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藝術在公共空間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07-31 10:26:01
導語:玻璃藝術在公共空間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上個世紀60年代玻璃工作室運動至今,歷經約七十年的現代玻璃藝術不斷完善發展推陳出新。玻璃作為一種傳統工藝材料有著不同于其他材料所罕有的特性,如:漫射、反射、透明、透光、耐久等,同時玻璃藝術的加工制作種類多樣,在幫助藝術家及手工藝人表達立意、思想、情感時,能更加豐富自然充滿可塑性。
良好的公共空間設計不僅能夠傳達多重的社會文化功能,還能協調人與社會、自然的關系,為我們提供正面的引導作用,有利傳達積極的公共空間的精神風貌。各種材質的藝術品在公共空間領域百花齊放,而玻璃相較于其他材質在公共空間中的設計比重還是微乎其微的。玻璃藝術家ColinReid說:“現代玻璃藝術是一種前衛的、時尚的藝術課題,因為它融入了先進的技術、典型的材料、精良的設備、前衛的造型設計,以及所應具備的超前意識。”玻璃可塑性極強,復雜且矛盾,色彩變幻莫測,尤其是在光線的影響下更是給人一種奇妙的難以捉摸的審美情趣,會極大地豐富觀者的視覺體驗和精神感受。公共空間是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通過公眾參與傳達著大眾文化,所以公共空間的設計要體現出對人的意義,要極大程度地去表現文化功能以及社會功能,不能功利不能消費主義,要傳達出對于人、對社會、對自然的永恒性的意義。相較其他藝術媒材而言,玻璃材料所達到的獨有的、交融的、奇妙的藝術效果是其他藝術材料在表現上所欠缺的,玻璃在SHANGMEISHIDIAN這點上獨占鰲頭。但由于玻璃易碎、反射光線等的一些不利于室外表現的特性,在過去,玻璃材料在公共空間中并不常出現在大眾視野。而如今,在現代科技的支持下,從傳統手工藝的技術革新到多種材料的綜合利用,材料和工藝的革新、進步刺激了公共藝術對于新材料的推廣使用,多方面的發展促成了多種新型玻璃被用于雕塑建筑、城市的公共空間領域。我們已經可以看到許多為之耳目一新的公共空間玻璃藝術作品。
現代玻璃藝術置于公共空間首先能體現文化價值,滿足大眾審美的特點就是它打破了傳統的空間環境,利用光影創造出一種生動有趣的畫面,同時也增加了公共空間的層次感。這不僅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還提供了獨特的空間意境,極大提升了大眾與公共空間的互動趣味。為大眾所熟知的就有中國臺灣的高雄捷運城鐵。高雄捷運城鐵的美麗島站彩色玻璃的運用,給觀者帶來了一場嘆為觀止的視覺盛宴。彩色玻璃放置于全球最大的圓形地下車站,眾多色彩斑斕的玻璃被拼接鑲嵌在一起做成了直徑高達三十米總面積有六百六十平方米的大型玻璃天幕,每個經過的旅客都不禁會駐足抬頭仰視。這件名為“光之穹頂”的公共藝術是意大利玻璃藝術家NarcissusQuagliata的作品,歷時四年半在美國燒制,共用了一千兩百五十二片窗組裝而成,這樣大型的玻璃公共藝術作品至今全世界罕有。“光之穹頂”結合玻璃、彩繪、燈光,中間兩根柱子,紅色代表陽,藍色代表陰,紅藍結合構成世界,其上穹頂圖案色彩艷麗,情景生動自然,有著挾風火雷霆之氣勢,大膽前衛的玻璃藝術給經過的每一位游客留下了深刻獨特的印象。在制作期間藝術家走訪了高雄本地的風土人情,在作品中運用天、地、人、自然,于每一片玻璃上細致入微地演繹了人生于世的情感畫面并訴說其中的相交織與連接。