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城市歷史文化應用

時間:2022-05-02 08:49:00

導語:景觀設計城市歷史文化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景觀設計城市歷史文化應用

北極閣廣場以北極閣(山)為名,2002年開始,南京市將建設北極閣風貌區列為老城整治的重點工程。希望由此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北極閣被作為城市重點文化廣場進行設計,目標是建設成為城市的標志性文化廣場。然而在濃郁的文化背景中,歷史文化的特質的不明確,以及景觀元素中歷史文化的不徹底不適當的運用,影響了基地的表達,歷史得不到充分體現,使得北極閣廣場的建設沒有達到預計的文化效果。

1文化背景及特質

文化特質是文化組成的最小單位,是景觀人文空間特色塑造的基本要素。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北極閣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作為在南京這樣一個有著豐富歷史文化背景的城市中所存在的景點,北極閣必定會背負上南京的歷史,六朝的文化,而忽略了北極閣自身也有著其獨特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北極閣的氣象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南北朝時期,北極閣便建有“靈臺候樓”,用來觀天測候;明,洪武年間,又建造了“觀象臺”,又名“欽天臺”,既觀氣象又觀天象;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玄燁南巡,登山眺望后,在此題了“曠觀”二字。北極閣的氣象觀星史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其獨特的文化,便是北極閣自身所特有的文化特質。

2現狀對比與分析

2.1文化小品的主題選擇

位于下沉廣場之中的雕塑文化墻,是體現整個北極閣廣場歷史文化內涵的主體景觀,文化氛圍以此為中心展開。此景主要由瀑布及文化墻構成,文化墻依托于仿自然山體的巖面雕塑,設計的初衷是將其打造成整個文化廣場的點睛之筆,以突出“金陵悠久歷史、深厚文化內涵、燦爛的六朝藝術”為宗旨,所以浮雕墻附有大量六朝時期的雕刻、磚墓壁面、浮雕、書法碑帖等,依附著山體走勢“濃縮”于文化墻之上,然而這些歷史痕跡卻沒有起到明顯的文化表達效果,由于內容多而雜亂導致主次關系小明確,主題不突出,北極閣所特有的古代觀星及氣象文化更足被淹沒其而無法得到強調,導致失去了景觀文化特質。加上文化墻的建造在材質運用上使用了人造手法,從而使墻體與自然lJ體的背景產生了脫節,更加削弱了整個景觀應有的效果。作為一個表達人文歷史背景的景觀節點,苗先,就是要突基地的文化特質,而不是泛泛的引用區域環境所固有的相同的文化背景。凸顯歷史文化特質,才能鮮明的表現基地文化,使景觀具有特殊性。杭州西湖風景區的涌金段景觀,恰好能說明凸顯文化特質的重要性。涌金門為古代杭州西城門之一,因傳說此處為西湖中金牛涌現之地,唐景福二年,故在此處開城門,命名為涌金¨。在涌金廣場的設計中,以唐風紋樣為主要裝飾紋樣,而廣場西側的湖面中更設有“金牛出水”雕塑,訴說著基地的故事。西湖涌金段景觀的設計,在古杭州眾多的歷史典故及文化底蘊中,只提取了與景觀節點所關聯的文化特質加以刻畫,生動的表現了基地的歷史文化內涵,特征明顯,內容豐富,使得景觀點有了特殊的內容和含義。

