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老性居家養老色彩設計研究
時間:2022-11-20 09:04:02
導語:適老性居家養老色彩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今社會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社會各界也越來越重視老齡化問題。為了提高老年人生活居住的質量,需要為其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文章從色彩設計的角度出發,以此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對我國而言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一個比較嚴峻的社會問題。縱觀世界各國,我國是世界上高齡老年人口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大,老齡化發展勢態迅猛。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較其他國家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中國人受傳統觀念影響更傾向于選擇居家養老。根據相關調研,我們國家老年人選擇在養老院養老的只占10%,而選擇居家養老的卻占90%,由此可以看出老人們在暮年依然喜歡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這也是大多數中國的老年人所渴望的生活。子女們也害怕父母到養老院后"孤單",得不到好的照顧,大多望而卻步。因而最受中國子女歡迎的養老方式也是讓選擇父母在熟悉、安心、舒適的環境里頤養天年。因此適合老年人居住的空間設計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著重從色彩方面進行論述。
二、老年人生理與心理的需求
老年人的生理特點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自身生理機能逐漸退化,視力也會衰退出現眼花、色弱等視力問題,眼睛的對空間的敏感度也會降低,對光線明暗的程度感知力下降,在昏暗的空間是很難看清物體的,所以需要明亮的、沖擊力強的、容易被視覺感知的空間環境,有的老年人行為動作遲緩、步距變小、甚至需要借助拐杖、輪椅或助力扶手等協助出行的工具。因為步履蹣跚、行走障礙、動作協調性降低,所以常出現無意碰撞器物的現象。總之,老年人的視覺、觸覺和平衡感方面等都有明顯的下降,而這些現象都表明老年人需要一個寬松的空間環境。老年人心理特點需求:大多數老年人心理都會產生悲觀、抑郁、失落、孤獨、空虛等一系列不好的心理和負面情緒。在情感上總是覺得自己被忽視,從而希望有人關懷認可,更希望得到家人陪伴。生活上他們喜歡安靜充滿陽光的空間,陽光和安靜會讓他們感到心情愉悅,相反的是他們不喜歡陰暗的空間,陰暗會引起他們的心理的失落。而老年人的這些心理特征,在后期家居空間設計時要充分地考慮其特殊需要。
三、用色彩關懷老年人生活
室內色彩對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很大影響,還可以改變主人的情緒和行動。康定斯基這位著名的俄國畫家、美術理論家在自己的著作《論藝術的精神》中指出:"人的精神被色彩直接影響著,色彩的完美搭配及協調統一的落腳點在于對人心靈是否具有目的的啟示激發作用"。老年居住空間中的色彩對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都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在室內設計元素中,色彩的運用可以改變人的情緒,甚至可以影響人對于空間的感受、舒適度以及環境氛圍感。在進行老年人空間色彩設計應遵循下面幾點原則:1.符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色彩會帶給人們不同的心理感受,人們對色彩的喜好也各不相同。通常偏暖色系的色彩能夠讓人心情愉悅,偏冷色系的色彩能夠讓人心情鎮定。明亮清淡的色彩也就是明度高的色彩會讓人產生輕松愉悅的感覺,而灰暗濃重的色彩即明度低的色彩則容易使人聯想到陰暗潮濕常年見不到陽光的空間,使人感到憂郁、壓抑,有時也會帶來陰暗、悲觀的想象。在確定老年人居室中的主色調前,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個人喜好。老年人從心理需求上喜愛絢麗艷麗的色彩,因而表現出對暖色調的偏愛。通過接近陽光的色彩,暗示著充滿陽光的生活,尋找曾有的青春活力,有助于緩解老年人的負面情緒。老年人特別偏愛的顏色是綠色,綠色在大自然中是最為普遍的,也是與人類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的色彩,是大自然的主宰色,能讓人享受和平的寧靜。