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因素設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4 05:16:00

導語:手機因素設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機因素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科技以人為本”,這句諾基亞的宣傳口號現在已經不僅僅是它一家的事情,越來越多的手機在設計上無不體現這人性化,尤其在一些細節方面,一點點的設計改進就可能成為讓其一款更加讓人倍加喜愛的產品,也正是這種人性化的細節體現出手機設計的一個發展進程。因為都體現出“人機工學”的原理。

關鍵詞:手機人性化人機工學操作界面

人性化設計在現代人的心目中并不陌生,因為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處處體現了設計的人文內涵。而提到“人機界面”也許知之者甚少。其實人性化就是“人機工學”在現實領域最直觀最具象的表現。“人”與“機”的關系體現為兩者的交互界面。只有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真正體現設計的人性化。

談到“人機工學”,我們首先應理解其含義,“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的特性及工作條件與機器相匹配的科學。它把人和機器視為一個有機結合的系統,指出機器應該具有什么樣的條件才能使人付出適宜的代價后可獲得整個系統的最佳效益。人機工程學不僅涉及到工程技術理論,還涉及到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以及勞動衛生學等。認真研究這門科學,可以創造出最佳設計和最適宜的條件,使人機實現高度協調統一,形成高效、經濟、安全的有機系統。

理解了什么是人機工學的含義,我們以手機為例簡單介紹人性化的人機界面。當前,產品的功能設計,操作界面的的改進乃至渠道、服務都成為各商家“人性化”的發力點。

在功能方面,隨著手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普及,消費者對手機的需要已不再滿足于移動通話的單一功能,多樣化、個性化的功能設計成為手機功能設計的關注點。例如,拍照手機像素的不斷提高,娛樂功能的完善,等等。

但是,功能的多樣化,又帶來新的問題即如何在增加功能的同時,市手機的操作界面便利方便,成為人性化的新課題。這也體現了人機操作界面的關系。

這些問題為商家和設計者提出了要求,作為商家來說,產品是否方便好用,消費者的需求能否獲得滿足,滿足到什么程度,往往依據經驗及最終銷售結果來判斷。手機操作界面是手機使用中的核心要素之一,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傳播口碑和二次購買。而做為設計者而言,設計者必須考慮用戶操作手機時眼、手的行動步驟,來對人機交互界面的易用性、可用性和友好程度進行評估,比如:觀察消費者眼球使用用哪個功能最多、使用哪種功能時間最長,來判斷消費者最關注的手機功能;觀察消費者來使用某項功能時,哪些鍵操作次數最多,與預設操作步驟是否一致,哪些鍵最容易按錯,以此來確認快捷功能設置與鍵盤位置的配合。

眾所周知,無論是商家、設計者還是消費者都希望一個好的操作界面。因為好的操作界面首先具有易用性,不需要太多學習就可輕易上手;同時快捷簡單,核心功能能夠“一鍵完成”,常用功能“兩步到位”,簡單好用;最后是個性化,允許用戶進行定制,最大程度貼近用戶的使用習慣,讓用戶愛用。

現代手機的設計也體現了上述所提出的要求。主要表現為:

一、攝像頭保護蓋

隨著可拍照手機市場的日漸成熟,內置攝像頭的手機幾乎成為了現在手機產品的標配硬件,從10萬到30萬再到100百萬,現在又有200萬、300萬,而且擁有原來只是在數碼相機上才會出現的光學變焦、自動對焦等功能。可以說現在的手機攝像頭是越做越專業,不過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問題:如何能在日常的使用中更好的保護這個精貴的東西。為了拍攝方便,現在大部分的手機攝像頭都是安裝在手機背面(直板、翻蓋機型居多)或手機正面(折疊機型居多),而裸露在外面的攝像頭不免在日常的使用中會收到一定程度的磨損,雖然現在很多廠商采取一個凹陷型的設計,但是在拿拿放放中仍然會受到“傷害”。為什么不能像數碼相機那樣有一個專門的鏡頭蓋呢?

這個問題現在已經被解決了,就像索愛S700c在機身本后的攝像頭上又曾多設計了一個鏡頭保護蓋,再不用的情況下可以把它關閉,這樣能很有效地保護攝像頭不受到損傷。還有像三菱M900,則更是徹底,整個機身后背大約二分之一的地方都被一個滑蓋保護的嚴嚴實實,攝像頭當然“安枕無憂”。

二、自動翻蓋按鈕

現在的翻蓋手機中,很多廠家為了提高翻蓋的手感,把轉抽做的十分有力度,當然,這樣做的確給了我們不少的“美妙”感受,但是有時也會出現一點小小的麻煩,比如正在擁擠的公交車上努力地站著,還要隨時與突然地剎車、緊急地轉彎相抗衡,這時卻來了一個不得不接地電話,于是在慌亂之中用一只手卻怎么也打不開那“該死”的機蓋,好不容易打開了,聽見的卻是掛機的聲音。

現在你也不用為這個問題擔心了,因為已經有廠家推出了“一鍵翻蓋”機型,只需輕輕觸動機身側邊的液壓按鈕,手機便會自動打開上翻蓋,令你接聽電話更加方便自如,例如三星SGH-P518、夏新A8e、松下X400、X800都是擁有這種本領的機型,這一下你再也不會出現上面的尷尬場面了。而且要特別說一說的是三星P518不僅能夠實現自動開蓋,而且可以實現自動合蓋,聽起來就讓人心動。這種設計不得不說是手機設計的一大超越。

