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椅子設計技術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5 08:00:00

導語:現代椅子設計技術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椅子設計技術管理論文

[摘要]:椅子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作為影響現代椅子設計的兩大要素材料和技術,從各方面對現代椅子設計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主要對現代椅子設計的視覺形式、風格潮流和美學價值等三方面產生較大影響。

[關鍵詞]:材料;技術;椅子;設計

椅子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家具之一,幾乎每天都要與我們親密接觸。同時,椅子也是最重要的日常家具之一,在家具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備受設計師的重視。芬蘭著名的現代設計大師伊馬理•塔佩瓦拉曾經說過“椅子設計是任何室內設計的開端”。可見,椅子在室內設計中居首要位置。正因為椅子在室內設計中的重要地位,歷史上很多建筑家、設計家為自己設計過椅子,如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先驅莫里斯為自己的新居“紅房子”設計了整套家具,其中就包括椅子。不但如此,一些先鋒派家具設計師積極從材料和技術方面對現代椅子設計進行探索,尋求新的表現形式、探索新的設計風格和探究新的審美價值。

作為室內設計最重要一環,椅子的設計受到兩個重要因素的影響,就是材料和技術。兩者對于椅子設計有著重要的影響。

就材料而言,它是設計師實現設計的物質條件,技術則是設計師實現設計的有力保障。沒有材料,任何設計師也將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設計將成為紙上談兵,設計只能停留在構思階段;缺乏技術,設計師難以實現椅子造型的物化,即使再高明的家具設計師也難以造就功能優良的椅子。同時,技術更是可以提升設計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對于家具設計師而言,材料和技術猶如繪畫藝術家眼中五彩斑斕的色彩和手中的畫筆那樣重要,它們是家具設計師進行設計創作的前提條件。兩者是家具設計師進行設計表現不可或缺的要素。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坐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椅子外觀形式上的美觀,同時更重視功能上的舒適。換言之,這些需求促使設計師對材料的選用更加多樣化,技術上更趨科學化、理性化和人性化。所以,材料和技術對椅子的設計影響甚大。

因此,自20世紀中期,設計師對椅子可謂是鐘愛有加,不斷地對材料和技術進行探索,力求創造形式與功能高度統一的椅子。從米斯•凡德勒到勒•科布西耶;從芬蘭建筑家阿爾瓦•阿爾托到丹麥的維諾•潘頓等,無不在材料和技術方面尋求突破。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尋求選用新的材料、采用新的技術、創造新的形式,從而創建一種新的室內設計與家具設計的美學價值。

在材料方面,20世紀中期,制作椅子的材料完全拉開了一個新的篇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十年,從40年代后期的模壓膠合板到50年代中期的黑色鍛造鐵;從斯堪的納維亞的優質木材,到實驗室獲得研制成功的化學合成材料,這些現代及傳統材料的選用,都給椅子的設計帶來了無窮的活力。[1]設計在線.中國

在技術方面,同樣是在20世紀中期,涌現了很多新的成型加工技術。主要有20世紀40年代的新型膠合材料的彎曲技術、熱壓成型技術及具有國際性突破的“可彎曲木材技術”等。設/計/在/線.中國

