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景觀設計策略研究

時間:2022-08-29 05:02:45

導語:兒童景觀設計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兒童景觀設計策略研究

摘要:兒童是國家的未來,為了讓兒童更加快樂健康的成長,所以人們開始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本文以兒童行為心理特征為切入點,探究了景觀對于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影響,同時提出了相應的關愛兒童景觀的設計思路,以及色彩、空間、安全、種植及鋪裝等方面的設計策略。

關鍵詞:兒童;心理安全;景觀設計;設計策略

兒童群體的景觀設計在滿足功能、美觀的前提下,安全與心理滿足的需求也不容忽視,兒童戶外景觀設計根據兒童實際心理與審美需求,需要創(chuàng)造出輕松愉快、合理宜人的景觀場所,給孩子提供一個親近自然,玩耍和探索戶外空間,這對孩子的身體、心理和情緒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一、兒童心理特點分析

由于年齡尚小,心智還未完全成熟,因此兒童這一群體的心理較為特殊,呈現出以下特質:1.同齡聚集性。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表明,兒童更愿意和同齡人進行交流玩耍,隨著兒童年齡的增加,他們與其他年齡層次的人交流越少。2.自主性。兒童作為兒童景觀的主體,在游戲中,他們會自動忽略周圍事物,沉浸在游戲中,這就需要考慮到兒童景觀設計中的安全問題。3.探索冒險性。兒童正是好奇心、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他們對周邊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心,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喜歡嘗試與眾不同的事物,所以在兒童景觀設計中,要充分抓住兒童這一心理,創(chuàng)造多元的活動,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4.親自然性。比如,兒童喜歡接近草地,在草地上追逐奔跑;喜歡接近水,幾個小伙伴在水中嬉戲打鬧,喜歡研究昆蟲,發(fā)現不一樣的世界等等,這些都是他們喜歡親近自然的表現。

二、戶外兒童活動景觀現狀分析

戶外空間對人的身心健康存在較為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兒童。戶外空間的豐富層次與參與度都會對其身心發(fā)展產生作用。目前,我國景觀設計產業(yè)蓬勃興起,無論是居住區(qū)、商業(yè)空間還是公共廣場,景觀設施成為一個城市與地方的重要文明標志,設計水平相對較高。但也不難發(fā)現在這些景觀設計中,真正從兒童心理與安全角度出發(fā)的景觀設計還略有不足,相關案例相對較少,未充分考慮到兒童心理需求。1.存在兒童的活動場地,但是由于設計中細節(jié)的忽略,造成開闊的場地較少,后期管理不足,久而久之廢棄后淪為“停車場”。2.兒童活動場地中的游樂設施單一,沒有考慮兒童年齡段情況,僅僅為了美觀而缺乏娛樂性。3.缺乏與周邊環(huán)境的呼應與配套,僅僅生硬地擺放成品的活動設施,沒有意識到植物對于兒童的身心健康有很多有利影響,對于周邊的植物配置沒有做出考慮。4.在設計上沒有考慮到兒童的安全與成人的看護問題,沒有預留與設計監(jiān)護人休憩、看護兒童的區(qū)域。

三、兒童景觀設計原則

鑒于目前兒童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營造適合兒童心理、滿足兒童快樂健康成長,加強安全守護等需求的兒童景觀需要遵循以下設計原則,,就需要我們?yōu)樗麄冊O置一片能夠打開他們心靈的、屬于他們的景觀。1.增強兒童的操控感。兒童對于事物的操控感的缺失,會加大兒童的焦躁感、沮喪感等消極情緒,產生這樣的心理是與我們的設計想法相背離的,所以,增強兒童對景觀設施的操縱感,變得十分重要。在設計過程中,要多考慮留守兒童的感官體驗,多征求他們的意見,這是增加兒童的操縱性最直接有效的方式。2.廣泛的運用綠色材料和植被。有學者提出“如果綠色在人的視野中占25%則能消除眼睛與心理疲勞,對人的精神和心理罪適宜”,自然景觀可以提升人們的幸福感,因此,景觀設計應該以自然景觀為主,“軟質景觀”(植物)與“硬質景觀”(鋪設的路面、臺階、墻體)的比例,大約為7:3。3.鼓勵鍛煉活動。景觀設計應該具有便捷性和獨立性,景觀中游玩的景致,應該分散設計到各個地方,如此一來,兒童走到哪都有可以玩耍的器材,不單單是一些專供娛樂的器材,對于兒童來說,一個小型的不可移動的巖石意味著可以攀爬、坐騎、依靠、觸摸或者繞著石頭跑。而沙子在他們的眼中被看成可以躺、可以挖、還可以去裝到小玩具推車里或者從指縫中漏出來的東西,對于他們來說,不僅僅只有器材可以讓他們娛樂活動。4.減少干擾。景觀的設計應該盡量減少城市噪音、人工照明等負面因素的影響,提倡自然采光和自然聲音。能夠給人們帶來多種感官體驗,比如設置水景,水景可以有效地將噪音掩蓋,還可以增加聽覺體驗:種植芳香且顏色艷麗的植物,也可以帶給兒童視覺享受等等。5.增加兒童的安全感。兒童的心理都十分脆弱,孤獨、沒有安全感,因此,應該多給予兒童足夠的安全感,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在景觀中加入足夠的燈光設置,可以設置一些提升兒童安全感的設施和設計元素,還可以通過空間的設置,給人封閉的感覺但不是壓抑的感覺,來增加兒童的安全感。

