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時間:2022-11-19 09:49:17
導語: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著許多突出的問題,本文主要是基于煙臺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進行改革研究與探索,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的專業核心課、專業考察課,以及畢業設計進行改革。達到打破傳統教學內容模式化,深入實踐教學,傳承地域文化,發展專業特色,加強校際差異化,提升學生文化深度,促進人文素質教育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地域文化;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改革
2017年10月,總書記在黨的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更應該研究地域文化,傳承、發展地域文化,將地域文化作為專業課程資源的重要來源。本文將煙臺地域文化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傳統的教學內容與模式,引導學生對于地域文化的關注,增強學生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創作出能夠適應地方經濟、市場需求的文化創意產品,具備傳承與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能力,服務地方經濟與文化的發展。
1地域文化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現狀
視覺傳達設計是一門應用型的學科,其培養目標是掌握扎實的視覺設計基礎、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優秀的專業素質、廣闊的專業視野、創新的開拓能力的,能以專業性的態度來解決問題、服務社會的、具備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近年來,視覺傳達設計乘著新媒體的迅猛趨勢獲得了繁榮的發展,各個高校紛紛開設了視覺傳達相關專業。地域文化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特色發展影響深遠,通過地域文化元素的發掘與視覺傳達設計的課程專業特性,可以將設計成果知識轉化,并且服務地方經濟,很大程度上契合了本科院校的教學頂層設計。但是目前地域文化在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運用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首先,實踐教學力度不夠,地域文化在課程與課程之間缺乏聯系與銜接,不能形成特色專業;其次,課堂教學與地方文化產業市場缺乏對接,使得優秀的教學成果不能轉化并投放市場,導致學生降低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不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1]。
2地域文化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意義
2.1傳承、創新地方優秀的傳統文化
地域文化最大的特征是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以及特定的人文環境。地域文化是一個地方精神、文化的符號象征,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基礎,其重要性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企業和教育部門的重視。地方高校是傳承和發展地域文化的重要場所,將地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使優秀的傳統地域文化能夠得以傳承和保護,并能得到創新發展,同時滿足當前社會對傳統文化產品的需求,對發展地方經濟貢獻力量。
2.2打破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內容模式化,增強學科的文化內涵
地域文化作為地方高校的文化核心,為地方高校教育提供觀念引領和行動指導。而作為地方高校的藝術設計教育,要養成學生的學科素養和人文素養,離不開地域文化的影響。通過將地域文化融入視覺傳達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能打破現有的定向模式,增強學科的文化內涵;還可以使課堂創作符合市場需求,將富有地域文化的教學成果轉化為創新的文化創意產品[2]。
2.3有利于創建本科院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辦學特色
近年來,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發展迅速,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的教學,更要認識到地域文化在專業教育中的價值。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發展,應注重形成獨特的人才培養特色和辦學特色。在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深入開展地域文化教育教學,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實踐技能,還能夠弘揚地域文化,促進地方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設,更有利于在同類本科院校中,創建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的專業辦學特色,形成學科優勢。
3煙臺地域文化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結合存在的問題
煙臺的地域文化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包括代表性的海洋文化、漁捕文化,獨特的膠東民俗文化、開埠文化,以及影響深遠的紅色文化和仙道文化等。目前煙臺的地域文化產業市場,雖然經歷了長期的發展,顯示出獨有的生命力和影響力,但是受到地域限制,影響范圍及力度不大,傳播形式跟不上時展,同時也面臨后繼無人的困境,傳承與發展緩慢,需要進行不斷探索[3]。當今,高等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更注重面向市場,培養應用型人才,越來越多的高校一味追求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使得藝術設計教育中文化內涵越來越不受重視。長期以來,煙臺地區高校視覺傳達設計人才培養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培養規格單一、教學內容模式化,校級之間差異性差,忽視了學生的文化內涵培養,不能以服務地方文化經濟為導向,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需求。在專業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專業課程目前的實踐內容往往為學生自擬題目或各任課教師命題,雖然達到教學目標,但教學內容模式化,實踐教學不夠深入,忽視了煙臺地域文化的因素,整體缺乏文化內涵,在服務地方經濟文化方面存在缺陷。實踐課程教學內容一般是對一線城市進行實地考察、調研,了解本專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傳統的考察內容只達到了提升專業知識、視野開闊的教學目的,忽視了學生對煙臺地域文化的認識,在培養學生文化內涵與文化深度方面有著明顯的不足。畢業設計課選題大多是由學生與導師商議擬定的,這種傳統的畢業設計選題方式,使得各高校間的畢業設計作品大同小異,差異性很小。
4煙臺地域文化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策略
針對目前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內容的架構、教學計劃的具體實施、指導教師對于煙臺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教學成果的轉化等關鍵問題,提出如下策略:
4.1修訂現有的教學大綱
基于煙臺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實踐課程,以及畢業設計課的教學大綱進行修訂。在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的與任務中體現對煙臺地域文化進行創新表現與應用。在專業考察課的考察目的與任務中,增加對煙臺地域文化的實地考察與學習。強調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使學生形成主動傳承和弘揚家鄉優秀文化的意識。
4.2重新架構課程內容
在專業核心課程中將煙臺地域文化的歷史、分類、特點等內容加入理論環節,將煙臺傳統地域文化主題貫穿于專業課程中,如融入煙臺老字號品牌系列包裝設計、煙臺老字號品牌宣傳招貼設計、煙臺老字號品牌形象設計等項目,使課程內容與服務煙臺地方文化經濟掛鉤;將煙臺地域文化融入課程的選題、調研、創作、制作等各個實踐環節,通過學習煙臺傳統地域文化,分析、提煉煙臺地域文化元素符號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專業考察課中,加入對考察煙臺地域文化的考察內容。對煙臺地區的工藝品、地域性文創產品的實地考察,對民俗博物館、文化館的參觀學習等,讓學生在全面了解煙臺地域文化的基礎上,尋找創新的可能性。學習優秀的民族文化、風俗人情,了解煙臺地域特色文化市場,為下一步畢業設計、創作積累素材。
4.3改革傳統考核方式
將對煙臺地域文化的創新表現納入專業課程、實踐課程,以及畢業設計的考核內容,考核學生對于煙臺地域文化的了解情況,對于煙臺地域文化在專業設計中的應用情況,以及學生對傳統的煙臺地域文化的創新設計等方面的內容。不僅重視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還要在課程考核中加大文化內涵考核的比重分值,使學生更加重視作品的文化內涵體現。
5結語
煙臺地域文化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特色發展影響深遠,對煙臺地域文化進行系統、科學地歸納、整合,優化專業課程內容,打破煙臺地方藝術院校課程內容過于單一與模式化的現象。將煙臺地域文化資源與實際訓練目標整合在一起,既有助于實現課程的文化內涵價值,還有助于實現課程對學生專業能力及素養的訓練價值。通過煙臺地域文化元素的發掘與視覺傳達設計的課程專業特性,可以將設計成果知識轉化,并且服務地方經濟,這也是當下視覺傳達設計本科專業教學發展趨勢之一。
參考文獻
[1]趙健.應用型高校開展地域文化教育的價值與方法[J].教育評論,2018(10):31-34
[2]劉鳳鳴.膠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2005,(4):11-16
[3]邊璐.膠東文化視閾下的高校文化構建研究[J].高教論壇,2018,(24):15-17.
作者:于淑君 單位:煙臺科技學院
- 上一篇:裝飾工程裝配式施工工藝探討
- 下一篇:護理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效果
精品范文
9視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