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生活單元空間設計研究

時間:2022-08-16 02:58:06

導語:幼兒生活單元空間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生活單元空間設計研究

[摘要]幼兒生活單元(班級教室)是幼兒園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組成空間單元模塊,是幼兒活動和教師保教的重要空間,在平面布置、空間構成及細部處理等方面均有其自身的特征及要求。本文以佛山市高明區梅沙幼兒園為例,研究在此空間下幼兒和教師的行為活動,探索適應當下幼兒教育特點,符合幼兒與教師需要的幼兒園生活單元空間設計策略,為幼兒創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場所。

[關鍵詞]幼兒園;幼兒生活單元;空間設計;使用者;人性化

幼兒園建筑的使用對象是三至六周歲的幼兒。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制約兒童心理成長的兩個重要因素分別為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在遺傳因素正常的基礎上,環境因素決定著幼兒心理發展的水平和方向[1]。幼兒生活單元(班級教室)作為幼兒在園長期停留的建筑空間,是教育活動的重要構成因素,其設計應注重兒童的心理發展特征,努力營造衛生、安全、舒適的環境以促進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為幼兒創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場所。目前,多數幼兒園建筑設計都已將幼兒的活動及心理特征視為重點,但往往忽略的教師在幼兒生活單元空間中的活動和需求。根據教育部印發《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暫行)》全日制幼兒園每班配備2名專任教師和1名保育員,或配備3名專任教師。實際上,教師正是這一空間使用真正的引領者和維護者,教師的使用需求和活動也必須同樣加以重視。本文擬以佛山市高明區梅沙幼兒園設計為例,從幼兒和教師兩個使用者的角度對幼兒生活單元進行研究分析。與幼兒園管理方(以下簡稱園方)共同探索當下最符合現階段教育理念及實際需求的幼兒園生活單元空間構成:包括平面布局、功能分區、家具布置、細部處理等。

1項目概況

佛山市高明區梅沙幼兒園位于高明區西江新城萬科美的西江悅小區西南角基地內,按省一級幼兒園標準建設,設12個幼兒班,學生人數在360人左右。幼兒園占地面積5401.97平方米,建筑面積為4992.85平方米,建筑層數為三層,高度為13.7米。幼兒生活單元是為了合理、科學地對幼兒進行保育、教養,達到方便管理以及預防疾病的要求,將幼兒日常中的主要房間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每個幼兒班自成一體的格局。其特點是每班獨立使用一套用房及家具、設備,強調各班自成體系,之間互不干擾,有利于嚴格按衛生防疫要求進行隔離,避免幼兒之間的交叉感染。按年齡特點對各年齡段的幼兒分別進行有針對性的啟蒙教育,是我國多數托兒所、幼兒園采用的方式。[2]作為幼兒園中最重要的空間單元模塊,園方希望在此項目中,能為教育集團其他已建成幼兒園在建設和使用中發現的問題找到最好的解決策略,并充分結合幼兒和教師的實際需求來進行研究和策劃,形成一個幼兒生活單元空間設計標準模塊,以便在集團其它幼兒園建設中推廣應用。

2幼兒生活單元空間組合的類型及選用

我國幼兒教育規定,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廣東省幼兒園一日活動指引(試行)》根據幼兒活動的屬性,把幼兒園一日活動劃分為四種類型:生活活動、體育活動、自主游戲活動和學習活動。(1)生活活動是指滿足幼兒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動,主要包括幼兒入園、進餐、飲水、盥洗、如廁、睡眠、離園等環節。(2)體育活動主要是指在運動場地上,通過器械運動、自然因素鍛煉、操節等形式開展的日常運動。(3)自主游戲活動是指幼兒在游戲情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發交流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4)學習活動是指教師采用游戲、談話、實驗、操作、實地參觀、聽賞、表演等多種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除體育活動外,幼兒從入園到離園一天的時間里,大部分活動都是在幼兒生活單元(以下簡稱生活單元)空間內進行,包括了全部的生活活動,大部分的自主游戲活動和學習活動。在此空間內幼兒主要的行為和活動為:進餐、飲水、盥洗、如廁、睡眠、游戲、學習。使用者的活動決定空間組合方式,由此,生活單元從使用上可劃分為兩個區:活動區由活動室和寢室空間構成、服務區由衛生間(含廁所和盥洗間)和衣帽儲藏間構成。根據活動區與服務區的位置關系,生活單元常用的空間組合型式有三種,詳見圖2:a.側置式:服務區位于活動區的一側,并列垂直于走道布置;b.點置式:服務區占據活動區的一角,位置靈活可變;c.并置式:服務區位于活動區上部,平行于走道布置。a.側置式b.點置式c.并置式圖2幼兒生活單元常用空間組合型式為給幼兒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活動室應有充足的日照和均勻的天然采光,應優先選用雙面采光。根據多年的保教使用經驗,園方要求寢室與活動室布置在一個連通的大空間,僅用布簾等輕質材料進行分隔,寢室的小床在需要時可以收納起來,有效擴大活動室空間,可以靈活適用于各類教學活動需要;考慮到父母的心里感受,希望家長每天放學時從走道進入活動室接孩子,能看到孩子快樂游戲的良好狀態。因此,側置式和點置式布置更為有利。兩種布置對比,服務區布置于活動區一側,使活動空間更加完整,整體通風對流和采光最優,尤其服務區通風更加優良,對活動區造成的影響最小,最終決定選用側置式。

