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透性園林空間設計研究
時間:2022-12-12 03:53:24
導語:滲透性園林空間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園林空間與其他空間實體鄰接過渡時所具有的特殊性質,提出了滲透性園林空間的概念,并闡述了該類園林空間的基本概念、空間特征及主要類型,并對滲透性園林空間的應用和設計策略做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滲透體,模糊性,空間感知
《建筑空間組合論》[1]論述道:若用簡單的方法直接將兩個大空間連接常會使人覺得突然,且空間顯得單薄。倘若在空間組合中,適當地加進過渡性空間,使之既分隔又聯系,就能使空間產生音樂般段落分明又抑揚頓挫的節奏。這種既分隔又聯系的“滲透性空間”在園林空間規劃設計中同樣很有意義。園林空間有較高的生態價值與景觀價值,而滲透性園林空間的規劃、設計研究,不僅能夠促進綠色環境與城市建設空間相融合,產生環境、經濟效益,同時也能夠改善城市生態狀況、優化城市環境品質,這將城市環境中的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形成統一整體。
1園林綠地滲透性相關概念
《辭海》對于滲透一詞的解釋是比喻一種勢力逐漸進入到其他方面。滲透性空間,可以說是具有滲透性質的空間,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空間實體在彼此鄰接時,產生相互作用的一個特定過渡區域,是空間范圍內矛盾沖突與調和的界面空間[2]。滲透性園林空間,主要指在多種人工與自然景觀交錯界面中營造的園林空間。即園林綠地與其相鄰的城市空間實體相互作用,并構成特定的過渡景觀的空間,這些城市空間實體多為建構筑物(如道路、橋梁及建筑等)及水域,如美國高線公園、日本難波公園、中國北京CBD現代藝術中心公園等。滲透性園林空間側重表現過渡空間的張力及調和建構筑物與環境的矛盾的性質。園林空間具很強的滲透性,在一定程度上,園林綠地都是連通城市各類型開敞空間的“滲透體”。
2滲透性園林空間的主要特征
2.1邊界的模糊性。滲透性園林空間,是兩個或多個相鄰空間之間的過渡空間,這種過渡實現了異質空間的聯系與質變,能把鄰接空間的部分性質帶入滲透性空間,相互融蹂,相互作用,使得空間的邊界變得模糊,而這種模糊感具有動態性及含蓄性。城市空間的相互滲透使彼此界限弱化,過渡空間具有空間流動性。如加拿大溫哥華市的羅伯森廣場,由法院大樓、政府辦公樓及開敞式購物中心三部分組成,而這個城市公園連接了這3個部分,使得政府辦公大樓、屋頂水池和瀑布水景融為一體。屋頂水池從屋頂傾瀉而下,形成巨大的瀑布,成為公園的動人景色,同時也是建筑的一部分,這使得公園與城市建筑融為一體,沒有明顯的邊界區分。2.2功能的復合性。滲透性園林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和擴展了相鄰空間的使用功能,同時增加或衍生出更多新的功能,表現出空間使用功能的復合性。園林空間除了傳統園林休閑游憩功能外,兼具展示、娛樂、商務、交通等原來存在于建筑、道路等城市要素中的功能,通常還肩負著整合周邊環境的作用[3]。如日本大阪難波公園,是商業區現代建筑與園林的相互滲透,公園與大街直接相連,模糊了室內室外的空間界限,將商業區與自然開放的綠地空間融合在一起,具購物、餐飲、漫步、娛樂等多種功能。2.3景觀的融合性。景觀的融合性主要由于滲透性空間位于空間的交接地帶,對相鄰空間起到了連接和紐帶的作用,相鄰空間相互交融、溝通、流動,使其具有不同周圍空間的共性特點,并促進園林景觀與建筑、道路等硬質景觀相互融合。滲透性園林空間將城市的硬質空間與園林綠地相融合,但并非二者在形式上的簡單疊加。作為一種依附于其他空間形態存在的空間形式,滲透性園林空間形態豐富、多變,在兩種性質不同的空間實體的連接處,形成有機的整體,從而從一定程度上消除或減緩了異質空間連接處的矛盾沖突。2.4空間的多維性。多維性,不僅是指園林綠地空間突破平面維度的地形起伏變化,呈現三維立體的效果,并且在空間中加入時間維度、心理維度。滲透性園林空間,因功能滲透的需要,設置更多層面的交通、景觀系統,達到與周圍的建構筑物及其他硬質景觀的統一與融合;因視線滲透的需求,而創造出立體觀景空間,達到借景、觀景的效果。
3滲透性園林空間類型
