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竹編工藝探究
時間:2022-01-09 11:16:52
導語:產品設計竹編工藝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關于材質
通常我們對于材質的感覺也來自于直接觸摸和視覺信息傳達的,對于視覺產生的感覺從而轉換成心理刺激,也就是心里觸覺,這來源于受眾對某一物體的觸覺想象,自然界萬物都有著自己特有的材質屬性,不同的材質因其形態、色彩、肌理等影響著受眾的五感體驗。統一與變化是適用于藝術創作和設計領域的一個普遍法則,一個好的設計產品是超越材質自身的屬性,使其轉變成一種可以表達的設計與審美語言,直擊人的心靈深處。1.自然材質。材質從古至今,為人們提供無限創作的靈感。它又分為自然材質與人為材質,在自然界天然形成的自然材質,如竹子、石頭、水、泥土或沙土,自然材質擁有著特別的親和力,貼近自然的材質往往讓人們會感受到歸真、樸實、親切,同時也體現了設計師對自然的崇敬與尊重,例如MUJI(無印良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的設計理念,同時以原木材料和淡木色系為主風格,丟掉任何繁瑣的裝飾,具有返璞歸真的意義,因此對于材料的選擇也決定了產品的風格與文化的定位。2.人為材質。隨著工業科技不斷突破的發展,各種多元應用技術,新材料的出現應接不暇,離開了天然材質,新材質更多的是被賦予了一種時代和科技的象征,如玻璃、鋼鐵、混凝土等等,這些人為材質,充滿了科技和時代感,也讓設計師擁有了更多去表現新的設計的可能性,也為設計師的天馬行空奠定了物質基礎,所以材質因為其本身的特質也決定了設計師們如何在設計運用中將要讓其扮演的什么樣的角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讓材質傳達給人的感覺然后最終再由設計表現出來,最終傳達的也是要超越材質本身屬性的語言。例如鋼鐵材質和玻璃材質,這種材質往往生而給人冰冷的工業氣息,他們表面光滑而反光,玻璃的透光又又另一番視覺感覺。我們常見的異材質表現手法也是竹木材質與鋼鐵、玻璃、混凝土材質的結合較多,這也是自然材質與人為材質的碰撞、古樸與現代的碰撞、調性冷暖之間的碰撞,這樣的異材質結合更會讓受眾眼前一亮,難以忘卻。
二、竹材質的特性
竹材被認為是典型的“中國元素”的表達材質,是充滿開發潛能的“綠色材料”,擁有巨大的經濟、生態和文化價值,研究竹的材質與特性也是我們對于如何將其應用到現代設計中的前提。竹編主要的取材來源就是竹子,竹子在植物學上的定義是:“多年生常綠單子葉禾本科之竹亞科植物,非草亦非物?!眰鹘y的中國農耕文明時期,不管是大到建筑還是小到生活器物,基本大量運用了竹材,竹材料一方面容易取得,竹子生長分布的范圍廣泛,生長速度快,成材周期短,另一方面也擁有著自身優良的實用價值和生態價值,與木材同質,但又具有木材所不及的優點。竹材質最重要的特性是質地堅硬而又柔韌,可以彎曲變形,不易爆裂,不怎么受環境溫度與濕度影響。古有云:“取其剛性,可造屋宇;取其柔性,可行編織;取其彈性,可制良弓;取其涼性,可制枕席;取其形狀,可制煙管;取其聲響,可制簫笛……”,總結來說,竹材質質地精純、柔雅親和、紋理清晰、手感舒適。
三、竹編產品形式發展衍變
