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裝飾元素在室內陳設的運用

時間:2022-01-04 04:56:11

導語:傳統裝飾元素在室內陳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裝飾元素在室內陳設的運用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存在著許多優秀的元素,是我國乃至世界的重要文化財富。現代社會室內陳設設計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前被廣泛應用其中的歐式等設計風格逐漸被人們所厭倦,人們開始期望中國傳統文化回歸到生活中。而且現代城市人口數量大,平均居住面積小,已有的古代傳統園林建筑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因此,在現代室內陳設設計中,應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可以滿足新時期人們的美學需求,也可以促進我國社會城市建設發展。

一、中國傳統室內裝飾元素溯源

(一)我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構成。在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發展過程中,人民的文化生活實踐得出了許多豐富的精神產品。這些精神產品囊括了社會意識形態、自然科學、信息技術各方面的內容。傳統文化并不完全是來源于歷史,其對于現代文明的發展,同樣具有突出的繼承性。我國土地遼闊,各區域之間的文化均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在傳統文化內容中,可以體現出歷史的獨特地域性。受到古代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傳統文化可以反映出社會意識形態[1-2]。而室內設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的社會文化。這是因為特定時期的室內陳設設計,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完成的,可以良好地反映出社會文化風貌。不同時期人民的價值觀和審美,都會受到文化傳播精神的深刻影響。(二)中國傳統室內裝飾中的美學意境。第一,以和為美,是指在室內裝飾上體現出的整體性的審美方向。上面分析的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就是對“以和為美”的最好詮釋。在室內裝飾中,共有三種裝飾形式可以體現出“以和為美”的價值觀[3-5]。一是和諧統一,指在室內陳設設計過程中,使得所有內容在風格、色彩、光影等方面保持統一,使建筑物使用者可以有舒適之感。二是對稱,就是指裝飾設計將某一點或某一線,作為整體設計的中軸線,讓居住者感受到室內環境的整體性。三是均衡,就是指讓設計呈現出較強的秩序感,在室內裝飾中呈現出較強的統一規劃,靈活運用室內陳設設計中的均衡、對稱形式,帶給居住者協調的美感。第二,以人為本,是指在室內裝飾設計中,充分考慮使用者的因素,既可以滿足基本的室內裝飾使用功能,又可以從色彩、明暗等美學視角提供給居住者更高質量的審美體驗[6-7]。第三,以自然為道,是指在室內陳設設計中,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具體表現為在設計中體現出虛實結合的美感,講究室內設計空間結構相互交錯。同時可以通過建筑結構的穿插,將室外景觀的審美體驗帶入到室內居住者的視野范圍,為室內空間帶來良好的氣氛烘托作用[8-10]。室外景觀可以在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單純應用其中的意向和建筑方式是不夠的,要在設計中注意體現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首先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找到想要表現的傳統文化元素,對其賦予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人民群眾對于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有利于其傳承與弘揚。在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將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優勢發揮出來[11]。

二、室內陳設中傳統裝飾元素的傳承

(一)現代中式室內裝飾設計風格原則。現代中式室內陳設設計講求繼承傳統文化,并與現代科學技術進行協調。當前階段,室內陳設設計師開展的中式風格設計工作,重點是要在設計中體現出歷史、民族特征,并且融合民族傳統文化,發揮強大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也可以在中式風格中吸納一部分外來文化,堅持我國傳統文化為主導,將其按照現代生活需求進行適當調整[12-13]。在現代室內設計中,還需要提升對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視程度。在新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時刻謹記技術在室內陳設設計中是要體現出美感的,所以也應重視藝術對技術應用過程的指導作用。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物質技術,從而得到的中式室內裝飾風格,可以兼具藝術感染力與傳統文化內涵。中國古代的室內陳設設計講究比例與結構的平衡,對室內環境中部件的朝向等均有著較高的要求。在現代室內陳設設計中應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古代的要求來進行設計,應去除其中腐朽落后的傳統觀念,留下科學合理的設計理念。比如,對裝飾結構之間比例問題的關注就應得到延續,使整個室內結構共融,形成一個良好的局部環境。與時俱進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做出與時展相對應的創新。在陳設設計的傳統文化元素中加入現代科技支持,聲光電技術的應用可以強化傳統文化元素的作用。(二)空間與結構。常見的我國傳統室內裝飾,按照空間劃分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具體包括屏風、隔扇、博古架、門窗、花罩等。窗,在整體的建筑功能中,屬于空間性質組成的必須構件。窗具有功能性和審美兩方面的功效。在功能性上,窗的設置可以為室內環境提供通風、采光,大大提升了居住舒適程度;在審美功用上看,窗的設置也體現出了中國傳統藝術豐富的美學形式,窗結構上豐富多變的欞格,從藝術欣賞的角度完全可以將其看作一種藝術品。用窗結構起到裝飾室內空間的作用,可以為室內環境增添靈秀典雅的美感。隔扇,同樣也是傳統建筑空間的重要構件。一般情況下隔扇可分為隔心、裙板和絳環板部分。在室內環境,尤其是小型的室內環境中,使用隔窗來布置空間,還涉及墻、門及窗的位置。因此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會把隔窗放置在室內立面的視覺中心位置。由此可見,在室內陳設設計中,隔扇裝飾帶來的結構功能與審美功能不可小覷。落地花罩,經常在傳統建筑空間的內檐裝修中出現,可以起到劃分室內空間的作用。花罩種類多、樣式豐富、寓意吉祥。上述舉例的窗、隔扇和花罩,都兼具了劃分空間結構功能以及用來欣賞的裝飾性功能。(三)材料與工藝。在我國傳統的室內陳設設計原則中,講求“天然去雕飾”,也就是指裝飾設計崇尚天然,對材料的應用盡可能地減少人工添加。實際上,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理論“道法自然”理念的繼承。所以,在后來的傳統室內設計中,重點在對施工材料的選用方面,可以讓木材自然地表面肌理與光澤和諧,配合匠心巧思,使得傳統室內物件的銜接工藝流暢自然,品相上肌理清秀、色澤高雅、潔凈柔和。在現代室內設計中,這種自然材質的選用完全不會顯得過時,反而給現代空間增添了清新雅致的質感。還可以靈活運用多種設計材料進行結合,將傳統裝飾材料與現代裝飾材料進行糅合,在有限的空間內,形成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統一。(四)光影與色彩。光可以體現出室內空間的色彩、形態、質感。如果室內空間缺少光照,則一切可以欣賞到的觀感都將無法被看到。光的表現形式非常豐富,在光照下,光的強弱、冷暖等,都會實際影響到室內的光影效果和氣氛。在保證采光方式一致的條件下,室內環境的光照也可能產生明暗、色度、層次的差異。在室內設計過程中,營造光環境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室內環境中居住者不僅需要在視覺功能上得到滿足,也需要在視覺審美上得到滿足。色彩在現代科學的研究中,解釋為眼睛對光反饋的視覺效應。但是實際上人對于色彩的認知,并不單純源自于視覺感知,也可以通過觀察色彩的產生來獲得審美以及情感上的體驗。

