包裝設計師應善于運用和中華傳統紋樣相關的技術、手工和材料創造富有民族特色又有時代創新的中國食品包裝設計,使中國食品包裝上升到一個新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傳統吉祥紋樣有著很濃厚的家國情懷和中國文化印記,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本土設計逐漸被國外設計入侵的今天,將傳統紋樣與食品包裝相結合,可以使人們重拾國人自身的文化自信,能引發人民群眾的精神共鳴。同時也要求設計師要熟悉了解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才能更好地傳達傳統吉祥紋樣之美,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世界各國看見中國對本土文化的自信,展現本土設計的力量。
作者:楊艷平 文雅婷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
- 上一篇:農特產促銷與包裝對策研究
- 下一篇:視覺傳達在茶葉包裝設計的新理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