1.竹編工藝表現形式發展衍變。從最初的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竹編工藝漸漸的從功能到審美的轉變。起初,人們原始的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運用傳統的竹編技法制作出的竹制品,滿足了實用性,但外觀上并不十分考究,缺乏一定的審美性。但值得探究的是,以四川地區為代表的瓷胎竹編,已經打破了傳統竹編編織的表現形式,清朝道光同治年間,四川崇州人張國正,在竹編基礎上創造出瓷胎竹編,瓷胎竹編是匠人在制作過程中,用根根竹絲依胎成形,緊貼瓷面,所有接頭之處都做到藏而不露,宛如天然生成、渾然一體,所以瓷胎竹編又稱“竹絲扣瓷”,工藝始于清中葉,是早期竹編工藝與新材質結合的代表,兩種材質的對比雅俗共賞,讓人有種返璞歸真的寧靜之感,別有一番風味,更具審美與功能性。但胎竹編的出現已經不能更好的刺激受眾的感官等種種主觀或客觀的原因,瓷胎竹編發展遇到瓶頸。到20世紀50年代,竹編工藝歸類到工藝美術行業,編制技法與竹產品形態也經歷革新,突破傳統,已經擁有了藝術性與審美性。2.竹編工藝產品表現形式現狀。竹編產品的應用領域無處不在,隨著人們生活審美水平的提高,當今竹編產品的表現形式也與時俱進,有所革新,盡管竹材質有著多處優點,但發展至今仍然停留在原竹材質的利用與單一的編織工藝上,竹編制品大多運用在家具中、燈具、茶具、收納類、小工藝品類,產品生產基本以小型工廠、手工作坊為主;或者在中國的鄉鎮我們基本隨處可見竹編產品制成的農耕等生產生活用具,如斗笠、背簍、簸箕等等。現代設計市場中少量設計團體和品牌企業,如:十竹九造、NatureBamboo、素生“SOZEN”等品牌的建立,并關注竹編工藝的設計創新,運用現代產品設計審美理念與傳統竹編工藝結合,進行形式創意革新,但是與異材質結合的嘗試還是少之又少?,F代竹編與異材質結合可見的表現形式基本是在沿用瓷胎竹編的手法或在其基礎上進行形式創新,而且異材質結合的對象也是瓷器,除了細絲竹編工藝的瓷胎竹編,粗絲工藝也會運用。但是與其他材質的結合基本很難看見,與其他產品的結合也基本不見。
四、竹編工藝產品創新面臨的問題
首先,竹材質從古至今基本沒有在受眾的生活中消失殆盡,正是因為日常生活用品中的應用太多,竹編編織的造型和形式雖然又很多,也有過異色竹編的出現,但是單薄的表達形式,單一的材料缺乏變化,已經不具備特殊的感染力與視覺或其他感覺上的改觀。其次,現代科技多材料的出現,很多物品已經不能繼續再與受眾的審美成正比,消費者也正在等待著“奇奇怪怪”的產品的出現,滿足他們刁鉆的“胃口”。再者,因為竹編工藝的傳承中就遇到太多的阻力,工藝傳承后繼無人,篾匠藝人生存困難等,所以在掌握技藝的匠人創新的理念與時代還是有所脫節,傳統的竹編生產要么通過作坊生產,要么鄉鎮企業經營,明顯缺乏當代產品創意表達的語言,大多數竹編產品還是處于低端的消費層級,廉價競爭。雖然,有專門做竹編創新設計團體有所興起,但是數量寥寥的設計團體和品牌企業在帶動竹編工藝產品創新的路途還是步履維艱,仍重而道遠。
五、現代產品設計中異材質的碰撞
對于產品材質結融合的表現設計手法,也是從受眾的五官出發,通過感官獲取信息。不同的材質因為本身的構成、特質、表面結構與肌理而具有不同的美感,每種材料都具有自己的特色?,F代設計中多材質的結合運用已經不在少數,同樣這也是一種材質對比的手法,就是通過現代工藝將其在一種產品或一種形態上面表現出來兩種或多種材質,由于材質肌理觸感的反差,色彩感受不同,使產品更具有與眾不同的設計感,這種材質的碰撞打破了傳統單一材質傳達出來的感受,由于表現的多元化,強烈的感染力,給受眾的心里感受也就更豐富了一層,它是現代仍是比較新興而又熱門的表現形式,國內外許多設計師都有過類似的嘗試。1.生物樹脂與原木材質組合。德國設計師MarcelDunger,他將有色生物樹脂與鋸齒狀的碎楓木結合起來,通過加工塑形,日曬使色彩能夠均勻且牢固的保留下來,最終切割制成項鏈吊墜、耳環、戒指等工藝品或裝飾品,他用設計使零碎的楓木材料重獲新生,也給產品有了視觸覺上的新體驗。