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運行模式探索

時間:2022-03-22 09:15:12

導語:產品設計運行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品設計運行模式探索

多年來,“三農”問題一直是社會聚焦的主方向之一。2016年7月,科技部下發的《科技部關于〈發展“星創天地”工作指引〉的通知》為解決“三農”問題提出了新思路、新模式和新平臺——星創天地。“星創天地”目的是通過利用科技實力,開拓市場化機制和專業化服務渠道,采用資本運作方式,組織線上資源,聚集創新源泉和創業特色,促進農村創新創業的彎道超車成長。幾年來,星創天地的運行模式,以及如何介入既有特色、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等,是各界人士關注的焦點[1-6]。

1星創天地與產品設計

1.1星創天地。在國家創新驅動戰略背景下,為動員和鼓勵科技特派員、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職業農民等人才深入探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農村話語,融合發展一二三產業,科技部自2016年開始有條不紊、自上而下地部署和開展“星創天地”工作。這項工作旨在為現代農業的發展開辟創新創業陣地,以農業科技型企業等為載體,整合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等資源,面向科技特派員、大學生、職業農民等“雙創”主體,帶動農業升級、農村振興繁榮、農民致富的孵化器、加速器與放大器[7]。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里,科技部公布了三批“星創天地”名單,累計1800余家發展運營良好的“星創天地”通過備案。“星創天地”的運營模式探索與創新成為各界關注熱點。1.2產品設計。產品設計,一個創造性的綜合信息處理過程[8],是將人的某種目的或需要轉換為一個具體的物理或工具的過程[9,10]。產品設計目的是為人而設計,其設計載體是產品,其設計過程涉及與整個設計活動相關聯的問題的提出、思維活動、“物”的整合、路徑探索、解決方案推敲等。其中,人是產品設計的主體,也是產品設計的客體。產品設計,可以為產品研發提出新思路,可以為企業生存創制核心競爭力,也可以為行業轉型發展演化新模式。以產品設計的視角觀察“星創天地”的運行,可以針對農業升級、農村振興繁榮、農民致富的總目標,進行剖析、研磨。

2星創天地面臨的挑戰

由于“三農”問題的復雜性,從設計角度看,“星創天地”的建設和發展在服務效能,空間整合和整體素養等方面面臨重大挑戰。2.1設計助力“三農”速度慢。設計是一種規劃性的活動,卓越的設計活動可以高效地促進事務開展。設計越來越成為企業生存和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星創天地”的建設,無論其從何角度切入,都需要精心設計其發展模式,構建農業轉型升級發展體系,探索農村多元化和全方位振興發展,研討農民智力和意志力可持續發展路徑。相比其他領域,涉農產業的價值鏈、資金鏈、物流鏈等周期都較長,且不確定因素多,容易受自然環境和市場影響。因此,其對設計的需求度和依賴度相比更高,更需要將產業生態統籌設計,規劃好營利性創新創業服務和公益性創新創業服務的業態比率,在公益性業態中因地制宜地全盤規劃和部署各子業態發展優先度。2.2空間整合設計表現乏力。星創天地運行中,一方面,由于農業的地域限制,對自然資源依賴度較高,容易導致空間資源零散分布;另一方面,由于產業鏈長,往往需要不同區域和不同部門協力合作,容易產生壁壘,不利于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在“星創天地”建設調研和實施過程中,需做好全方位空間整合設計,從產業規劃、品牌策略、產品戰略、科技力量、社群建設和人才培訓培養等方面全方位構思,克服當前存在的不同區域或部門的利益競爭等問題,解決新資源利用低的困境。2.3涉農主體設計素養偏弱。設計也是重要生產力,“人”對設計的認識程度和主觀能動性發揮程度均影響著設計生產力的體現。比如對設計的認知和認可,產品審美水平,整體設計意識,生態設計觀,等等。與互聯網及其它“雙創”業態相比,“星創天地”的“人”對設計的整體認知、參與、主觀能動力等表現較弱,顯示出的設計素養也偏弱。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由于傳統業態發展模式較落后,價值鏈、資金鏈、物流鏈較長,增值空間小,導致涉農主體規模小,以及對“星創天地”的系統認識能力弱;二是由于需要重點發展和優先發展的“星創天地”分布不均衡,更多是位于偏遠和欠發達的貧困地區,導致以扶貧為目的的“星創天地”生存空間更小;三是由于知識體系的不平衡不充分,涉農主體產品設計思維偏弱,創新創業驅動力不足,容易導致“星創天地”發展乏力。

