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和”思想在現代書籍設計中的設計理念

時間:2022-02-03 11:30:02

導語:論“和”思想在現代書籍設計中的設計理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和”思想在現代書籍設計中的設計理念

目的:在于將儒家“和”思想運用到書籍設計中做到相得益彰,總結出基于儒家“和”思想指導下的設計理念從而提升書籍設計品質。了解閱讀對象與書籍設計的溝通橋梁做到意境融徹,以儒家“和”思想在現代書籍設計中的運用從而提升讀者閱讀體驗。方法:通過將儒家“和”思想運用到書籍設計中,從而探索現代書籍設計的新出路。

結論:研究儒家“和”思想的內涵,將其應用到書籍設計當中,能夠提升現代包裝設計的文化性,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文化認同,并且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對現代書籍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引言

“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在長期的應用實踐中體現了中國人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的智慧,在調整階級關系、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同時也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提供了理論基礎。它不僅僅是一種思想,在中國長久的歷史文化看來,儒家“和”思想已經被衍生成一種兼容并蓄的藝術形式,并且被廣泛運用到建筑技藝、園林、書法、繪畫等藝術設計領域。本文通過對儒家“和”思想進行梳理,使其與書籍設計相結合,總結出基于儒家“和”思想指導下的設計理念,進而從視覺元素、材料選擇、書籍造型和裝幀結構上研究如何在現代書籍設計中體現出具有儒家“和”思想的設計理念。

二、儒家思想中的“中和之美”談書籍設計中的適度理念

在儒家思想中,任何事物的審美和欲望應該有理性地、適度地抒發,去達到情感和思想的互融互通。正是因為有“中和”儒家思想的引導下,人們才會更加滿足自己當前的生活從而做到知足常樂、控制欲望,只有做到儒家思想中的適度原則,才能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睦共處。在書籍設計中,近年來隨著電子讀物的普及,加上有些設計人員為了迎合某些書商的要求,對書籍過分裝飾一味地追尋表面視覺上奢華高雅的書籍裝幀形式,出版商也越來越看重書籍外觀,而產生了很多過度包裝的書籍,因為在他們看來現代紙質書籍具有了擺設和收藏功能,這種看似提高書籍價值的行為對于書籍本身來說其實是一種病態的表現。過度包裝不但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還對消費者的心靈進行了腐蝕。書籍自古以來就是傳播知識、教書育人的主要媒介工具,如果過度的最求外觀上的好看與銷售價值只會適得其反。儒家的“中和”思想要求書籍裝幀設計師在設計創作過程中尋找最佳的平衡點,讓書籍設計的外在體現出對稱、平衡、協調和統一,并對稱美、秩序美來帶動人的自我身心的和諧,讓人的身心、人與人、人與自然處于圓融的狀態,實現真正的“中和之美”。

三、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談書籍設計中的生態理念

儒家思想常常強調“天人合一”,其中以人為核心,強調人與天地、自然的和睦共處。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引導人們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不應當以占有自然、破壞環境為目的,而應思考如何與自然融為一體,世間萬物本身就屬于自然界,人們不是要逃離自然的環境、改造自然的規律,而是要融于自然、親近自然,實現生命之美與自然之美的相互契合。因此,在書籍設計中應體現“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抑制無限制的欲望,避免向自然無限制地索取從而造成大量的破壞,盡量采用以自然、可回收的物質和材料作為書籍紙張制作材料,提倡綠色設計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儒家思想中的“文質并重”談書籍設計中的整體理念

孔子明確了“文”與“質”的關系,提出“文質并重”的思想理念。“文質并重”是強調形式和功能的統一,避免出現“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的極端現象,使“文”和“質”和諧統一,相得益彰。在書籍設計的功能上,以服務于人為根本目的,在表現書籍內在內容的基礎上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同時,文質兼備又強調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優秀的書籍設計應該實現裝飾和其承載內容的統一,用形式來表現其自身的精神。

五、結論

儒家“和”思想就是以人為本出發,書籍設計也應該以讀者為主體進行設計,設計呂敬人先生曾評價的:“今天的書籍設計師要塑造書籍的生命。設計師需要思考如何體現書的文化氣息,讓人在愉悅中享受到書籍傳遞的信息,說得直白一點,設計者要做的就是在書籍文本和讀者之間架起一道橋梁。”書籍裝幀設計無疑就是書籍的精粹所在,好的書籍設計可以讓讀者在未翻開書籍前得到某種預感,也可以讓讀者于第一印象時就失去翻開的欲望。這種能夠拉近讀者與書籍的心理距離,就是書籍裝幀設計中包含的儒家“和”思想。達到能夠吸引讀者閱讀興趣、激發讀者探索意識的目的和意義。

作者:李鴻祥 夏薇 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