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品牌設計如何與時俱進

時間:2022-04-17 02:39:05

導語:談品牌設計如何與時俱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品牌設計如何與時俱進

摘要:品牌設計單純就視覺而言,是為解決品牌如何容易識別與容易傳播的問題。我們在解決品牌視覺設計的過程中,非常有必要將品牌視覺設計的標準從品牌建設中分離開來考慮。關于視覺的設計,是為了解決和識別容易傳播的問題?;诖死碚?,我們能找到諸多關于如何達到容易識別與容易傳播的方法。

關鍵詞:設計;品牌;文化;發展趨勢;時代背景

找到品牌的目的才有可能更好地解決品牌傳播中存在的問題。有人糊里糊涂地活著,同樣也有人糊里糊涂地做著設計。不明白設計的目的好比不知道為誰而戰斗一樣,沒有目標性。因此做事情前,筆者建議大家有必要清楚知道做這件事情的意義和目的,當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設計的目的時,就能找到許多做好設計的方法。

1品牌設計需要與與時俱進的思考

時間推移到今天,我們不得不去反思,我們的老師、前輩傳授給我們的關于品牌設計的經驗。人若只憑經驗做事情,其結果將會是平庸而乏味的??诳柿丝梢院人瑯涌梢院裙?。仔細地想想,當這個世界充滿了標志,你還想過用什么方式來尋求個性嗎?當你通過固定的色彩和統一的方式來強化你的品牌印象,卻越來越覺得自己被同化時,你還想過用什么更好的方式來識別傳播你的品牌形象嗎?當路上只有一臺車的時候,人們也許會將目光投向它,但現在路上充滿了車,哪怕是你開寶馬也沒人去關注,原因很簡單,同樣的事物多了,其個性自然會被同化。品牌設計也是一樣的道理,當所有的人都在用前輩和老師教導的幾乎同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你還會對他解決問題的方法表示贊賞嗎?答案是否定的,否定的并非其方法的可行性,而是其方法缺乏與時俱進的思考?,F在很多設計師在做設計的時候,將目光過多地投射在機械性的教條公式中,而嚴重缺乏對設計目的和方法的思考。

1.1“氣質”的塑造將成為品牌設計有力的手段

設計最有效的方式將不再是通過固定的色彩、統一的風格來強化品牌印象,而應該是一項綜合的品牌傳播體系,那就是塑造品牌的“氣質”。這種傳播的方法應該基于品牌設計的“目的”之上,整合更多的資源和新穎的方式來解決品牌的識別和傳播,具體點講,就是在未來標志將不再是引導受眾識別和傳播品牌形象的核心(其實原本就不是,只不過我們很多的設計師和客戶是這么認為的),它只不過是鑲嵌在整個品牌設計中的一個環節。不同的品牌應該具備不同的“氣質”,同樣,也應該具備不同的塑造方法。毫無創新的設計方法最終會被時代無情地淘汰。筆者發現很多設計難以控制的一個環節,就是受到客戶需求的影響。只有為客戶創造有市場價值的設計,才容易打動客戶,也就是所需要的謀全局者。

1.2設計就是謀略,設計就是圈套,設計就是陷阱

什么是設計?簡單點理解,設計就是謀略,設計就是圈套,設計就是陷阱。設計是一種對生活、對環境加以假設并力求實現的方式。單就平面設計而言,我們很多設計師在理解設計這個詞時過多將目光聚焦在了畫面的表現上,這是不正確的。表現只不過是設計者用來誘惑人們關注并作出反應的視覺產物,是放在陷阱前面的那片漂亮的野花。好的設計,可以用一個字來描述,那就是“妙”,心甘情愿地被俘虜,并脫口而出“妙哉”。這樣的設計,才有資格稱之為上善設計。設計需要理性的分析而絕非狹義的創造和改變。筆者喜歡那種一直不斷地改變自己屬性,用改變屬性的方式來尋求突破與獲得更多機會的設計。但設計是件需要智慧與理性并存的工作,設計不需要盲目地尋求改變,有時候不變反倒是最好的變化。這絕非狹隘的觀念,而是充滿了哲理與智慧的創造。