三、外部儲存卡支持熱拔插

隨著百萬象素手機、MP3手機、電影手機、游戲手機的日漸流行,消費者對手機儲存空間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沒有一個大的儲存空間怎么能裝得下要拍的照片、要聽的歌曲、要看的動畫、要玩的游戲。于是,支持儲存卡內存空間擴展的手機也就應運而生了。不過對于要頻繁的導出導入照片、歌曲、影視、游戲的朋友每次要:關機-取出儲存卡-傳輸文件-裝入儲存卡-開機,一天如果有個3、4次恐怕誰都要煩了,于是,支持儲存卡熱拔插的機型便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所謂的支持儲存卡熱拔插,是指即使是在開機的狀態下,我們可以隨時取出儲存卡進行文件傳輸,而不需再像上文提到的那樣做一系列動作,實在是方便。現在市場上這一款類型的手機也是頗多了,例如早期的西門子SX1、6688i(已下市),多普達818、535;諾基亞N-GageQD;神達8390等等,所以,大家在這方面可以選擇的機型還是蠻多的。擁有一個可以熱拔插儲存卡的手機還是非常實際的。

現在還有一種更為便捷與PC連接方式——移動U盤模式。當你要用手機與電腦互傳文件時,只需用USB數據線將兩者相連,電腦便會自動識別你的手機及儲存卡為兩個移動磁盤,這種連驅動都不用安裝的連接方式在摩托羅拉E680和諾基亞N-Gage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四、微距拍攝

現在手機的拍攝功能是越來越全面、越來越實用了,相信總有一天數碼相機會被其完全取代。今天我們除去光學變焦、自動對焦這些有點“變態”的手機拍攝功能不談,說一下更加實用,而且現在已經在手機中較為廣泛應用的“微距拍攝”功能。顧名思義,所謂微距拍攝主要是應用在近距離拍攝狀態下(一般情況下被照物體與手機之間距離在5CM~10CM需要啟動微距模式),開啟微距模式可以是拍出的畫面更為清晰,成像效果更好。

現在手機的這一功能雖然還比較弱,但是已經令成像質量有了很大的改觀,例如:NECN840、N830;夏普GX32、GX22;三菱M900都具有微距拍攝模式,而且值得一提的是M900的微距拍攝效果相對來說是十分好的。

五、滾輪式功能側鍵

其實,滾輪式功能側鍵在很早的手機上就已經有在使用,例如早期的索尼Z系列,但是隨著手機產業的發展,這種方式的功能鍵越來越多的被按壓式的側鍵所提代,但是就人體工學來講,滾輪式側鍵在實際操作中遠遠方便于按壓式的側鍵。

但是現在在一些商務手機上,這種經典的側鍵設計又重新被一些廠家拾起,例如摩托羅拉A780的三向的滾動鍵;索尼愛立信P910;P908的五維控制滾輪,之所以說它是全方位五維的,主要是因為該滾輪不僅可以上下滾動并且下按,同時還可以進行兩個側面的按動,相信很多對早期的P802印象深刻的朋友都不會對這種設計理念而陌生。在這些高端的智能商務型手機上,滾輪式的功能側鍵尤為顯得實用,通過它們可以輕松自如的操作菜單極其選項。滾輪式功能側鍵的確是要比現在傳統的按壓式側鍵更為合理。

六、滑動式接口保護蓋

現在手機身上的接口是越來越多了:數據線接口、耳機接口、充電器接口......顯示了手機功能的多樣化,但是在擁有這多種接口手機的同時,另一個麻煩也隨之而來——這么多的接口很容易落入灰塵!于是廠家就做出橡膠保護蓋來用于抵擋灰塵的進入,但是對于充電接口、耳機接口等這些經常要插入拔出插頭的地方,如果頻繁的扣出橡膠蓋,久而久之難免會使保護蓋壞掉。

于是一種新型的保護蓋設計方法——滑動式接口保護蓋,例如三星新出品的經典機型SGH-D508在耳機接口的地方便是采用的這種保護方式,當不使用時只需把保護蓋輕輕一拉,便會蓋住接口,起到防塵的目的,而需要插入耳機時,也只需拉開它,這種設計使用方便,而且即使是頻繁的拉動也不會造成什么損傷,非常實用!其實采用這種推拉式的耳機保護蓋D508并不是第一款,早在去年三星在推出的一款SGH-D108中便采用了這種設計,雖然外觀設計不同,但是便捷性是相同的。

七、單獨按鍵式手機鍵盤鎖

現代手機的鍵盤鎖都是通過手機上*鍵、#鍵再加上一個定義的開機健所構成的,雖然習慣以后用起來還算順手,但是有時仍然難免會會有些手忙腳亂。在這一點上摩托羅拉E680便做的非常人性化,它為鍵盤鎖單獨設計了一個開鎖上鎖鍵,這個鍵位于手機頂部,采用的是推拉的活動方式,當需要為鍵盤(也就是那個寬大的觸摸屏)上鎖時,我們只需把按鍵滑動到標有一個小鎖標志的地方即可上鎖,而開鎖時亦只需向相反方向滑動,使用期來極其方便,再也不用手忙腳亂的按晚“開鎖鍵”再按“*”了!人性化設計再次被完美體現。

總結:人性化的設計越來越被人們接受,那是因為它為人們忙碌的生活和學習提供了便捷。上述幾點人性化的體現并不能全面的表達手機的人性化設計的全部方面。但它代表了時展的趨勢。人性化的設計滿足了人們的物質和精神層面的需求,總而言之,面向未來的設計是以人為本,人性化乃是設計的主題。

參考書目:

[1]袁修干、莊達民,《人機工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2.3

[2]劉偉、袁修干,人-機-環境系統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及發展趨勢,人類工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