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服裝設計競賽教學探索
時間:2022-02-24 05:15:25
導語:高職院校服裝設計競賽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服裝作為人類生產、生活必需品已存在幾千年,但對其理論的探究卻開始較晚。服裝設計作為一門邊緣學科,包含了材料、結構、工藝、色彩、圖案、人類學、社會學、營銷、展示等內容,是現代服裝產業的關鍵角色,是情感與技術相互融合的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裝工業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而不斷壯大,正經歷由量變向質變的優化階段。但整體來看,其發展并不平衡:一方面,我國不同檔次的服裝生產分布不均,影響服裝產業的整體發展;另一方面,我國服裝產業品牌意識較弱,服裝設計國際競爭力較低。服裝設計要想世界前列,必然需要大量專業人才,這就要求我國院校必須充分重視服裝文化理論和專業技法的教學工作,以便提高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不僅讓其能在服裝設計競賽中脫穎而出,還讓其能在我國服裝設計實踐、服裝產業發展中發揮強有力作用。余強編著的《服裝設計概論》(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一書,對服裝設計整體概念、基本理論、方法原則等做出了詳盡的闡述。筆者在研讀此書后,對此書在高職院校服裝設計的教學應用中總結出三大特點,并對未來服裝設計競賽教學及市場走向進行了思考。
一、全書結構清晰,內容分節有序
設計是一門古老而年輕的學科,是一種創造性活動,關注點眾多,既要注意時代審美需求,又要注意時代的功能性需求,既要注意服裝材料的合理性、安全性、特色性,又要注意服裝色彩的協調性、多樣性?;诖?,《服裝設計概念》一書從服裝設計審美需求、實用功能,以及服裝設計用料、顏色搭配等內容出發,圍繞服裝設計的基礎理論與形式法則展開論述,試圖為讀者搭建一個理論框架??v觀全書,其整體脈絡十分清晰,全書共分十章,每章又細分多個小節。在第一章至第三章中,作者從基本概念出發,對設計以及服裝的含義、發展、類型等進行闡釋;第四章對于服裝造型的設計,包括造型要素、廓形、部件設計等做出了介紹;第五章引出面料這一服裝設計的載體,并對面料與服裝設計的關系做出闡釋;第六章著重闡述了圖案紋樣、顏色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第七章從服裝設計美學角度,點明服飾美的本質是“生活美”,服飾設計的中心是兼具實用性與審美性,服飾設計的重點掌握服裝時代性;第八章分析歸納了服飾流行方面的知識,并在對流行因素傳播特點及重要性做出歸納總結時,在如何預測未來流行趨勢這一問題上給出了一定的方法法則;第九章是此書的點睛之筆,對服裝設計教育、研究和未來做出了簡要說明,這也是其他教材常忽略的一點;此書最后一章則介紹了多名世界著名服裝設計師,他們是20世紀服裝藝術的頂峰,標志著服裝技藝的最高水準。值得一提的是,該書表達了“目前世界大部分頂尖設計師均來自國外,從一定層面上反映出我國在服裝設計這一領域還較薄弱,需加強對服裝設計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培養出世界級頂尖設計師,打造出本土實力非凡的國際品牌”這一看法。結合教育現狀,這類院校如何既快速又扎實提升學生們的設計能力與素養使服裝設計學習者在實踐中積累感性認識給出相應的建議,以學生的設計直接創立品牌,并在市場上檢驗作品這一方法顯然是不可行的,那么組織學生參加國內外的各類服裝設計競賽則是一條有效又實際的出路,增強了內容的實用性與可讀性。
二、基礎理論扎實全面,角度綜合多元
服裝設計作為服裝產業的關鍵部分,具有雙重目標:一方面,為了面向廣大消費者市場,服裝設計必須秉持實用性;另一方面,作為藝術與流行時尚的集中體現,服裝設計也必須以豐富人的心靈為前提體現其審美性。以當前實際情況來看,人們會越來越注重個人精神活動,消費者對服裝需求也將更加強調個性表達與精神追求,強調服裝設計師的水平。市場環境的轉變,對設計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類服裝設計競賽激烈程度也在不斷加強,想要在服裝設計競賽中拔得頭籌,首要任務便是打好基礎。因此,高職院校服裝設計教學工作的開展必須將基礎知識作為基本目標。作為一本概論式教材,《服裝設計概論》對服裝設計理論基礎、設計方法、設計原則、設計需求尤為注重,以便為相關學習者提供參考,為他們應對不斷變化發展、壯大的服裝業提供有益指導。在第九章中,該書尤其提到了創新精神對服裝設計人才的重要性,明確指出創造力的培養是服裝設計教育核心問題。創新精神在服裝設計中尤為重要,這便要求服裝設計學習者的思維要超前突破,表現形式要獨特,對原材料和技巧的組合等要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對潮流保持一定的敏銳度,有能力將這些特點通過自己的理解在服裝面料和款式中表現出來,體現獨有的時代氣息與自我風格。