三、室內陳設中傳統裝飾元素的創新

(一)傳統裝飾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模式。第一,傳統裝飾元素紋飾的借鑒。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漫長歷史中,流傳下來非常豐富的傳統裝飾元素。中國傳統文化常常將諧音為吉祥之意的圖案,用在裝飾設計上。例如魚的圖案,常與“年年有余”聯系起來;蝙蝠的圖案常與“福氣”聯系起來。因此,借鑒傳統裝飾元素中的紋飾,需要提前了解圖案中蘊含的文化內容,方可在門窗等室內設計上加以運用。第二,傳統裝飾元素的提煉。我國傳統室內陳設具有比例協調、尺寸合理、線條流暢的特點。所以,在現代室內陳設的設計中,應保留上述傳統裝飾元素的特點,但是不宜大面積直接堆砌,而是要對其進行概括提煉,在簡化過程中,對其進行升華。第三,傳統裝飾元素的結構重組,是現代室內陳設設計中常用的方法。從繁復的傳統文化元素中,找到其中蘊藏的“形”,并通過合理的解構和重組手段,實現對傳統裝飾元素的進一步整合。在此過程中,可以讓傳統陳設滿足現代裝飾性、功能性的需求,凸顯出古為今用的思想內核。(二)傳統裝飾元素在室內陳設中的創新模式。第一,言簡意賅的傳統元素創新形式。在傳統美學發展過程中,傳統裝飾元素可以作為研究探討的一個突破點。現代社會,中國傳統裝飾元素在陳設應用中,受到了外來文化、現代文化的較強沖擊。所以陳設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應在選材、設計等方面進行再設計,形成一種簡單卻又不失內涵的設計風格,將現代加工方法與充滿古韻的設計相結合。第二,質變形存的傳統元素創新形式。所謂的“質變形存”,指的是在制造材料方面提升對新型材料的應用能力,將玻璃、金屬材料,與傳統室內陳設中使用的木頭、石頭等材料進行融合,在陳設設計中充分體現時展特征,同時也不會失去傳統文化中的精神內核。第三,傳統文化的神韻傳承。在傳統裝飾設計中,設計元素基本保持簡潔雅致、大氣舒展的結構特征。例如,在室內陳設的空間構成中,存在直線曲線對比、方圓對比、中軸線的對稱排布等,這些結構特點都可以很好地展現出強烈的幾何形式美感。不同形態進行對比,表達出的是生動、優美的設計韻律。中國明式圈椅是線性審美文化的杰出代表作。椅子充分展現出了流線特征,整體構成清晰,上圓下方的美感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四、結語

在充斥著流行元素的現代社會,在室內陳設設計中加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情感需求。在促進我國現代室內陳設設計發展、豐富裝飾設計的同時,也有利于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潘家寬.淺談傳統建筑裝飾在室內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J].裝飾裝修天地,2020(17):10.

[2]楊康.傳統文化元素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20):909.

[3]閻曉萌.中國傳統裝飾元素在現代室內設計藝術中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11):197.

[4]張洋文.當代室內設計對中國傳統裝飾元素的傳承與創新[J].當代農機,2019(10):79-80.

[5]張勤宇.“中國風”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運用探析[J].房地產導刊,2015(23):152.

[6]朱婷.論傳統建筑裝飾符號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科學與財富,2020(16):153.

[7]林文鋒.大漆屏風在當代室內裝飾中的應用探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7(8):126-128.

[8]武建亭.中國傳統文化在室內裝飾中的營造[J].新型建筑材料,2019(11):155.

[9]趙辰.回紋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9(2):117.

[10]張伊檬.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室內軟裝設計中的應用[J].裝飾裝修天地,2018(10):4.

[11]麻艷哲.論室內裝潢設計與中國傳統裝飾因素的結合[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1):478.

[12]汪健.室內裝飾藝術的中國風發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0):5575-5576.

[13]吳彥.淺談室內裝飾“中國風”元素的運用[J].雪蓮,2015(26):45.

作者:張小瑋 單位:山西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