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產品設計可能性分析
時間:2022-08-28 03:57:47
導語:科技產品設計可能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藝術與設計發展至今,在一次又一次藝術變革中不斷的發展,如今藝術設計理論和技法已經十分的成熟,設計的創新和發展的空間變得十分有限。要想從藝術設計的理論上需求創新和發展,我認為是十分的有限。要想有引人注目的設計創新,可以從科學技術入手,發現新的材料,高的科技技術方法來取代傳統的技術手法。本文先分析藝術設計的發展原因,再介紹現在藝術設計運動的發展關鍵點,理解由現在科技創造的產品和創作,最后得出結論。
關鍵詞:科技;產品設計;創新;功能性;藝術設計
一、藝術設計的發展原因
目前,在科技的發展和文化元素的豐富過程中,在產品設計中進行科技和文化的融合還有極大的進步空間,設計中也需要更多的創新理念和創意設計。通過現代設計史不難發現藝術設計的發展是有客觀規律的,雖然藝術設計是人的精神和情感的創作,但藝術設計大發展和社會的發展一樣,符合客觀規律的。之前藝術設計的發展是通過提出新的理論或者技法來取代之前的藝術設計理論或者技法使其成為當時的主流,就是這樣反復的提出一個新的理念發現種新的技法去代替之前的理念或者技法,藝術設計的發展才有了不斷被提升。可是如今,現代藝術設計經過長久的變革洗禮,藝術設計的理論已經十分的成熟,而且如今的文化是百花齊放,人們相對之前不再那么偏激,可以接受學習眾多的其他藝術理論。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想在一個成熟的體系中提出一個新的理論本身就艱難,而想通過新的理論取締之前的理論成為主流則就更難了。所以藝術設計想要有新的創新和發展就只有從技法和技術上突破,尋求新的材料,新的技術達到新的功能。現代藝術設計發展史從19世紀下半葉的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和之后新藝術運動開始,這兩和運動都是反對之前反對矯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和其他各種古典、傳統的復興風格。這兩者都是主要是在藝術設理念上的發展,主要是反對華而不實,繁瑣裝飾設計,從那是時候開始的藝術設計的理念就已經相當的成熟了。而之后的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裝飾藝術設計運動和現代主義藝術中的無論是德意志工業同盟,俄國構成主義或者荷蘭派風格等等各個地方的藝術設計運動和風格基本都是主張采用新材料(如鋼鐵和玻璃等),主張機械美,采用大量的新的裝飾手法使機械形式及現代特征變得更加自然華貴。它們通過運用技術的創新從而使藝術設計發展。當今的社會更使進入了信息的時代,大多的藝術設計不再是通過傳統的手繪進行藝術創作,而是通過計算機得以實現藝術設計,傳統的技藝手法只會慢慢的蛻變成輔助藝術設計創作的手段。
二、科學技術對藝術設計影響
隨著消費者生活質量的飛躍提升,當今消費者對產品質量需求無疑是大大的提升。不在只滿足可以使用,華麗裝飾和具有沖擊力的視覺效果了。更多的是考慮到產品安全性,是否綠色環保,使用能否更為方便等等。那么傳統藝術設計出來的產品想要完全滿足于消費者是十分的困難,例如某寶在雙11期間做促銷活動,在幾天需要內幾億張招貼,宣傳單等創作,就算用單純的用計算機的P是,AI的設計軟件,也是無法完成的。但有某款新出的技術程序,只需要你點擊你的海報所需的顏色,類型,主題等幾個選項,不一會就可以自動生成成百上千的海報招貼等設計,這是放在兩三年前是無法想想的。通過這一例子說明一部分的藝術設計創作理念和技術在一定的條件下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藝術設計的傳統理念和技術十分的重要,但設計師們更應該關注現在的新的技術和科技給藝術設計帶來的可能。可以說這款程序對設計師們巨大的影響,它的出現則是一藝術設計的發展。藝術設計除來設計的理念和技術外,還有一個重點需要被考慮到,那就是設計材料的選取。設計材料的選取可以直接影響到設計產品的安全性和綠色環保等方面。一種新的材料的發現與使用也對藝術設計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在產品設計一種新的材料取代舊的材料,其對產品的本身有著重大的影響,它可以賦予產品許多新的價值。現代日本建筑設計師坂茂,它向來以選著材料方面目的明確而聞名,他設計了一把超輕椅,為了使椅子更輕,抗張強度更大,碳纖維成為主要的椅子材料,同時碳纖維并非構成這張椅子的唯一材料,坂茂在兩層薄碳纖維中加入一層鋁金屬,創造了一種結實的結構。他將鋁與碳纖維結合起來使用,成功地突破了碳纖維的特性。這把碳纖維的超輕椅子能讓兒童不費吹灰之力,用小手指便能提起椅子。這不僅使椅子在搬運和移動時得到便利,同時也保護了在家中的兒童嘻嘻瘋跑時磕碰到椅子后受到傷害。這碳纖維與鋁替代傳統的木制椅子或塑料椅,它便有了新的價值。