3從使用者角度進行生活單元空間細部策劃

使用者是使用建筑的專家。幼兒是空間的主要使用者,其活動及心理特征是設計的重點,但不能忽略了教師是空間使用的引領者和維護者,其使用需求和體驗也尤為重要。本次設計策劃從幼兒和教師兩個使用者的角度進行分析研究。3.1從幼兒角度的策劃。3.1.1更衣室(衣帽儲藏間)。更衣室是幼兒每天從戶外進入教室的過渡空間,放置書包,更換衣鞋,適宜設置在班級教室入口側,并按照幼兒的書包、鞋帽尺寸定制收納柜,溫馨而有序的環境有利于幼兒順利進入新一天的入園生活,有利于幼兒從家到幼兒園環境心理上的調整和過渡。3.1.2活動室與寢室。在現代兒童觀和教育理念的引領下,當下的教室已逐步轉化為一個容納著不同的學習中心或者游戲區角的地方,促使幼兒自主自發的學習活動的發生。包括美工、閱讀、科學、益智、積木建構、角色扮演、音樂表演等等可以在活動室里靈活布置的空間。在這樣的概念下,更需要的是具有開放性質的活動室空間。應考慮寢室空間的靈活使用,活動室與寢室之間不設固定的隔墻,采用靈活隔斷,例如布簾等,非午睡的時間,可將幼兒的小床疊放收納起來,這樣,寢室與活動室就連通為一個進深更廣大的活動空間,可以滿足多種游戲活動布置的需求,例如區域最大的活拉圈做游戲動,或者區域游戲如角色游戲(講故事、過家家等)、表演游戲(音樂、舞蹈游戲)、建筑游戲及小型智力游戲等。3.1.3寢具收納區。幼兒午睡床的尺寸一般為1.4米長0.6米寬0.17米高,考慮8張小床疊放,一組床的收納空間尺寸為1.500長0.6米寬1.6米高,在寢室一側靠墻部位可以可按此尺寸預留好可容納4組小床的空間,1.6米以上空間可以設置吊柜,放置幼兒的被褥等寢具。設定專用的收納空間,教師使用起來輕松便捷,從而使寢室空間得以高效利用,成為活動室的擴充空間。3.1.4飲水區。幼兒健康從飲水開始,3-6歲幼兒一日飲水量為400-600ml。凈化飲水機、消毒杯柜是每個生活單元的標準配置,設置獨立的飲水區,并布置在方便取用的布置,將更有利于鼓勵幼兒自主飲水,同時便于教師進行歸整及清潔。飲水區采用隔墻嵌入式的設計,消除外凸邊角,從細節上更加保證幼兒的安全。3.1.5衛生間。衛生間由盥洗室和廁所組合而成。良好的衛生間布置能使孩子們通過如廁行為,養成良好的大小便習慣,掌握生活自理能力。幼兒每天使用盥洗臺的次數最多,達到(6~7)次以上,使用時間也比較集中,因此設置的位置需與幼兒活動場地緊貼,并應在交通最直接和通暢中部區域。幼兒使用廁所的次數也相對頻繁,平均每天(3~4)次,園方考慮培養幼兒的性別意識,要求采用男女分設廁所間。對于側置式生活單元布置,衛生間為居于活動室和寢室一側的長條形空間,可將盥洗室布置在該區域中部,男女衛生間分設在盥洗室兩側,通過盥洗空間分別進入,既方便使用又起到分隔男女廁所的作用。這樣的布置,靠外墻一端的廁所可以直接采光通風,另一端的廁所也可有效的通風設施直接引出外墻。考慮到幼兒使用的便捷安全,保證良好的視線貫通,盥洗室和廁所均不設門,僅用裝飾造型進行隔斷。3.2從教師角度的策劃。3.2.1教師工作區。為了向幼兒傳授知識及技能,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幼兒教育大綱”規定,幼兒園應設置語言、計算、常識、音樂、美術及體育等課程。結合教師使用體驗,應在活動室一角劃分較獨立的教師工作區,設置一張專用工作臺及配套文件柜,配置電腦,用以備課和進行多媒體教學等,尺寸宜為0.6米深1.0米寬,可以結合活動室與寢室之間的隔斷進行一體化嵌入式設計。3.2.2手工材料收納空間。手工制作是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手工活動能生動形象的表現客觀事物,促進幼兒思維和肌肉等方面的發展。幼兒園會設置專門的手工課程和活動,教師也常常自行制作手工教具和環境布置創意手工,因此每個教室需要存放一定量的手工材料,如手工刀具、各種紙材、粘膠、畫筆顏料等,種類多而瑣碎,在更衣室設置專門的收納空間,做到專區專用,可以方便教師保持空間環境的整潔。3.2.3小型布餐臺。進餐作為幼兒園生活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幼兒的健康和發展。進餐時,保育員會觀察幼兒的情緒和食欲,必要時給予幫助。對生病的、個別食欲不好的幼兒會根據具體情況暫停進食,不會強迫他們一次吃掉全部的食物,待幼兒狀態稍好時再繼續進食。為應對這種情況,冬季飯菜易涼,要有措施保證幼兒始終能吃上熱飯熱菜。因此每個教室需要配置食物加熱設備-微波爐,以保證食物的溫度。幼兒園的營養師會按照幼兒“膳食搭配營養表”,并根據季節為幼兒制作每日水果加餐,分裝和餐后的果盤和桌面,需要教師進行快速的清理設置專用的清洗食物和餐具的洗滌池,可避免與盥洗間洗手池混用,有效保證食物的安全衛生。微波爐和洗滌池可以整體設計為一個小型布餐臺,布置在教室一角。3.2.4快捷淋浴池由于項目幼兒園均為日托班,不設專門的淋浴間。但由于幼兒的生理特點,便溺在褲子上的情況時常發生,此時保育員需進行快速清潔處理,幫幼兒換上干凈衣褲,在衛生間設置一個能夠快速進行基本沖洗的淋浴池非常必要。快捷淋浴池應為淺池設計,地面凸起翻邊應低矮,方便幼兒快速抬腳進入,不設淋浴門,用浴簾進行分隔,使用起來安全迅捷。

