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對服裝設計及營銷專業的意義
時間:2022-01-09 04:02:46
導語:學分對服裝設計及營銷專業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學分制的優勢與劣勢分析
(一)實行學分制的優勢分析
在許多人眼里大學教師是一份很輕松的職業,承擔的課程較為單一且工作量少,對著教科書和一成不變的教案重復著教學工作,事實上在很多高校里確實如此。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現在的學生自我意識增強,倘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順應時代變化而墨守成規,是得不到學生認可的。學分制的推行有利于進一步增強教師的責任心,促使教師去研究社會需求,研究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教學,不再照本宣科。教師的教學吸引不了學生,學生不選擇他,自然會被淘汰出局,這樣的優勝劣汰有利于增強教師的競爭意識,提高教學質量,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學生。實行學分制改革不僅是對教學制度的革新,也是對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的一場革命。以教學管理改革為主,涉及課程設置、學科建設、學生思想的種種變化,學校各個行政管理部門都要配合并進行相應配套的改革。此舉可改變各學院、各部門間各自為政、互不相干的現狀,增進部門間的溝通交流、資源共享,有利于學科間的交叉和優化組合,避免教學資源的浪費。在學費的收取方面也更加透明化,每一個學分“明碼實價”,克服學校亂收費的問題。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量和學習年限,在修滿規定學分的情況下允許提前畢業,尋找合適的工作,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
(二)學分制的不足之處
首先,學分制在課程設置方面要求必修課與選修課各占一半的比例,這就意味著要有足夠多的教師開出足夠多的選修課,并配備更多硬件設備來滿足學生選課的需求,同一門課程要由多名教師來開設,讓學生有選擇教師的自由,然而事實上,這些問題正成為許多院校的困擾。其次,在教學管理方面學生面對修學計劃上的改變和自由,一開始往往會因選課經驗不足,沒有規劃好而錯選、漏選,影響了后期的學習,這便需要在選課前后配備專門人員給予指導。在學生管理方面群體性活動的減少,容易導致其缺乏集體榮譽感,對學生的行政管理工作不利。學分制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約束力變小,學習過程完全靠自覺,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自我管理和約束力,但現狀并非如此,選課“湊學分”的現象大量存在,這更增加了學分制的執行難度。再次,教師競爭上崗、優勝劣汰,使得部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被打擊,課程的減少、教學任務的不達標、課酬的降低都會給教師職業帶來影響,促使教師改變教學態度,尋求第二職業、更加不專心教學等,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
本專業包含兩個方向,一個是服裝設計,一個是服裝營銷,主要培養能從事服裝設計與策劃和營銷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設計創造能力和動手制作能力,具備較強的市場設計及把控意識,掌握服裝企業、服裝市場的基本運作知識,能在服裝藝術設計與服裝市場營銷領域從事設計和營銷管理等方面工作。服裝設計和服裝營銷這兩個方向相輔相成,學生既要懂設計,更要了解市場,結合市場需求進行設計創作。要求本專業學生掌握服裝設計的專業技能和方法,具有各類服裝款式設計、服裝結構設計及成衣制作的能力;能夠獨立進行服裝設計實踐、服裝商品展示設計;熟悉有關經濟、文化、藝術事業的政策和法規,具有服裝生產、經營管理及市場預測初步能力;了解國內外服裝設計的發展動態,掌握服裝歷史、服裝美學及社會心理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時尚審美能力,同時注重對學生溝通、組織、策劃、創造、表現等綜合能力的培養開發。
三、學分制下服裝設計與營銷專業的課程設置及優化組合
江漢大學的服裝設計與營銷專業屬于高等教育本科教育中的藝術設計學科,在滿足服裝設計和服裝營銷兩個方向并行不悖的情況下,同時還需將創造性思維和方法訓練注入其中。課程類別主要分為通識教育、專業基礎、專業課、其他課程(跨學院和跨專業)和集中性實踐環節,每個類別所占總學分比例都經過權衡和反復斟酌,以確保學生的“營養均衡”,每門課程都規定了學時、學分、周學時及開課學期,對修讀的學期也給出了建議,指導學生選課。以專業課程為例,經過前期學生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掌握并強化了設計專業的造型基礎、色彩應用、多媒體技術,對相關設計史論知識也有一定的掌握。專業課程的設置主要是以“模塊式”來確定的。針對服裝設計與服裝營銷兩個方向,本專業2011級和2012級的專業課程均分為模塊Ⅰ—1和Ⅰ—2、模塊Ⅱ—1和Ⅱ—2,模塊1主要滿足服裝設計方向人才的培養需求,以服裝效果圖、服裝色彩與圖案、服裝結構、中外服裝史、服裝設計、服裝材料、服裝工藝、服裝立裁等課程作為重點展開教學;模塊2主要滿足服裝營銷方向人才的培養需求,以服裝畫技法、服裝結構設計、服裝材料肌理、服裝設計、品牌設計與營銷、服裝商品企劃、服裝陳列與展示、服裝店鋪經營管理等課程作為重點展開教學。
這兩個模塊相互交叉又各有偏重,讓學生在確定發展方向后自主選擇,課程設置順應市場對服裝專業人才不同需求,有利于學生就業擇業,最后學生還需在導師指導下完成畢業課題任務,包括系列服裝設計制作、跨專業的終端設計、撰寫畢業論文和答辯等,整個過程是考驗學生對本專業方向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對專業發展的思考,確實也是在挑戰學生綜合能力的極限。在合理安排和協調服裝設計、服裝營銷這兩個方向的課程設置基礎上,還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跨學院和跨專業選修課程,以滿足其興趣愛好的發展,這也是學分制教育模式特點所在。江漢大學作為一所綜合性的高校,下屬的商學院、法學院、教育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的教學硬件和教學資源給選課的自主靈活提供了有利條件,學生在學習期間“選其所愛”“博覽眾長”,知識面的開闊更有益于他們的專業發展和人格素質培養。結語“沒有一次選擇可以永恒,停下來便會保守和落后。”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目標,推行學分制和向完全學分制過渡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探索。雖然困難重重、任重道遠,但大勢所趨,服裝設計與營銷專業的發展還需加強研究、打開思路、勇于創新,與國際接軌,提出符合國情和校情的切實可行的方案。
作者:張婷單位:江漢大學
- 上一篇:機械設計與制造的綠色設計法探討
- 下一篇:小析服裝設計教學中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