新材料、新技術的出現,給現代椅子的設計帶來空前的影響,綜合起來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視覺形式方面,研究表明,人類主要通過視覺、觸覺和聽覺器官來感知世界,而前兩者更為重要,其中有75%以上的信息主要是通過視覺獲得。材料正是通過重要視覺元素——色彩及肌理來影響椅子的視覺形式。如楠木的色淺橙黃略灰,紋理淡雅文靜,質地溫潤柔;不銹鋼的銀白色,天生的金屬光澤;人工合成材料色彩豐富、表面光滑。木質材料的椅子給人以溫和、堅實的視覺感受;不銹鋼等金屬材料給人以機械、冰冷的視覺感受。而人工合成材料,則性能多樣、質輕、光滑可人,給人一種流光異彩的視覺效果。不同色彩和肌理的材料組合應用更為現代椅子設計實現不同視覺形式的表現提供了可能。當然,椅子的視覺形式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造型上,畢竟椅子是三維的實物體。木材質有不易彎曲的特性,這就決定了木材質椅子在造型上給人以直線、穩重的感受,如荷蘭“風格派”設計家里特維爾德設計的“紅藍”椅,整體由直線木條與兩塊木板構成,整體上給人以棱角分明、幾何感強、極具風格化的抽象感覺;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金屬材料對現代家具設計的創造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工業革命后,現代冶金工業生產的優質鋼材和輕金屬被廣泛的應用于家具設計,使家具設計從傳統的木材時展到金屬時代,20世紀20年代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的天才家具設計師馬歇•布魯耶(MarcelBreuer)開發設計的世界上第一把鋼管椅就是最好的佐證。不銹鋼有著天生的金屬延展性、易彎曲,彎曲的鋼管椅子給人以現代、流線、優美的視覺感,如米斯•凡德勒設計的著名的“巴塞羅那”椅,彎曲交叉的鋼支架極具現代曲線流動感,整體上給人以休閑的感覺;合成材料則可利用積壓、延伸、熱塑成型、吹泡等方式進行成型加工。這種材料的椅子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如意大利設計師皮瑟1980年利用塑料制作的“達里拉”椅,形式感極強。從某種角度上看,椅子設計就是造型設計,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針對不同特性,各種材料有其相應的成型技術。椅子的造型很大程度上依賴這些成型技術,這因為有這些技術的支撐,現代椅子設計結構上日趨簡潔,視覺上獲得了一種新的統一性和流動性。換言之,成型技術影響并決定椅子的造型視覺形式。其中最顯著的是具有國際性突破的“可彎曲木材技術”,它是由芬蘭設計大師20世紀30年明并使用。利用建筑學的原理,將白樺木巧妙地模壓成流暢的曲線。采用整體彎曲木材作為椅子支架,椅子整體上似乎是一個行云流水般的實體,很具想象力和革命性的意義,它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木質椅的直線立體造型。設計在線.中國

總之,材料和技術是家具設計師實現設計表現特征的兩大元素,多樣化的材料和層出不窮的技術使家具設計師對于實現設計表現形式有更多的選擇,故而現代椅子出現了千姿百態的視覺形式。有的椅子視覺形式上具有雕塑感,如菲利浦•斯塔克設計的W•W椅;有的椅子則極具藝術化視覺形式等。可見,新結構和新技術導致新的形式出現,他們對現代椅子設計視覺形式的影響甚大。

其次,設計風格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說,工業設計史與現代材料的發明史是同步的;設計風格的演變與不同特性的材料更加休戚相關,不同程度地受到材料和技術的影響。[2]換言之,材料和技術是影響現代椅子設計風格的最主要的因素,其中技術是主導因素,他對現代椅子設計風格有著根本性的影響。技術主要是從造型、結構、裝飾等方面對現代椅子設計風格進行影響。造型方面,一些設計師偏愛直線條的椅子造型,簡潔、規矩。隨著不同材料彎曲技術的產生,現代椅子設計的造型趨向平滑流線,在細部做圓滑過度;在結構方面,金屬表現得尤為突出,金屬彎曲成型技術一改傳統的木材結構方式,甚至可以實現任何的結構方式;裝飾方面,一些金屬、稀有材料(象牙等)的鑲嵌技術的出現,為現代椅子設計的奢華風格提供服務。

在人的意識中,每一種材料可能與一種風格緊密的聯系到一起,如高檔木材與傳統奢華風格;不銹鋼等金屬與現代主義風格。成型技術也是如此,如木材彎曲成型技術,影響并促進了簡潔流線型風格。不過,提到現代家具設計風格,不得不聯想到獨具一格的斯堪的納維亞風格,其傳統的家具設計風格是具有良好的功能、簡潔和極具傳統美感及人情味。傳統的家具設計師偏愛用傳統天然的材料進行設計,如木材、藤條及一些棉布織物,他們認為這些材料被賦予了生命和人性。但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些新興材料和技術影響到北歐各國的家具設計,如玻璃纖維、不銹鋼管等。對新材料和新技術的使用,造就了北歐新一代家具設計風格,其中丹麥的維諾•潘頓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位敢于向傳統風格挑戰的家具設計師,他于1960年設計的“潘頓椅”,選用了硬性塑料和采用了單件一次性壓模成型技術。椅子具有濃厚的現代機械美感和塑料特有的光滑可人的感覺,極具現代簡約主義風格。其另外一件與傳統風格迥異的椅子是他于1958年設計的“錐型椅”。其他一些傳統的設計師也受到這樣的影響,如芬蘭的艾羅•阿尼奧,他是一位極具浪漫主義的設計大師。他采用玻璃纖維制成的“球椅”,造型新穎,風格獨特,令人過目不忘;讓使用者具有一種夢幻太空般的感受。有更多的家具設計師正受到這種影響,斯堪的納維亞傳統的風格也受到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沖擊和影響,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雖然這種影響不能根本性的改變其固有的風格,但這種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能量。無獨有偶,除北歐傳統風格受到影響外,其他國家也正受到不小的影響。可見材料和技術對設計風格影響較大。設計在線.中國