3.1與城市道路滲透性園林空間。園林空間與城市干道、城市快速道或交通樞紐等相互滲透而形成的空間,主要包括內含式滲透、疊加式滲透、鄰接式滲透三種類型(見表1)。此類園林空間主要以降低城市道路的負面影響,如噪聲污染、視線干擾、大氣灰塵污染、混亂交通沖擊等,對城市與道路相關負空間進行優化提升,形成宜人的園林空間。3.2與城市建筑滲透性園林空間。園林空間可與城市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及農業建筑相互滲透,其主要有如下幾種類型(見表2)。此類滲透性園林空間以針對各類建筑的特點及需求,將建筑的部分空間園林化,并賦予其建筑的附屬功能。如針對商業建筑,將園林空間滲透入其室內外餐飲空間、交通疏散空間;針對居住建筑,將園林空間滲透入其附屬運動空間,交流空間,停車場等;針對文教建筑,將園林空間滲透入其展示展覽空間等。3.3與城市水域滲透性園林空間。城市水域與園林空間的滲透主要表現在隨時間維度推移而多效利用城市空間,形成“水退人進,水進人退”的動態邊界景觀[4],縮短了人與水的距離。例如在根據園林空間濱水界面設置籃球場,隨水位的變化場地的功能表現為低水位為體育運動場所,高水位為回水灣。這樣改善了在低水位時大面積裸露河灘的景觀效果,拓寬了園林中的活動空間;一定程度上保證高水位時河流自我調節能力,緩解洪澇災害。
4滲透性園林空間設計策略
4.1空間感知的滲透。園林空間中獲得感知的途徑主要來自視覺、聽覺、嗅覺等感官體驗,通過豐富統一的空間感知營造,使相鄰的異質空間相互滲透。其手段主要包括基于視覺滲透的色彩、燈光、材質等統一;基于聽覺滲透的水流、鳥鳴、播音設備的設置;基于嗅覺滲透的芳香類植物應用。4.2空間功能的滲透。針對相鄰城市用地的功能與規模、用地相關人群的數量與屬性、相關人群的活動需求、園林空間周邊的交通組織、空間形態等多方面的因素,滲透性園林空間應遵循:“周邊用地性質—人群性質—活動內容—場地功能”和“周邊用地性質—邊緣效應正負性—與園林綠地相容性—邊界形式”這樣的邏輯思路來確定。分析相鄰空間中可能發生的室外活動的類型,預留不確定行為空間,也是滲透性園林空間功能滲透的一種方法。如對于交通功能與休閑功能相滲透的空間,常處于園林與道路的過渡空間中,可以移動樹池、花缽及座椅等作為一般時期的景觀營造,供人聊天、散步,而在節假日或上下班人流高峰時期則移除景觀設施,作為城市干道的補充,疏導交通。4.3空間組織的滲透。空間組織滲透的形式主要包括穿插、疊加、延續漸變等一系列柔性邊界處理,實現相鄰異質空間的聯系與過渡。穿插滲透手法主要是形成凹凸契合的邊界空間;疊加滲透手法形成上下兩個既分隔又呼應界面空間;延續漸變滲透手法是空間連接由近到遠、由實到虛通過延長交界面的寬度,以逐漸變化的方式最終達到異質空間的融合。4.4空間主題的滲透。園林是自然與人文因素的結合,因而其主題立意往往體現在整個園林空間創造的始末。“寓情于景”“因景生情”的狀態在園林中往往表現為特定的文化符號或空間意境的處理。如與博物館建筑相滲透的園林空間,整個空間的風格宜與博物館的主要展示古文化相協調,渲染或古樸、或恢弘、或民族特色的藝術空間;與商業街滲透的園林空間,則保持與商業街風格一致,更多的賦予其個性張揚的色彩、輕松詼諧的小品、絢爛迷情的燈光。
5結語
營建滲透性園林空間的意義,主要在于通過園林空間外向性地對周邊用地有所影響,向外傳遞其綠色的自然景觀形態。滲透性園林空間要求最大限度使綠地空間與城市硬質環境相融合,讓綠地以滲透的方式來適應城市空間的營造,從而達到提升其品質、園林空間與城市其他空間共贏目的。園林空間有較高的生態價值與景觀價值,而滲透性園林空間的規劃、設計研究,不僅能夠促進綠色環境與城市建設空間相融合,產生環境、經濟效益,同時也能夠改善城市生態狀況、優化城市環境品質,使城市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形成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
參考文獻:
[1]彭一剛.建筑空間組合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12-19.
[2]李麗妹.傳統嶺南庭園建筑滲透性研究[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0.
[3]張初夏.在城市高密度地區構建公園立體體系[J].中國園林,2009,6(16):89-92.
[4]鄧蜀陽,何子張.“柔性邊界”在城市設計中的運用[J].新建筑,2000(5):28-29.
作者:邱前英 單位:懷化學院風景園林學院
- 上一篇:廣場舞服裝設計研究
- 下一篇:老年住宅人性化色彩設計研究
精品范文
1滲透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