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城市占道對交通的影響
時間:2022-06-14 09:57:16
導語:論城市占道對交通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占道施工對交通影響等級的劃分標準
占道施工對城市交通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為交通擁堵、交通延誤、自由度降低等,這都是因為施工使得道路的飽和度增加,服務水平下降,但歸根結底在客觀上都造成了道路通行能力的降低。因此,道路通行能力的折減程度最能反應施工項目可能給周圍交通帶來的影響。施工占道的等級劃分主要依據施工處道路通行能力的折減程度來進行劃分。通行能力按照作用性質分為3種: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設計通行能力。對占道等級的具體劃分有4級:一級占道,車道數不發生改變,車道寬度變窄,非機動車道可能被占用,導致行人與非機動車交通不便,施工占道的施工工作區對該路段的機動車道影響程度不明顯。二級占道,車道數減少一半以下,車道寬度進一步壓縮,非機動車道被占用,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受到限制,周圍的環境受到一定影響。三級占道,車道數減少一半以上,但車道未完全封閉,至少還有一條車道供機動車通行,兩側人行道行人的正常通行受到較大影響,公交停靠設施可能需要遷移,增加了市民的出行距離,對周邊的交通環境會產生較大影響。四級占道,車道被完全封閉,道路完全斷流,車輛需繞道行駛,增加了其他道路的交通壓力,并有可能導致相鄰道路成為斷頭路。周邊建筑物的對外交通受到嚴重影響,包括停車庫機動車和行人出入,需調整途經的公交線路,給市民的出行帶來很大不便。
占道施工交通影響分析方法
要對占道施工對交通的影響進行分析,首先要對施工影響閾值進行分析,施工占道的等級與影響評價的閾值相關。一級占道對城市交通的影響不大,道路仍能滿足原有的交通需求,不必進行交通影響分析。二、三級占道對道路的影響存在多種情況,需進行確定交通影響分析的閾值,對照閾值確定是否進行交通影響分析。四級占道對交通的影響較大,需進行交通影響分析,以降低施工占道對城市交通的影響。1.正交試驗的設計道路施工區段的車輛行駛主要受施工封閉車道數、施工時長、天氣、道路飽和度、大車率等因素的影響。綜合具體的情況,主要分析施工封閉的車道數、道路飽和度、大車率、施工路段的長度對交通運行的影響。正交試驗法安排的試驗方案是有代表性且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各因素、各水平對指標影響的大致情況。可以使用較少的試驗次數解決多因素、多水平及多指標等的試驗組合問題。2.仿真分析由于實際的場景中要構筑上述的各項實驗可行性較差,所以借助于微觀仿真軟件vissim構筑實驗場景。由仿真分析結果得出,施工車道數增加時,車輛的車均延誤也在增加。特別是施工占用車道數從2條變成3條時,車輛的車均延誤值急劇增加。這表明封閉車道數從2條到3條變化時對車輛的影響程度顯著增加。車輛的飽和度增加時,車輛的車均延誤也在逐步增加。3.閾值分析為了得出具體的分析閾值,采用計算機仿真軟件對二、三級占道的情況再次構筑仿真場景,對施工區域的車均延誤參數進行提取,得到了封閉車道分別為2車道和3車道時在不同的飽和度下提取得到的車均延誤值。通過對占道施工對交通影響的閾值分析,可以確定在進行城市占道施工前是否需要進行交通影響分析及是否進行交通組織,為城市道路的暢通提供保障。
占道施工期間管理方法
1.實施交通組織交通組織是為了降低占道施工項目對區域交通的影響,通過對施工路段或區域周邊地區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疏導交通流,在保證區域交通高效運行的前提下,開展占道施工項目建設。占道施工項目應遵循以下5個原則:交通影響最小原則、“占一還一”原則、安全原則、便民原則、連續性原則和一致性原則。同時,應當明確的是,當前,我國交通設施的空間和時間資源利用率已經很高甚至超負荷運行,任何交通組織措施都不可能完全徹底地解決占道施工對周邊路網交通的影響問題,因此必須接受占道施工項目對路網造成的持續影響,并號召市民、機動車駕駛員、公交運營企業和相關單位都能從支持城市發展和市政建設的大局出發,在發生利益沖突的區域和時段能夠互相包容、誠懇協商、共創和諧,有關各方要再必要時為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做出一定的讓步與犧牲。2.實施交通路管措施施工占道的交通路管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1)改進施工工藝,盡量占用較少的道路進行施工,盡可能保證道路原有的通行能力。(2)轉變交通方式。施工路段保留公交專用道,促進居民由個體小汽車出行轉移到公共交通出行,減少施工對大部分人的影響。(3)調整出行時間。采取交通管理措施,引導非剛性交通需求錯開高峰時段出行,以降低高峰時段的交通擁堵程度。3.施工現場管理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設置交通標志標線、提前預示信息等。這樣,一方面可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另一方面盡量減少施工對周邊交通的影響,保證施工方和出行方二者的安全。
本文作者:鄧敏涂華容粟虹工作單位:重慶市合川區市政設施管理處
- 上一篇:淺議植物配置對城市綠化的影響
- 下一篇:城市規劃的編制內容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