最后,美學價值方面,現代椅子的設計美學價值主要體現在材料、技術和裝飾等方面。在現代椅子設計的歷程中,人們對材料的選用是隨著人們對椅子生理審美需求的變化而變化,不同的材料代表了不同的審美喜好。技術則是為了實現形式與功能高度統一提供可能,實現椅子設計不同造型之美,以滿足人們的視覺審美和功能審美的需要;裝飾則是為了滿足人們對現代椅子設計所追求的視覺、精神和文化層面的審美心里需求。對現代椅子設計的不同層面的審美需求主導著現代椅子設計的審美價值趨勢。

回顧現代椅子設計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現代椅子設計的美學價值觀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早期極具裝飾的帶有宮廷貴族的審美趣味發展到目前十分實用且造型簡潔的帶有大眾審美意味。采用的材料大致是沿著木材等天然材料到不銹鋼等金屬再到人工合成材料的軌跡。每一種新材料的出現并被使用的時候,其背后隱藏著對應的一種對椅子美學價值的理解。木材等天然材料體現了把椅子作為有生命和人性的美學價值觀,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出現并應用到家具設計中,影響到了原有的家具審美立場,促使人們向往帶有工業化機器美學審美價值,崇尚簡潔大方,具有現代化的審美趨向。20世紀中葉后,人工合成材料問世,它是一種略帶折衷主義的材料,融合了前面兩種審美價值,合成材料兼有天然材料的人性因素和金屬材料的現代主義的基因。不同時期不同材料的出現和使用,影響并促使形成了不同的家具審美價值觀。不僅材料影響到現代椅子設計的美學價值觀,椅子的成型技術也影響到了人們對現代椅子的美學價值觀,70年代的能源危機,使設計上廣泛采用合成材料,鋼鐵的時代告一段落,開始了強調人機工程學、強調環保的新設計時代,在現代設計史上稱為“人機工程學和生態科學的黃金時代”。如庫卡波羅這個時期做了大量的人體測量工作,搜集數據,為設計服務。在材料上開始放棄塑料和玻璃纖維鋼,轉向木材,利用熱壓成型技術方式生產新的、具有環保內涵的夾板家具。使人們開始逐漸改變原有的工業化機器審美取向,轉向人性關懷和環保的審美意識。總之,受新材料和新技術的影響,自工藝美術運動以來,現代椅子的設計審美價值觀一直在發生變化。隨著工業革命的完成,鋼材等金屬材料的出現,改變了以往以高級木材為主的富有人情味的椅子設計審美價值觀,被強烈的現代大工業機器美學觀念所取代;到20世紀中后期,不可再生資源出現危機,出現了人工合成材料,如玻璃纖維等,受其影響和人們對現代主義風格缺乏人情人性的反感,具有環保、人性關懷的新型審美價值觀念成為主流。

椅子的發展始終是融合科學、技術、藝術于一體,隨著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材料的變化而不斷達到新的高度。材料科學的發展和成型加工等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推動著椅子的更新換代。更重要的是每一次新材料和新技術的出現都會從各個方面影響現代椅子的設計,帶來現代椅子設計史上劃時代的變化,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如馬塞爾•布魯爾在1923年創作的瓦西里鋼管椅;阿爾瓦•阿爾托在1931年創作的“帕米歐41號熱彎膠合板椅”;查爾斯和蕾•伊姆斯在1945年創作的有機造型模壓夾板椅和喬•科隆博在1965年創作的組合式4860號椅等。

總之,在現代設計發展的歷程中,新技術、新材料不僅帶來了現代椅子的新設計、新造型、新色彩、新結構、新功能;而且拓展了新的視覺形式,觸動了原有的設計風格,影響了人們對椅子的審美價值觀念。同時,這種發展特點和趨勢還將影響到今后的椅子設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耿曉杰.記十把20世紀中期的椅子佳作[J].家具與環境,2006,02:23-27.

[2]胡景初、方海、彭亮編著.世界現代家具發展史[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510-512.

[3]王受之著.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4]朱和平著.世界現代設計史[M],合肥:合肥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