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時間:2022-12-12 10:41:45
導語: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科研成果是民辦高校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與表現形式,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對民辦高校科研管理設計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適應我國民辦高校當下的科研管理工作現代化發展,就需要相關科研工作者和民辦高校管理者投入更多的資金、技術與人才力量,依托校園網的環境,創建更科學規范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統,為高校的發展奠定基礎。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探討民辦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以供參考。
關鍵詞:民辦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統;設計;實現
目前,我國民辦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統還存在規范性不高、交互性不強、技術性投入不夠等問題,這些導致民辦高校的科研管理系統無法滿足學校師生工作學習的需要,也導致民辦高校在教育市場競爭中難以取得突出的成績。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民辦學校要實現自身在科研活動中職能與角色的轉變,就必須對科研管理信息的種類、范圍進行擴充,立足實際,發展技術。
1民辦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統構建
1.1構建支持科研成果相互轉化信息交流平臺很有必要。長期的辦學實踐證實[1],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當下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還不到10%,這也使得我國高校的民辦學校能力受到社會大眾的詬病,但這也說明一些問題,如民辦高校或教育企業不愿意冒更多的風險投資,投入更多資金,引發可能出現的科技開發經費短缺的難題,因此不少科研成果僅僅停留在論文、報告或實驗室上。再比如民辦高校的成果發明在進行科技成果轉化時,與合作企業在認知水平上存在差異,尤其表現在理論學術水平和技術科技成果的平衡上,更多的民辦高校更愿意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直接的技術效益,溝通的不順暢使得科研方與高校需求不適應[2]。1.2校外信息需求應該成為民辦高校科研管理信息范疇。從校外科研需求信息的內容來看,包含有合作研究信息與技術需求信息,前者指的是企業生產時的研究設想,在受到科研實力的影響而無法獨立完成時,需要與民辦高校內的科研人員合作完成。后者指的是企業在實際需求促使下卻無法完成研發問題時需要從民辦高校科研成果中發掘所需要的科研成果,轉化成為實際的應用價值。所以校外科研需求與民辦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項目、成果和基地建設都有著緊密的關系。從校外科研需求信息的職能來看,不管校外需求信息向校內科研實際活動轉換,或校內的科研成果直接促成社會生產,都與各部門的科研工作與具體的任務有重疊部分,所以其管理范圍有可行性[3]。
2民辦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統的信息及信息設計分析
2.1RMIS的信息定義。信息的概念具有復雜性的特征,在對信息進行分析時要考慮到條件的問題,比如從相互關系來看,信息可以定義為“事物之間有相互聯系、作用狀態的描述”,從使用價值來看,信息可以定義為“根據使用要求記錄、分類、組織的有關聯的解釋或是能夠傳遞某些意義的數據”。民辦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信息,也有其限定的條件,首先其應用的范圍必須在高校內或是與高校相關的環境當中。其次,科研信息管理工作由學校的科研人員或指派的人員負責。再者,科研的信息最終使用價值是為高校科研管理服務。2.2系統設計簡述。系統的設計可以按照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生命周期理論進行表述,設計的目的為系統分析出的結果通過應用科學合理的邏輯方案或其他技術方案,得出邏輯模型,綜合各方面條件的約束,利用有效的技術方法與手段,整理出系統的具體設計。