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設計實踐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5-22 09:43:41

導語:色彩設計實踐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色彩設計實踐教學模式分析

雖說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但也不能僅依靠校園這一單一的空間來完成人才的培養。尤其是在當今社會,任何領域的人才都離不開社會的影響。所以,教育領域與社會企業為了培養人才而實施的產教合作也就逐漸地自發形成了,并隨著雙方合作的不斷深入,校企雙方在平等互惠的關系上越來越契合,最終走向產教融合。這種產教融合是針對人才技能的培養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合作關系,能夠最大化地利用社會、企業的市場資源,達到取長補短、優勢互補的目的,實現多方共贏。作為一名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只在學校學習書本理論知識是無法滿足社會需求的,學生需要實操的機會來檢驗他們的學習效果,查漏補缺。

產教融合這一教學模式便恰好能使他們充分展現自己的設計理念,運用自己的審美進行創作,根據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進行自我訓練與完善。《產教融合色彩設計實踐措施研究》一書以藝術設計專業建設為背景,以藝術設計專業中很重要的內容——色彩設計為跨越專業限制的媒介,全面介紹了產教融合色彩設計教學實踐的實施方式與實踐途徑。同時,給出了一些方案,既可作為色彩設計專業的相關研究人員的借鑒資料,也可為實踐教學提供指導。該書共劃分為四大模塊。第一大模從藝術設計專業建設思路入手,對藝術設計專業走向產教融合的現狀與可行性進行了探索,對這一專業的特征、發展方向和產教融合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在藝術設計專業中找到了一個可以貫穿整個教學的內容——色彩設計,認為可以以此作為突破口進行研究。第二大模塊是對校企融合的教學實踐措施的詳細闡述,包括色彩設計課程的教學資源共享、兼容策略與導向能力、創造和預見未來以及經濟制度措施的內涵等內容,并在最后進行了歸納總結與分析。第三大模塊列舉了三個色彩設計實踐教學模式。其中,實踐綜合講授模式下,實踐課程也需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知識講授,導師與教師合作模式有利于實現校企雙方共贏,而角色轉換模式更有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第四大模塊對校企融合中校內外教學關系的合理銜接與結合進行了闡述,并根據新時代的需求對校企融合的未來進行了設想。

該書將著眼點放于藝術設計專業中的實踐教學模式,將色彩設計作為產教融合的紐帶,打破專業的限制,站在更加高遠的視角來研究校企合作的方式,并設計出了有著各自不同優勢的創造性實踐教學模式。綜合講授模式的出現可以澄清人們認為實踐型的專業不需要課程講授的錯誤想法,同時還提出了集中與分散式、分析與總結式、啟發與鼓勵式這三種講授方式以應對多元化的課堂。這一模式是根據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實施的,效果顯著,對藝術專業的跨界發展也很有幫助。企業導師與學校教師合作這一創造性教學模式則是針對目前就業情形而提出的,致力于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與減少企業的損失,需要校企雙方在以培養人才為目的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加強導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實現共贏。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是學生需要一個發揮的平臺。角色轉換模式的提出恰好迎合了這一點。

這一模式的成功實施需要教學團體、課程內容、評價體系這三方面的全新建設,缺一不可。在這一過程中,導師和教師應積極進行交流,設計教學環節將學生推上主導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他們的參與感。教學模式的創造性來源于企業導師與學校教師的合作與交流,兼顧市場與學業兩方面的要求,對原有模式進行更新,對教學中的角色與內容進行重新定位。該書作為一本研究色彩設計的書籍,具有很多優勢。首先,它的內容側重點十分新穎,不是在單純地列舉一些教學實踐措施,而是以色彩設計為切入點,將藝術設計專業置于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進行研究。其次,在介紹教學措施及模式時,涉及面十分廣,從方式到效果都作了詳細闡述。最后,該書還對產教融合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將其與最近較為流行的“慕課”相銜接,緊貼新時期設計專業的要求。總而言之,該書視角廣泛,內容貼合實際,邏輯清晰,專業性強,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值得閱讀。

作者:欒黎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