2.2水景與歷史文化的融合

北極閣廣場親水平臺處的水景安排,以一種現代的、兩的姿態擺放于古韻濃厚的歷史文化前,東西方的碰撞,古代與現代的碰撞,未能找到平衡兩者的契合點,生硬的銜接大大削弱了場地的歷史文化氛圍。水是景觀設計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而符合文化特質的水景,為營造景觀氛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西湖涌金段水景設計,無論是在材質的運用上還是在小品的處理上都運用到了歷史文化元素,厚重樸實的天然石材,自然的植物,古韻濃厚的石橋不但使文化的主題在景觀中得到了延續,還成功的烘托了景觀環境的歷史文化氛圍。而自然式的水景處理,更符合了中國古代的造園藝術的標準。從北極閣廣場景觀的下沉廣場開始向外擴展,可以看做是從古代文化朝向現代的朝氣的年代的跨越和融合。但是在兩種文化的交接以及融合上,卻沒有得到融洽溫和的效果。古代文化的氛圍不夠濃重,現代的商業亦缺乏特點。一味的套用西方的設計手法,而沒有思考中國文化在現代設計中應如何得到很好的應用,從古代中國文化,逐漸演變到古文化在現代的運用,才是真正的歷史演變。如圖1所示,長方形噴水池是西方園林的典型產物,應用到這個以六朝古文化為主題的廣場中,是否顯得有些不合適。那么怎樣才能使現代水景設計富有歷史的意味而又與現代環境相融合,怎樣來尋找兩者的契合,在對材質的運用上和對文化的理解上是非常至關重要的。杭州國際名品街位于風景秀麗的西子湖畔,與杭州最繁華的商業地帶延安路的交接處,而人駐名品街的多為國際頂級品牌,在這樣一個古今交匯,中西合并的環境中,卻沒有一絲的不和諧。在西湖風景區的大文化背景下,中國的古文化與現代的商業氣息和諧交匯。現代材質的古典運用以及古代材質的現代運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文化特質這條主軸線在材質上得到貫穿,以細小部位烘托大氣氛。卻因為材質的迥異而產生了不同的效果。在西式現代的造景模式中,柔和的運用進了中國古代材質以及中國古典園林材質,古典材質在現代設計手法中的運用,兩者相得益彰,使得設計在周圍環境中,營造現代商業氣氛的同時,又不失古韻。

2.3鋪裝手法的歷史表達

古法鋪裝對于歷史文化氛圍的烘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鋪裝中加入能夠體現基地歷史文化特征的標志性紋樣或者文字,對景觀歷史環境的形成能起到很大幫助。北極閣廣場鋪裝材質主要使用了水泥磚以及少量的花崗巖,以現代西方的手法加以布置,顯得過于粗糙而且隨意,無論是主題還是表達,都沒有追隨“文化”二字展開,材質的選擇,鋪裝的手法,都與歷史主體所不協調。雖然有極少的梅花圖案出現在鋪裝中,但是對整個鋪裝所形成的大氣候并沒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鋪裝色調跟景觀環境也并非很融洽。梅花成為南京市的市花,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后,并不能夠體現出北極閣本生所固有的古代歷史文化特征。杭州西湖風景區的道路系統中,為了烘托環境氛圍,所有的鋪裝都采用天然石材,并且融合古典園林鋪裝手法,尤其使用了古杭州所特有的道路結構,即路面呈拱形兩邊各有排水溝的道路形式,并在鋪裝中大量加入代表性圖案及文字,充分顯示了景區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古味十足。北極閣完全可以在鋪裝等細節上抓住歷史文化特征加以表現。歷史文化特質的表達要貫穿到設計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從各個景觀元素中體現所要表達的同一個文化和同一思想,小到鋪地形式,大到景觀雕塑,這樣才能營造出設計者想要達到的氛圍,達到景觀效果。

3反思

北極閣歷史文化濃郁,然而在設計中卻沒有抓住特質,基地文化被地域文化所覆蓋。北極閣可以將觀星及氣象史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康熙帝所提“曠觀”二字,為整個景觀設計的主軸線,以此展開設計。其次,從細節上貫穿文化特征,如在鋪裝以及小品設計中的文化元素的運用,來烘托歷史氛圍。在歷史文化背景濃郁的城市景觀設計中,如何抓住文化特點,并加以表現,對一個設計的成敗起到關鍵的作用,在景觀設計行業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需要的不再是盲目的追從西方的現代的設計,而是在設計中體現我們固有的,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抓住文化特征,并且正確運用到設計的各個細節中,是作為一個好的景觀設計作品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