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建筑空間環境設計藝術化研究

時間:2022-10-11 09:11:31

導語:博覽建筑空間環境設計藝術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博覽建筑空間環境設計藝術化研究

摘要:博覽建筑作為一種精神文明的標志,向世人傳播著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文化、歷史、現代科學技術等信息,并通過所傳達的信息來增強民族意識,宣揚政治主張,提高民眾審美素質、科學文化水平,培養民眾對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以及創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提高人類文化素質、滿足人類精神需求的重要文化基地。作為設計師必須要研究博覽建筑的內在特色和文化內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各種藝術表現形式來把握其室內空間環境設計的主動性。

關鍵詞:博覽建筑;空間設計;展示設計;內在特色;文化內涵

博覽建筑是對自然、歷史、文化、學術、科學技術的實物與標本進行搜集、保護、研究、傳播和展覽的公共建筑,根據博覽建筑其展品的不同性質及向人類所傳達的不同信息可分: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美術館、藝術中心等。這類建筑的室內空間環境設計除了有相同之處,還有各自的文化內涵、主題思想。與其他建筑室內空間環境不同,作為一種精神文明的標志,向世人傳播著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文化、歷史、現代科學技術等信息,并通過所傳達的信息來增強民族意識,宣揚政治主張,提高民眾審美素質、科學文化水平,培養民眾對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以及創造新事物的能力。

一、準確反映博覽建筑的內在特色

(一)準確反映博覽建筑所要傳達的信息內容與主題思想,做到建筑外觀與內空間環境設計的和諧統一

博覽建筑收藏與展出的物品豐富多彩、包羅萬象,以博覽建筑收藏展覽的內容、傳達的信息與主題作為其室內空間環境的設計構思與創意手段,能使它的內在特色更加鮮明,更能使觀眾與博覽建筑的室內空間環境融為一體,把觀眾帶入到博覽建筑所要營造的情景和氣氛當中,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澳大利亞的巨蟲博物館,主要展示的是巨形吉普絲蚯蚓。這座博物館的外觀設計與蚯蚓的體形相似,建筑內空間環境設計模擬了蚯蚓的腹部,讓觀眾在其間穿行體驗,這種對博覽建筑外觀與內環境的設計手法,會使觀眾感受到其內容與主題的真實性。

(二)準確體現博覽建筑自身的功能特色

博覽建筑的功能設計有著自己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是博覽建筑主要以傳遞信息為目的,觀眾多以動態的方式觀看展品,因此,需要合理的組織室內空間和觀眾參觀的路線。二是空間類型的多樣性,博覽建筑一般都有多個展廳及多種的功能空間組成。這樣的兩個特點,使得博覽建筑展廳與展廳、展廳與其它空間之間產生了序列的變化,空間與空間的大小穿插,空間變化的豐富多彩,使建筑外形及內空間環境呈現了多樣性以及韻律感,體現著博覽建筑獨特的功能特色,這是其他建筑所不能比擬的。20世紀50年代賴特設計的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在中廳形成了一條螺旋上升的參觀路線,將水平交通路線與垂直交通路線結合起來,因此呈現了一種獨特的螺旋狀的空間序列形式,而美術館的外觀也展現出強烈的動感。

(三)準確體現博覽建筑的性格特點

博覽建筑的室內設計,它既不像劇院建筑那樣追求典雅氣派;又不同于醫院建筑的親切潔凈;也不同于學校建筑的活潑又有秩序,它有自身的性格特點,除了要滿足功能外,在造型設計上還要有深刻的意義,使人在這類建筑室內空間中穿行的時候,在思想上引起某些聯想與回憶,激發人們的情感,以達到某種教化作用,和精神上的震撼。中國南京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其遺骨陳列、史料陳列兩個展廳,通過獨特的空間設計方法,以及燈箱、沙盤、泥塑、油畫、復原景觀、多媒體觸摸屏、電影電視等現代展示設計手段,再現了南京大屠殺的悲慘歷史,揭露日本軍國主義者的血腥暴行。這樣的室內空間環境設計有效的引起了人們對沉痛歷史的回憶,激發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振奮了民族精神,增強了民族凝聚力,樹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準確體現博覽建筑的文化內涵

(一)博覽建筑室內空間藝術設計要準確體現地域文化特色

室內空間環境設計在地域文化特色展覽體系中,決非只是把文物作簡單的排列與拼湊,而是應依照地域文化特色展覽的內容設計方案,對文物進行有機的組合,讓每件文物都有準確的定位,并精辟地反映地域文化特色展覽體系的某個側面;室內空間環境設計還要求務必抓住不同時代地域文化體系的主線,讓各種藝術手段都成為整個體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五原縣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部,河套平原中部,北靠陰山,南臨黃河。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民風民俗,是著名的“葵花之鄉”。五原博物館的室內空間環境設計就是以五原的地域文化為設計主題,其核心空間前廳的設計主要以五原地區歷史發展的脈絡:開田、辟地、繁衍、生息、發展為概念,利用五個柱子及柱子上的浮雕來表現這五個歷史時期,五個柱子的背景以五原老城墻的造型為立面設計的出發點,進行提煉概括,加上米黃色洞石的運用充分體現了黃河文化孕育著五原地區的文明與進步,其設計也像一幅打開的歷史畫卷。

(二)博覽建筑室內空間藝術設計要準確體現民族文化特色

博覽建筑及其室內設計應準確體現民族文化特色,風格各異的民族建筑是建筑本土化的重要反映。很多有特色的建筑設計來自一些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和色彩絢爛的民族藝術。從建筑外觀造型到建筑內部裝飾無不彰顯出一個民族內在的傳統文化、獨特的價值觀念、心理特征、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蒙元文化苑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整個建筑仿照成吉思汗時代古列延式的軍陣布局打造而成,遠遠望去非常壯觀,彰顯著蒙古族特有的文化特色。蒙元文化博物館位于蒙元文化苑的南側是蒙元文化苑的核心建筑,其內部空間造型設計如同一個巨大的蒙古包,館內陳列了涵蓋蒙元時期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科技等諸多領域的文物及展品,通過室內空間設計及陳列設計將這些文物及展品準確定位,利用各種藝術手段、技術手段準確體現了蒙古民族淳厚的文化內涵以及草原文明的輝煌成就。

(三)博覽建筑室內空間藝術設計要準確體現時代文化特色

任何藝術作品都是時展文明進步的產物,新的技術體系,新的思維方式,新的科學技術,必然帶來了新的設計觀念和思想。博覽建筑室內空間藝術設計也應該適應當今時代的特點和要求,要用自己特殊的語言,來表達所處時代的實質,揭示這個時代的科技觀、價值觀、審美觀,同時融合優秀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這樣才會創新和向前發展,成為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標志,成為社會第二教育基地。

作者:范蒙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國際現代設計藝術院

參考文獻:

[1]余卓群.博覽建筑設計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2]王路,鄒瑚瑩,祁斌.博物館建筑設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3]王曉輝.當代室內設計的多元化發展趨向[A].設計與教育:2007中國環境藝術設計教育年會論文集[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