兩種具有反差的材質碰撞,讓產品有了新的意義。2.竹材與混凝土材質組合?!癉obrobox”餐具盒由纖維混凝土制成,而餐具盒盒蓋則是由竹材料制成,盒蓋可以通過拉動曲線邊緣水平移動。盒子內部有四個凹槽,分別用來放置勺、叉、刀和小勺四種餐具,同時盒蓋上又刻有勺和叉的凹槽圖樣。此外“Dobrostol”床桌,同樣竹材與混凝土材質的結合,首先,它可以放在床上或沙發上用于就餐。Dobrostol的右邊有兩個凹槽,右上的圓形凹槽是可用來放水杯的,另一個是用來放餐具和餐巾的方形凹槽。桌面下方有一個夾層,用來放置可移動的推盤,可以將推盤盤拖出桌面之后存放餐盤。另外,Dobrostol還能當做電腦桌使用,這時,凹槽就可以用來放咖啡杯和筆等小物件,托盤內可以存放筆記本和需要用到的紙張或者鍵盤。竹材質屬于天然材質,原木色樸實自然,溫潤細膩,結合前文提到的竹材特性,與混凝土材質碰撞又是一種新的融合,雖然混凝土是人工材質,混凝土帶給受眾的感覺就是工業化、冰冷與粗獷,但是對于竹木材料的介入,使得它們之間在古樸與現代、粗獷與細膩之間很巧妙地找到了一種視覺上的平衡。3.亞克力與木材組合。同樣,新材料發現和投入在家具設計中材料組合提供了基礎,典型的材質運用就是亞克力材料與木質材料的結合。傳統家具中木材一直作為主體材料被廣泛運用,亞克力是現代人工合成材料,擁有極高的透光率,像玻璃一樣,與木材的溫潤,質樸的視覺及心理感受相結合,兩種異材質的再一次相遇,也完美地將多重設計情感融會貫通到一件物品上,同時這樣的材質也會造成空間上虛實對比,更具有一種神秘感和趣味性。
六、總結
在我們的生活中,身邊的萬物始終都是在進行材質之間的碰撞與交流,身邊太多的材質讓我的感官系統每天都在面臨著刺激,當今設計中材質組合的設計語境越來越重要,設計產品將過去與現代結合、古樸與時尚結合、自然與科技結合,這是一個綜合的多元設計表達的時代,不僅僅是材料上,也展現在設計的其他各個方面,而設計師的任務就是如何創新賦予作品真正的生命力。竹編工藝發展到今天,經歷了如此漫長的過程,傳承與創新仍將是它不可磨滅的目標,作為設計師更要善于發現竹編材質與更適合的異材質結合切入點,表達的方法。小到裝飾品也好或者是家具上,大至建筑上,竹制材料的竹編工藝的運用始終值得我們去探索更多更精彩的表達形式。
參考文獻:
[1]刁婷婷.傳承與衍生——由竹編試論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造物方式[D].中央美術學院,2009.
[2]井露露.日本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保護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5.
[3]柏玉榮.組合材質的感性意象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6.
[4]張云哲.材質語言在設計藝術中的表達與應用[D].廈門大學,2014.
[5]王艷.成都地區傳統手藝產品_瓷胎竹編的現狀研究與開發[D].西南交通大學,2008.
[6]金克南.竹編器物設計探究[J].竹子研究匯刊,2016.
[7]劉婷.論綜合材料藝術中材質語言的應用與變化[J].設計理念探索,2016.
[8]鄧汪程.淺談材質語言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6.
作者:關世召 樊怡 單位:合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