四、兒童景觀設計策略

1.空間策略。第一,滿足兒童在景觀中可能發(fā)生的行為。兒童的活動有靜有動,比如下棋、交談、游戲、追逐奔跑,在空間設計中要注重動靜空間布局。體育鍛煉的場地也是必不可少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促進兒童的身體健康,對于兒童心理壓力的釋放也很有利,可以配置跑道或者鍛煉器械。社交類的活動需要有較大一點的場地,可以供相關志愿者和他們聚會、玩耍、做游戲。第二,注意空間領地性與個性化的塑造。領地性的塑造,首先,考慮到景觀的可見性,使兒童在入口處就可以知道景觀大概形態(tài)及規(guī)劃。其次,要創(chuàng)造有秩序性的空間,使兒童可以感受到穩(wěn)定和安全感,使得兒童可以更加安心的在這里嬉戲玩耍。個性化的塑造,一個優(yōu)秀的空間設計有利于游覽者按照不同身份去很好的適應環(huán)境。要給予留守兒童足夠的歸屬感以及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按照他們心理及情緒特征設計場地,同時,還可以考慮到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等因素,使得兒童沒有陌生感。第三,要注意公共性空間與私密性空間的合理搭配。公共活動場地的設計,需要滿足公共活動和私密性多種需求。對于公共空間來說,設置的空間應該稍微大一些,視野較為開敞。對于私密性空間來說,可以用綠植作為圍合,既沒有給人很壓抑的感覺,又可以起到很好的私密效果。2.色彩策略。人類80%的信息來源于視覺,因此豐富的色彩能夠誘發(fā)人們不同的情緒反應。設計需要結合兒童對于色彩的偏愛以及感知程度,場地設計時可以使用鮮艷、亮麗的顏色,可以給兒童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帶給孩子更加豐富視覺體驗及更強的心理感受,使他們心情更加明朗。為了更好地為兒童服務,可以根據不同的年齡段,更換不同的色彩搭配。雖然說,顏色搭配要鮮艷,但是不可過于花哨,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3.安全策略。兒童安全問題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考慮:水池、娛樂器材、地面鋪裝材料。比如說水池的深度、是否需要護欄以及護欄的高度都需要從兒童身體特征的角度出發(fā),防止兒童不慎掉入水中。娛樂器材部件之間的縫隙也是一個需要細心考慮的因素,很多娛樂設施沒有考慮到兒童的特征,很容易使兒童受傷。對于兒童來說,鋪裝的材質也需要考慮,兒童經常嬉戲奔跑打鬧,很容易摔倒,有緩沖性的材料會減輕對兒童的傷害。4.種植策略。昏暗的森林環(huán)境比較壓抑,因此應該修建一些寬敞的道路,與此同時,道路兩側不但有助于野花的生長,而且可以提升感官體驗。根據季節(jié)的生長搭配植物,使得觀賞者在一年四季中都感受到蓬勃的生機。芬香以及色彩鮮艷的花卉也必不可少。根據調查,嗅覺及視覺對兒童的情緒及記憶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很好地刺激大腦,進而改善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因為設計中需要注重兒童的安全問題,花園應該避免種植有害或者帶刺的植物,還有避免種植一些果實較大的植物,防止果實掉落對人們造成傷害。為了保證人們視野的開闊性,還要避免種植低矮灌木以及茂盛的蔓生植物。5.鋪裝策略。道路鋪裝要采用防滑程度高的材料,保證兒童不會輕易滑倒;采用緩沖性的彈性材料,比如橡膠墊、橡皮磚、人造草皮等等,除了需要考慮兒童的安全問題,兒童的視覺體驗也要考慮:鋪裝的色彩也可以豐富一點。也可以采用一些鋪裝圖案,比如一些童話書中的卡通人物或者一些有利于激發(fā)孩子想象力的圖案。不僅可以使兒童轉移注意力,還可以激發(fā)兒童的想象力。

五、結語

通過走進兒童的內心世界,站在兒童角度,了解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根據對他們心理特征的分析,提出一些設計要點和設計策略,使得設計出來的景觀可以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秋英;鄒志榮;;小學校園植物空間設計中兒童生理心理尺度的引入[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7期

[2]劉冰穎;城市兒童游戲和游戲活動空間的設計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3]嬰兒、兒童和青少年[M].上海人民出版社,貝克,2014

[4]基于兒童游戲的兒童公園主題構建[J].沈員萍.福建林業(yè)科技.2012(04)

[5]基于色彩心理學的廣州兒童公園硬質景觀分析[J].潘建非,陳凱怡.廣東園林.2016(05)

[6]童年的秘密[M].天津人民出版社,[意]瑪利亞•蒙臺梭利著,2003

[7]蘇雪痕.《關于植物造景的若干問題》,1986.

[8]陳紅,高帥.兒童行為特性與行為空間安全性研究[J].華中建筑,2013(11):52-55.

[9]吳冬蕾.從建筑景觀描寫看伊夫林•沃的懷舊情結[J].藝術百家,2015,31(03):224-226.

[10]葉潔楠,張婷.國內外景觀設計專業(yè)教學模式的對比分析及其啟示[M].中國林業(yè)教育,2018.,03.

[11]黃瀅.城市商業(yè)環(huán)境中兒童游樂場所設計淺析[J].大眾文藝,2018(23):104-106.

[12]熊瑤,張秀.基于存量環(huán)境更新的新市鎮(zhèn)公共空間設計研究—南京星甸案例[J].中國園林,2018(7):110-115

[13]趙興敏,湯箬梅.現代景觀的“無界”設計研究—以南通“沁園蘭園”為例[J].設計,2019(32):43-45

作者:趙曉慧 湯箬梅  單位:南京林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