1.3品牌是一種氣質,一種被“設計、管理并不斷傳承、變化的氣質”

品牌研究:品牌是一種氣質,一種被人“設計、管理并不斷傳承、變化的氣質”。從“品牌定位”“理念”“命名”到“品牌形象的建立”以及“未來品牌的管理”,一系列的過程中,“氣質”一直是被推崇的。為什么需要強調“氣質”?品牌林立的時代,所有的品牌都會存在一定的共性,而唯一不同的是品牌之間的“氣質”。如何能夠讓你的品牌在眾多的品牌中脫穎而出?塑造其品牌獨特的“氣質”將成為新時期新的品牌形象設計的新銳思想與方法,這個理論在國外品牌的建設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每個人的理解與實踐不同,而以上三小部分是筆者對設計需要與時俱進淺談的個人意見。

2別老打著“傳統文化”的幌子來綁架“設計”

可以說一個人沒文化,但是沒有必要總是強調“傳統文化”與“設計”的關系,曾經在一本雜志上看見一個有獨特見解的設計師曾說過:“傳統文化與設計并不是說文化和設計的關系,這跟愛不愛國是兩碼事。我們需要繼承和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但不是單純地依靠設計。商業設計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傳播文化而存在。文化的發揚和傳播可以依靠其他手段來進行,比如文化年、世博會等?!甭牭揭恍┡笥岩辉購娬{“傳統文化”與“設計”的關系,筆者認為是將設計狹義地解釋了。你是不是覺得設計就是平面設計那點東西?如果你回答是,那只能說明你對設計一知半解;如果不是,那么設計跟文化到底有多大的關系呢?日本人和德國人能夠做好設計,不是在于他們的風格有多么的民族,而是他們的民族性格決定了他們在設計一些產品的過程中做到了理性和思考以及嚴謹的工作態度,而非國內一些設計師理解的表現方式。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其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能夠與設計相關聯,也僅僅是對某些產品,絕大多數的設計跟傳統文化沒有關系。設計一臺日常使用的洗衣機需要傳統文化嗎?設計一個電話機需要傳統文化嗎?同樣一個款的電腦產品,全世界賣的一樣,一個洗衣機如果不標上商標,也很難知道它是哪一個國家制造的。那些隱藏在所謂文化背后的其實并不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問題,而是其他諸如“人體工程學”“行為學”“美學”等綜合因素的理解。我們不能說“設計”跟“傳統文化”沒有關系,但至少沒有必要讓“傳統文化”綁架“設計”,這無疑是可笑的?,F代社會,我們不能忽略商業設計在整個經濟中所產生的價值,也可以說商業設計的目的最終還是要還原到為企業創造價值。而作為設計師,我們的目光如果僅僅是停留在本民族文化的研究上,那就是局限的。記得老師和我們說過:“讓你做個粽子的包裝你可以輕松搞定,讓你做個非洲的什么傳統產品,我看你就傻眼了。”這樣的設計師怎么能夠讓企業的產品賣到世界上去,又談什么走向世界?日本人的傳統文化元素之所以被人稱道,是因為其表現方式上存在的個性,是風格!而影響日本人產品設計的根本原因是由日本的民族性格決定的,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整個民族都懂得無論是在生活或是設計上要做到節儉,于是設計也自然得到了升華。

3結語

找到設計的目的,才是正確的設計表現方法。將你的設計還原到環境中,是評判你的設計是否是適合標準的重要方式。特別是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時代,設計更需要與時俱進。一個國家若只希望保留文化而忽略經濟的發展,最終就會像瑪雅文化那樣窮途末路。作為新時代的設計師需要用新的審視世界態勢的胸懷來看待設計,別那么鼠目寸光!最后筆者也只能說,在以后設計的道路上,我們都會從不同的角度成長、蛻變,對設計的理解也會更加透徹。

作者:劉利娟 單位:遼寧財貿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小蓮.我國企業品牌國際化經營戰略策略探索[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06).

[2]閆欣潔.淺析國內化妝品市場的消費現狀與趨勢[J].經營管理者,2011(09).

[3]楊惠.國外品牌軸承在中國市場的渠道管理淺析[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