同時,綠色會讓人聯想到大地、草原、森林等是大自然的顏色,會產生舒適、自然的感覺,會讓老人有一種本能的反應想要去接觸。歌德對于綠色是這樣形容的,“綠色給人一種真正的滿足,人們不想再做進一步的探討,也不能再進一步。”由此可以看出綠色是一種中性的、明度居中的、冷暖傾向不明顯的平和優雅的色彩。而藍色使人聯想到海洋、藍天等,能夠降低血壓,減緩緊張心理,增添安寧與輕松的感覺。黃色則使人聯想到光、迎春花、豐收的麥田等,能夠刺激大腦、穩定情緒、讓人集中精力,能夠讓昏暗的空間看上去明亮些,至于白色則對易怒的人可起到調節心情的作用。2.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人從中年步入老年,身體各個器官逐漸衰退,肌肉萎縮靈活性下降,逐漸出現步履蹣跚、需借助扶手、拐杖或輪椅出行,視覺方面老花眼、視野狹窄、老年性白內障等由于這些自身生理問題造成了老年人對色彩的感知力下降,色彩敏感度、色彩識別能力降低,對環境變化適應時間變長。所以在為老年人選擇色彩的時候,應該根據老年人生理的變化,選擇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純度。老年人往往喜歡明亮、清爽、淡雅的色彩。明度高純度低的高明度色彩給人感覺明亮、輕盈、柔和,但是加入一點黑色降低了色彩的純度就會給人剛硬、沉悶的感覺。老年人往往更傾向于明亮的色彩所產生的柔和溫馨的空間氛圍。不同的色彩對我們視覺的刺激會使我們產生不同的色彩知覺情緒,這和我們的生理特征和視覺經驗有一定的聯系。老年人由于自身原因,身體各種機能都隨之下降,新陳代謝減慢,體內激素等分泌減少,各種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發病比率隨之增高,因此在老年人的居住空間色彩設計上,應該特別注意色彩刺激給人帶來的生理作用。美國色彩學家雷斯丘斯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把四個測試者分別分配在純色粉刷的紅、黃、藍、綠四個房間,結果顯示:紅色房間中的人會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的現象,產生熱的感覺;黃色房間中的人心跳平穩、血壓沒有變化,但是會產生疲勞感:藍色房間中的人會心跳減慢、血壓下降;而在綠色房間中的人心跳和血壓沒任何變化,但得不到視覺上的滿足感。可見色彩刺激對人的身體有很大影響。從生理層面來看,偏向冷色系與中性色系的色彩能使心跳血壓平穩,能減少情緒波動和身心刺激,有助于保持平和的心情和平靜的心態,能夠給老人創造更加舒適、健康的居住空間環境。3.符合室內空間功能的需求。色彩可根據空間功能的變化進行變化,所以要選擇適宜空間功能的色彩。客廳餐廳色彩宜采用偏高明度、眩目性低的淡雅色彩,局部適當采用對比色增加效果。臥室色彩宜采用柔和、安寧、偏暖的純度、偏低明度的色彩適當提高木暖色,以取得雅致、安謐的效果。書房工作室的色彩宜以純度適中、明度較高的中性色為主,在這樣的環境中會心情平靜、視覺舒適。對于老年居住空間中應加裝輔助和求救系統,如過道扶手、地面警示、緊急求救按鈕等,這些色彩要與墻面、地面增強對比度與可視感,應該利用色彩的可識別特性,采用識別度較高的明亮的黃色或紅色,與墻面加以區別提高標識性。通過強烈的視覺刺激提醒老年人,遇到危險及時一鍵呼救,避免摔跤、磕碰。總之老年人居住空間整體色調應和諧統一,色彩不宜過多,避免出現過多的對比。只有深入了解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行為特點、生活習慣等,才能夠全方面合理的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研究,為老年人提供一個有品質的居住空間環境。我們一定要遵從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運用掌握的色彩知識,結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審美需求,盡可能為老年人創造出愉悅、舒適的生活環境,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美好,盡可能的享受精神上的富足,提高他們的幸福指數。
參考文獻:
[1]陸紅英,楊小軍.老年人居住室內空間色彩設計芻議[J].設計,2017.
[2]周彥麗.基于人性化理念的老年人居住空間色彩研究.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
[3]周敏.基于心理行為分析的老年人心理環境設計研究[J].北方園藝,2011.
[4]佚名.顏色會影響情緒[J],2015.
[5]戴路易.軟裝藝術在老年公寓中的應用[J].北方園藝,2016.
作者:王秀彩 單位: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歷史文脈與空間現狀設計研究
- 下一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挑戰及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