三、科學技術和新型材料設計產品的情感性
設計師們在運用科技和新型材料的創作,聽上去十分理性,功能性,機械感和冷漠的感受。其實實際上運用其出來的創作也是可以充滿著感性和浪漫色彩。在日本主辦的纖維展中有著許多科技與新材料的設計產物我將挑取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進行理解分析。這是由原研哉擔任設計總監,在2009年所舉辦的東京纖維展的一件由日本藝術家東信(MakotoAZUMA)所創作的名叫“苔時間”的作品。藝術家東信的特點是風格嚴謹,他擅長表現植物和花朵的美,展示出它們的尊嚴和高貴。在這件展品中,他使用了TERRAMAC材料(是一種可生物降解材料,源自于植物的人造纖維),因為它時用可生物降解的植物性聚乳酸制造而成的。換而言之,這是一種最終能回歸于自然的纖維。這些纖維被編結在一起,使得最后產生的織物擁有一定的厚度。設計師在這種植物當作一個巨大的培植器皿,并將整個展覽場地變成一片長滿苔蘚的濕地。我將在下面寫出這件由技術和新材料的創作的“苔時間”的情感性。TWRRAMAC是一種來源植物的人找纖維,大約十余年后,它便會降解并回歸大地,東信將這種材料與另一種植物—苔蘚相結合,讓這兩種材料共同創造一種全新的景觀。苔蘚是吸取來自空氣中的潮氣而生存,即便苔蘚干枯了,看起來毫無生機,在澆水之后其細胞也能復原,它就像一張不斷生長的綠毯。生物的特點之一便是他們能自然地生存發展,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斷循環往復。東信所用到的材料TERRAMAC最終也會納入到自然循環當中。隨著時間的流逝,纖維也會被分解,它就像自然界的一部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會與其周圍所聯系,而觀察這種關聯能夠觸發人類情感:我們可以感受到事物的美丑,讓人愉悅或痛苦,有趣,曇花一現,悲傷,難忘。每當情感被觸動使無疑表明了我們與周圍事物的聯系。“苔時間”表現了兩種來歷不同的生命形式的相遇與共存。時間或許漫長或許短暫,但,時間是上蒼賜予我們的唯一平等之物。歲月如梭,時光總是一去不返,在人生軌道上共度時光尤其珍貴,所以這件作品表現這種生物共存,是我們對周圍在發展的事物保持一種關注和警惕。
四、結語
如今,設計學已經從一般意義上的應用造型藝術發展成為與技術、社會學、哲學、心理學、文化等多個學科緊密關聯的交叉學科。這種變化為創新體驗在社會和企業中的應用提供了有利的機遇,設計學外延的不斷拓展,包括無意識設計的興起,給設計學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科技技術對于藝術設計影響甚大,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設計師只是專注于傳統的設計理念和傳統的技法是無法滿足當今社會的需求,現在最直接的例子,海報自動生成軟件可以在瞬間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自動生成大量的海報,而且海報的質量并不低于設計師所設計出來的海報。相信順著現代科技快速發展,電子技術所生成的作品很可能取締現在大部分的設計師,這無疑對設計師是重大威脅。在這樣社會環境,設計師不僅要學習傳統的設計理念和技法的同時,也要為自己設計創作學習更多跨行業的知識,例如接觸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聊結多樣新材料,為設計創新創造新的可能新。
參考文獻:
[1]易博成,王玲.探究科技與文化融合推動產品創意創新設計[J].山東工業技術,2019(15):216.
[2]鐘煜嵐.產品設計中的科技與審美應用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7(07).
[3]鞏淼森.幸福觀、生活方式和社會創新:走向可持續社會的設計戰略[J].裝飾,2010(3):123.
作者:張冰潔 單位:湖北工業大學
- 上一篇:意境在家居產品設計的魅力
- 下一篇:低碳理念產品設計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