這種對于創造能力的重視,實際上也體現了我國所提倡的綜合素質培養,因此必須加強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全面的理論學習對于培養創造力而言至關重要。簡言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藝術設計及藝術設計教育變革歷程大大加快。無論是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亦或是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都對服裝設計及服裝設計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诖?,該書指出了未來服裝設計的教育方向,即注重學生實驗與研究能力,注重學生開發與創新能力,培養出愛創造、高境界、專業化高素質人才,為國家服裝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助力。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法法則具體明
服裝設計師不僅是一種職業,也是時尚的一種象征和標志??v觀目前的服裝產業,服裝設計師已然成為影響品牌成敗、影響企業生成的重要因素。對于一個服裝設計師來說,其能力的體現在于其能否采用現代設計的程序、方法以及設計理念,設計出具有時代意義與自我風格的作品。服裝設計競賽作為一種良性競爭方式,高手云集、容納多樣文化與觀點,是鍛煉服裝設計師設計能力、擴展服裝設計師視野與思維的有效方法。各高職院校目前依然不斷探索培養學生在精英眾多的各類競賽中脫穎而出的有效途徑,這一問題在《服裝設計概論》一書的相關知識點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示。書中第二章指出,近年來,國際時裝流行的趨勢都是對傳統服飾的變革和創新,同時也指出服飾本身就具有文化屬性與交流屬性,服裝設計作品或多或少都會體現本民族文化元素或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此外,書中第七章“服裝美學”也指出,服裝作為一種時代性鮮明的物質,不可避免會受到某一階段的社會活動和社會思潮的影響,因此,每款服裝在設計時都有一個代表其中心的主題或文化內涵。結合當代世界形勢來看,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影響力不斷增,許多世界頂級品牌的當季新款都會滲入一些中國元素。而縱觀當前各大設計競賽,也常常會看到中國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體現。如2019年月在新西蘭首都惠靈頓所舉辦的第三十一屆“世界可穿著藝術大賽”———WorldOfWearableArt中,來自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參賽團隊的《華夏圖騰》獲得了White組別和WETA工作室組別的個冠軍?!度A夏圖騰》以中國文化元素、當前全球環境與氣候問題為靈感,運用3D打印設計理念和參數化建模技術設計而成,綜合體現了藝術、文化、科技等元素的融合,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與時代性。
總之,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深,以及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各民族文化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程度不斷加深,并逐漸作用、體現于各類藝術設計中,服裝設計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中國設計師品牌的出路除了不斷摸索品牌運營模式,也必須意識到國際元素與民族元素需相融合的這一規律,學會將中國文化與流行時尚完美結合,打造出獨特的“中國風”品牌。
綜上,此書不僅結合中西方服裝設計歷史與發展現狀,對當前服裝產業的發展走向做出了一定的預測,對服裝設計教學發展給出了建議,還結合高職院校教學及目前各服裝設計競賽狀況,闡明各院校應意識到中國文化在前沿設計中的重要性,在服裝設計教學中普及、在服裝設計作品中滲入的重要性,讓學生設計作品體現時代意義與自我風格的同時,展現出獨特的東方魅力。該書邏輯清晰,結構分明,理論知識全面,設計方法具體。這對幫助服裝設計學習者形成自己設計風格,對我國打造本土頂尖品牌、輸出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李玲 單位: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探索
- 下一篇:現代學位服設計中漢服元素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