4生活單元標準模塊的建立及實施效果

根據設計策劃,并綜合項目用地條件等因素,得出幼兒生活單元模塊平面布置,如圖3。單元模塊為側置式布局,建筑面積153.4平方米,面寬12.5米,進深13.0米。活動區面寬9.6米,活動室和寢室為連通設置;服務區面寬2.9米,衣帽儲藏間布置在教室入口處,盥洗間設置在中部,從中間分隔開男女廁所,衣帽儲藏間進深3.5米,衛生間進深9.5米。為室內主要裝修材料選用:幼兒生活單元選用主要室內裝修材料為:活動室墻裙采用木色木飾面,配套白色木塑踢腳線,墻裙以上為白色內墻涂料PVC,地面采用PVC仿木紋地膠,天花為150*150鋁格柵;衛生間墻面選用黃白菱形墻磚,地面采用灰色防滑地磚,洗手臺臺面采用黃色亞克力石材;陽角處用木色實木收邊條,門防夾條采用PVC透明軟墊,細部處理上保證幼兒安全。建成后空間環境效果見圖4。

5結語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創設,并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發展。本次空間策略探索,依托實際項目,過程涵蓋了從策劃到最終實施完成,和園方一起共同用心構筑幼兒生活單元空間環境,最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為幼兒和教師創造了適用、好用、溫馨的人性化的班級教室空間,并為其它幼兒園的建設提供指引與參考。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

[2]宋曉宇.幼兒園建筑設計研究與實踐——相關環境處理方法的融入與運用[D].重慶:重慶大學,2005.

作者:潘靜麗 馮曉霞 單位:廣東啟源建筑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