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生產技術課程設計初探
時間:2022-03-27 11:01:22
導語:農作物生產技術課程設計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課程設計的理念和思路
(一)課程設計理念。堅持“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突出職業能力和服務專業教學為目標”的課程改革理念,根據作物生產行業職業崗位(群)工作任務、職業資格標準及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的定位與課程目標,以基礎理論教學為專業實踐教學服務為原則,將農學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知識目標、職業能力目標和職業道德目標貫穿于教學各環節。
(二)課程設計思路。1.校企合作,根據農業企業崗位能力要求構建課程標準。召開本地農業企業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會議,邀請農業企業專家和生產第一線技術骨干人員參加,與課程組教師一起,立足當地,分析本地區農業企業崗位的能力要求,對完成農作物生產過程應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行詳細的描述,同時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進行邏輯關系排序,制定滿足崗位能力要求的課程標準。2.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要求進行課程開發與設計。按照農作物生產崗位能力的要求使教學內容模塊化,突出教學的應用性、實踐性。按崗位重組、優化課程,進行課程體系改革。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先導,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的,改革課程體系,構建“基于農作物生產過程”的課程體系,按照生產過程系統化要求進行課程開發與設計,實施融“教、學、做”于一體的教學模式。3.“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農作物生產技術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我們采用“教、學、做”合一教學思想,對這門課程實訓教學進行改革探索。(1)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合一。農作物生產技術的教學內容應根據農作物物候期的特點,依據生產的工作過程確定;(2)教學情境與工作場景合一。我們將教學實踐環節內容設在校內農業基地,以真實的場景進行教學,使學生邊學邊練,實現在學中做,在做中學。
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內容設計分析
針對中職教育的本質特點,通過對農學技術專業所涵蓋的崗位群進行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的分析,以學生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為目標,以崗位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職業分析和崗位工作過程為依據,根據農業技術崗位能力要求和國家勞動部職業技能鑒定標準,與企業專家一起分析農業技術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學習領域課程,制定課程能力目標,構建課程內容。
(一)農業行業崗位群與農業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依據崗位對人才規格的需求,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從事現代作物生產、良種繁育、植物病蟲識別與防治、設施農業技術、農資營銷與企業管理等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及崗位實際工作能力,能從事主要作物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崗位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基于工作任務分析的課程能力培養目標。農業行業企業專家、課程專家及課程骨干教師通過對農業技術專業學生就業崗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并參照勞動部農技工資格認證標準,結合農業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崗位能力需求,確定課程能力培養目標。
(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根據崗位能力要求設計教學內容。在專業人才調研、農技工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圍繞課程設計的理念和思路,從職業崗位對人才規格要求分析入手,緊緊結合教學原則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國家農業行業職業標準,以應用為目的、夠用為度,以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要求、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為目標,采用知識應用的課程觀,以職業能力為主線構建課程體系,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具有“學中做,做中學”的特點。學做合一的課程體系更符合中職教育的特點。
三、教學設計實施方案
《農作物生產技術》是一門可操作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因此,教學應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發展學生能力為根本,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行動過程為導向,按照任務驅動、項目教學、工學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成為主角。根據教育規律和能力遞進規律,將課程教學過程分為三個教學階段。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要求,將其分為“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六個步驟。針對課程中的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階段,綜合運用項目教學法、現場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直觀教學法、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以實現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職業能力、方法能力及社會能力。
四、能力本位的課程評價設計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評價,應該是以能力為本的整體性評價,注重的是隱性能力,評價的指向是過程性知識。對學生成績的評定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
(一)平時考核(70%)。平時考核由兩部分構成:平時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考核:這部分主要是考核平時的學習情況,可采用多種形式考核,如考勤5%、課堂討論5%、作業完成的質量和數量10%,總計按20%計入期終總成績。生產性實訓過程與結果考核:選取各個工作崗位的任務完成情況作為考核依據,成績按50%計入期終總成績。
(二)期終考核(30%)。這部分主要是考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采用閉卷形式,成績按30%計入期終總成績。
總之,在中職《農作物生產技術》課程教學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多參與,親自動手,親自操作,努力使學生通過《農作物生產技術》課程的學習,獲得就業的技能,實現理論與實踐零距離對接。基于行動為向導的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以學生能力為本位主導思想,真正達到了理實一體、工學結基于工作過程的合的教學效果?;趯W生綜合能力培養的考核評價機制,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
本文作者:張新祝工作單位:江蘇省泗洪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電子商務營銷問題分析
- 下一篇:電子商務網絡技術風險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