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幾何構型元素在建筑空間設計的運用

時間:2022-04-18 09:04:59

導語:抽象幾何構型元素在建筑空間設計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抽象幾何構型元素在建筑空間設計的運用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生活質量也得到不斷提高,包括對建筑空間的審美要求,也如如今的房價般與日俱增。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本文通過對抽象幾何構型元素建筑空間設計的概念解釋,以及從語言效應和三個原則方面分析了它們之間的應用,希望能夠對建筑空間設計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抽象;構型;建筑;效應;原則

1簡述抽象幾何構型元素及建筑空間設計的定義

1.1概念定義

幾何構型,是指一些建筑內部構造中一些符合數學幾何方面的立體形狀。抽象賦予了數學上幾何構型不一樣的概念,更符合現代人對于建筑的審美要求,在建筑學上越來越受到重視。現代建筑空間離不開基本的抽象幾何構型,它們是一種基本的元素體,給建筑帶來了不一樣的美感。建筑空間是建筑的形體存在,每一個建筑都有自己的空間,無空間不成建筑。建筑空間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兩方面。其中,使用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是建筑存在的最根本意義。而建筑的精神功能比較虛化,一般與宗教信仰等相結合。例如,在宗教熏陶下形成的文化建筑空間和一些圖騰文化等植入到建筑本身,會使建筑具有一定的文化體現功能,即表現出精神功能。

1.2近現代時期的研究情況

對于抽象幾何學,它最初始于包豪斯時代,也即從那時候開始,抽象幾何構型開始逐漸展現出藝術效果,在建筑、藝術品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結合。而如今,抽象幾何構型元素已經成為造型藝術的表達方法,比如在建筑設計、立體設計和美學平面設計中都與幾何構型元素息息相關。建筑學的出現已無從考究,但一直緩慢發展,直至于幾何構型元素相結合,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傳統的建筑空間使用的一些元素和語言文化表達非常單一、枯燥,在不斷發展過程中,與幾何構型元素相結合,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具有藝術感和美感,同時也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筑的審美及對建筑的要求。因此,現代的建筑空間設計更加抽象化,它的抽象是基于抽象幾何構型元素上體現的。現代建筑造型獨特,設計大膽和創新,正是源于此。

2抽象幾何構型元素在建筑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2.1語言效應

抽象幾何構型元素在建筑空間設計中能夠體現語言效應,主要有三個方面(幾何學角度):分形幾何、歐式幾何和拓撲幾何。這三種語言效應各有不同的研究對象、空間觀、建筑形體、建筑思潮和繪畫藝術,詳見表1。總而言之,歐式幾何是使用最廣泛的,其語言效應能夠簡單識別,主要應用在現代主義建筑上;分形幾何相對來說更具趣味性,更加靈活、生動,在仿生建筑和分形建筑中應用更廣泛,因為它抽象元素基本從自然界中參考并剝離出來;拓撲幾何,它是對幾何構型元素在橫向和縱向上進一步的拉伸和彎曲,獲得更具創意和美感的創意復雜曲面,這個構型的建筑空間形體內容非常豐富,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應用在自然主義建筑空間設計中。

2.2三大原則的使用

建筑空間設計中應用抽象幾何構型時,我們需要注意幾個原則:結合形態與意義、設計適當的造型和維持整體的一致性。結合形態與意義,是指在建筑空間設計前,需了解幾何構型元素的形態以及它表達的意義,將兩者理解結合后,再以此作為自己設計建筑空間的出發點或者創新點。因為如果脫離實際的意義,那么幾何構型元素不僅達不到效果,反而會阻礙建筑空間的設計。抽象幾何構型元素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包括靈活多變,動態變化,豐富內涵和具有一定的隨機性等,所以如果沒有選擇恰當的造型,會達不到意想中的效果。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嘗試,從而找到一個能夠協調抽象幾何構型元素與建筑空間設計的造型。和諧一致是建筑必不可少的條件,不僅僅為了美觀,而且也是為了建筑設計建造成建筑的現實性,為了建筑物自身的穩定以及居住人員的安全。除此之外,我們也不能忽略裝飾材料、裝置材料、色彩影響等因素,只有綜合全面考慮,才能更好地實現建筑空間設計的整體一致性與和諧性,賦予建筑更大的價值。

3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各種新事物和技術不斷涌現,給幾何構型元素與建筑空間設計也帶來了許多新的創意點子與方向。相關人員需要不斷挖掘和注入新鮮活力以及追求建筑空間的豐富美感,與現代審美觀互相磨合和進步。只有這樣,幾何構型元素才能在各個方面得到極大的運用和發展,創造出更加具有內涵的語言效應等,從而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

作者:趙茂錦 單位: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大鵬.淺析建筑設計中的建筑構成秩序[J].建材與裝飾,2016(06):121-123.

[2].抽象幾何構型元素在建筑空間設計中的運用與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3]樊艷春.數字美學在當代別墅空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工業大學,2014.

[4]閔銘,申世明.建構:現代抽象藝術與現代抽象建筑實踐研究[J].建筑與文化,2009(07):40-41.

[5]朱瑾.淺析構成藝術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J].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05):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