3產品設計助力星創天地運行的模式

3.1創建區域品牌。區域品牌是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的產物,是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頂層設計與戰略布局,創建區域品牌,走品牌競爭的道路,是“星創天地”提升競爭力的戰略選擇,和生態發展的主要路徑。創建區域品牌,需融合農業種植、工業生產、旅游服務,依托產業基礎,培育領頭羊品牌;加強自主創新,培育差異化品牌;加大科普宣傳,塑造軟實力品牌。從生活中尋找生活源泉,對現有產品進行改良設計,挖掘其它領域產品或服務的特色等等,都是設計出發點。如何把刺繡、木作、木雕、漆雕、竹編、蠟染、扎染、陶藝、剪紙、陶瓷等眾多傳統民俗工藝,通過設計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運用設計的力量,深挖衍生品設計與推廣,將其應用在普通消費品上,從而實現傳統民俗工藝保護和傳統消費品升級,讓更多的人能夠觸碰中國文化之美。3.2植入科技成果。植入科技成果是“星創天地”平臺運行的重要途徑[11]。核心科技能力的缺失一直農業低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是“三農”問題持續備受關注的角度之一,也是“星創天地”資源有效轉化的利器。在“星創天地”建設中植入科技成果,是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施行主體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挖掘可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助力“三農”發展新產業[12]。以設計為載體,在“星創天地”建設中植入科技成果,可以植入設計研發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可以依托已有的成熟的設計項目挖掘和研磨符合當地具體需求的公益類設計項目,可以植入設計領域的農民培訓。3.3培育產業生態。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是“三農”建設的重要途徑,也是“星創天地”運營的主抓手。特色產業的培育,可以深入探索可利用的資源和高價值的資源,充分發揮農民勞動力和生產力,緊盯脫貧致富的目標,牢記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在與區域品牌打造的融合中,實現多贏。通過設計整合當地生態鏈帶動上游鄉村原料種植產業和下游消費端的和諧發展,通過設計提升品牌、品質、品種的全面升級。在產業生態培養中,一方面需要重點培育特色產業,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發力低端產業的提升。經過創新設計,將秸稈等農村剩余物從傳統的焚燒或簡單粗陋加工創新發展為秸稈可食用包材等領域,或設計成鄉村旅游小品、文創產品等。3.4建設田間大學。田間大學是職業農民培育模式的新興載體和創新平臺。通過田間大學運營模式的頂層設計和課程設計等具體事務,可以攜手走進自然研學教育,挖掘自然風情體驗、優秀文化、民俗風情、工匠創造、耕種紡織等教育資源,為中小學生創造更多的課堂之外的成長場景,為大學生提供設計實踐試驗場所,為“三農”資源挖掘提供交流交易平臺,為欠發達地區創造更多樣的發展機會,打造獨特的田間大學“星創天地”運營模式。3.5振興美麗鄉村。全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了“星創天地”的運行目標。鄉村的村容村貌提升,首先需求的便是設計。尊重傳統文化,尊重生活習慣,用最合適的設計為農民發展和農村生活解決問題,是產品設計視角介入“星創天地”運行方式之一。美麗鄉村的建設,相輔相承地和區域品牌、產業生態、田間大學等齊驅并進。3.6構建田園社群。社群建設主要包含線上社群和線下社區。通過線上社群的整體設計,“星創天地”的運行可以信息化、數據化、共享化,其產品的推廣可以更便捷和高效。通過田園社區的整體設計提升,從規劃設計開始帶動科研種植、基地建設、粗精加工、產品銷售、文化傳播,實現一體化的“星創天地”生態圈。3.7賦能人才發展。人才發展,影響著“星創天地”運行成效,也是鄉村振興發展的核心。如何在保留鄉村風貌、民俗特色,和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讓傳統產業和傳統手工藝作品更好的適應現代審美與市場,培育更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新生代,離不開人才的培養,這是產品設計助力“星創天地”一個重要的使命和工作。通過賦能人才發展,培養新型設計人才,增長農民設計審美,助力全民設計審美水準的提升。3.8關愛特殊人群“星創天地”需要關注的更多的是偏遠地區的“三農”,其中,兒童和老人等特殊人群的生存、生活、學習和工作等,需更多的關愛。這便需要充分利用設計的力量,進行產品和服務的開發與輸出。比如,針對偏遠缺電地區兒童的學習和生活,可以設計開發太陽能LED護眼學習燈和學習桌,進行公益設計公益活動;針對老年人的休閑生活,可以研發專門的娛樂休閑產品。

4星創天地生態發展的建議

4.1統籌“三農”生態發展。“星創天地”建設成效的提高,離不開創新創業的策劃方案、頂層設計的強化,離不開對“三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全局統籌。在統籌建設中,應有施行主體的智庫支持,把脈“星創天地”發展的“痛點”,打造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的“星創天地”發展模式,并以問題導向,提出創新設計解決方案。策劃成立“星創天地”創新服務聯盟[7],加強聯盟內務的綠色、開放、共享、合作,施行差異化設計道路,杜絕惡性競爭,促進資源高效流動與配置。建立創新公共服務體系,強化“星創天地”與農業科技園區、高新科技園區、農業產業園區等園區的協作機制,完善政策銜接,實現共建共享[14],營造創新創業氛圍,促進“星創天地”生態式發展。4.2全鏈整合創新農業。發揮產業聯盟與創新服務聯盟的作用,把握“星創天地”價值鏈、資金鏈、物流鏈等主體的痛點和短板,做好關鍵設計環節的精準服務。依托科技特派員隊伍的高端科技服務,融合區域品牌的創建、科技成果的植入、產業生態的培育、低端產業的提升以及田間大學的建設等模式,多措并舉發展全鏈整合、聯盟協同和平臺支撐等措施,卓越展現“星創天地”平臺的設計活力。4.3多管齊下振興鄉村。加大對“星創天地”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設計審美意識,提高全社會的參與度。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媒介,加強對“星創天地”建設典型的宣傳;實施“一村一品”和“百校百村”設計項目,做差異化鄉村產品設計和研發;建立“愛心基金”,開展設計義賣和工藝設計活動,在建設田間大學、構建田園社群中,活躍鄉村振興發展。4.4設計培養新型農民。一方面,通過新型農民的培訓,賦能農民掌握生存技術,提升農民生活品質,提高農民設計審美水平;另一方面,通過對特殊人群的關愛,建設農村人才可持續發展道路。此外,更多的人,企業和機構可以積極參與“星創天地”建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為,深入推廣“星創天地”。

作者:沈華杰 楊玉山 唐藝 秦邱堅 單位:西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