玻璃通透的特性能夠襯托環境,隱喻的表現引發人們去思考感悟,給予觀者思考想象的空間。藝術家說:“透過這件作品,我想傳達人性的價值,人與人、環境及萬物之間的關系,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及人心在仇恨斗爭中失去的部分。”“光之穹頂”這件玻璃藝術作品實現了公共空間設計所要傳達的價值觀,純藝術與純設計相融合應用于公共空間,深入公眾的社會生活與社會互動、交流、傳達真善美,以大眾化、通俗化的方式去講述城市故事與文化,讓公眾體驗愉悅的精神文化,感受人文價值的無限魅力。放眼國外,藝術家們也早已巧妙地利用玻璃在交通樞紐中展示,美國邁阿密國際機場、華盛頓杜勒斯機場、芝加哥奧黑爾機場、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西蒙玻利瓦爾國際機場、冰島國際機場等都有玻璃藝術的身影,屢見不鮮。
克里斯•萊夫斯瑞(C.Leften)在《玻璃》一書中說道:“能夠帶給我們創新、豐富我們的文化或是充實我們自身的,并不是新材料的發現,而是藝術家、設計者、手工匠和建筑師解讀新材料、找到新的加工方法來轉化它們的過程。”前文提到了現代玻璃藝術在公共空間設計應用中所發揮的人文價值,而當現代玻璃結合建筑材料所建造的大型公共空間作品也完美地呈現了實用價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世界著名華裔建筑大師貝律銘先生負責了盧浮宮的返修和改建,他利用玻璃這個通體透明的材料實現了自己建筑的結構特色,他所建造的玻璃金字塔塔身由六百七十三塊菱形玻璃拼構成,重達兩百噸,總面積達兩千平方米。通透的玻璃金字塔位于廣場中心有著明確的指向性。他利用金字塔盡可能小的體積適應突顯了羅浮宮而不是改變隱沒,以此去襯托盧浮宮的莊重與威嚴,其還與凱旋門和協和廣場的方尖碑連成一體,更為巴黎的中軸線增色。貝律銘將現代科技與歷史建筑巧妙結合,他所建造的盧浮宮玻璃金字塔如今已經成為巴黎這個城市個性化的象征物。玻璃金字塔自建成起,游客們紛紛在玻璃金字塔前排起長隊而不愿從另外兩個入口進入盧浮宮。他說,無法找到任何一種新建筑,能夠和被歲月磨損得黯淡無光的舊宮殿渾然一體,而通體透明的玻璃金字塔,既能為館內提供寶貴的光線,也能夠反射周圍的老建筑,讓它們互相呼應。現代玻璃藝術在這里完美體現了它在公共空間的實用性功能。
當然,現代玻璃藝術在公共空間的設計應用不只是單單體現一種功能,它們往往是相互交織融合、互相促進。我們不難發現現代玻璃藝術置于公共空間設計中更能夠讓公眾注重本土的文化價值,去聯系溝通大眾和諧社會發展體現人文氛圍,同時也能夠最大程度挖掘本地的歷史文化資源、自然資源。以往的玻璃藝術作品多注重的是在藝術表現手法、作品本身特色上加以革新,如何更好地在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等地進行展示。現在隨著城市經濟文化的建設,公眾對于人文環境的重視越發凸顯,越來越多的藝術家發現了玻璃的無限可能性并將其介入公共空間,現代玻璃藝術有著更好的發展前景。他們更強有力地去挖掘玻璃在公共藝術中的表現形式,將其功能無限放大為大眾增添新意,這也在無形中將玻璃藝術的深度與廣度進行延伸拓展,讓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和公眾去關注玻璃這一傳統的手工藝材料,更好地去追求、去思考、去創新現代玻璃藝術在公共空間的發展。
作者:袁惠敏
- 上一篇:服裝設計茶藝元素的創新與應用
- 下一篇:KTV室內空間設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