設計的過程要與系統分析的目標保持一致,也就是構建合理有效的管理系統平臺,但不同的任務又決定了不同階段的目標有所不同。比如系統分析階段就要求科研人員發現問題,系統設計階段就要找到方法解決問題。針對當前我國民辦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統設計存在的規范性不高的問題,普遍表現為實際運用時無法實現數據共享等規范目標,所以這些問題就會反映在系統的實際設計工作上,歸咎于數據存儲設計的隨意性過高、標準較低等,導致其他的系統設計沒能實現通用性,沒有統一的標準進行該系統的數據訪問[4]。針對當前我國民辦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統設計存在的交互性不強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首先是搜集、管理和評價科研信息時應交由管理部門或科研工作者共同進行,但在各層級的工作人員權限上還缺乏相應的設定,交互性的不足就使得信息沒能完全掌握于科研管理部門手中,其應用的準確性不高。其次是社會發展過程中高校和外部環境聯系緊密,高校獲取的科研活動也已經不再處于封閉環境當中,因此缺乏與社會科研信息整合的環境。2.2.1系統功能板塊的設定。組成系統的板塊很多,這些板塊之間都是互相獨立和明確的關系,因此需要對民辦高校科研信息系統模板進行系統劃分,結合實際需要的網上管理信息特點與科研信息的聯系,賦予這些板塊的功能性。(1)公共信息。主要負責處理科技管理部門在網上的政策、新聞及一些如申請表、報告表等材料文件,只要擁有科研管理人員權限的用戶都可以進行登錄、記錄、修改、刪除等操作。(2)管理機構信息。在民辦高校中,科技管理部門是非常重要的部門,同時具有服務的屬性,其機構設計、政策公布與高校信息的服務對象之間有著重要影響。該板塊的功能就是要科技管理部門的機構設置信息、科研政策信息,操作人員同樣有上述板塊功能操作的能力。(3)學術活動信息。這個板塊包含有學術講座、學術交流和各種學術會議,很多都是以通知信息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而學術交流則是詳細記錄信息內容,提供給科研管理人員的操作信息與上述相同。(4)科研項目信息。其包含有四個內容,分別是計劃項目、完成項目、進行項目和橫向項目。(5)科研成果信息,常見的有論文管理、著作管理、鑒定的成果信息、獲獎信息等等。(6)科研機構信息。包含相關機構的基礎性信息、人員信息等。(7)知識產權信息。如高校人員研究獲取的專利,提供專利申請、授權和技術轉讓等。(8)科研績效管理。表示對科研績效考核的指標,為考核的成績進行查詢與統計。(9)系統權限管理。在民辦學校中通常包含三大權限處理對象,分別是本校科研人員、非本校科研人員和合作企業的研究人員。其中本校科研人員基礎信息給出方為學校內部的人事系統,非本校科研人員則是參與本校科研人員合作的項目以授予登錄權限,合作企業研究人員信息則是與本校科研人員有信息交流的企業基礎信息,授予相應權限。2.2.2社會需求信息的采集與整理。民辦學校對社會需求信息的需要往往要結合社會發展,民辦高校的科研管理需要將社會科研需求信息納入到自身科研任務當中,形成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實際上,很多研究型的高校本身擁有很多科研項目,其科研成果轉化機制完善程度較高,所以通常會單獨設立科研力量與社會科研需求交流平臺,幫助學校科研機構獲取更多的社會科研信息,對本校的科研活動與信息內容有豐富的作用。因此,其系統信息的采集整理與其他模塊大致相同,包括需求方信息注冊、需求信息錄入與審核、需求信息與高校科研成果及對應的人員相匹配。2.3系統配置方案設計。以管理信息系統構成與應用來看,網絡結構設計可以分為集中式、分散式與分布式三類,在計算機系統上完成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目標通常使用集中式,而一組計算機群的單個子系統的不同目標與方式就需要分散式的結構,一組計算機群有主機與輔助計算機,以多用戶微機局域網實現主機的數據管理和共享的,就是分布式結構。在為民辦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統進行設計時,分布式網絡結構是首選結構,而C/S與B/S是當前流行的兩種結構模式,也就是客戶機與服務器結構,其中C/S通過充分利用兩端硬件環境的優勢,分配任務到Client端及Server端實現操作。另外B/S則是瀏覽器與服務器結構,這是在因特網技術興起時改進的一種結構,設計時用戶的工作界面為www瀏覽器,還包括前端Browser及服務器端Server,形成了三層結構,能夠簡化客戶端電腦的整體載荷,有降低工作量的效果。2.4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統應用效果。2.4.1從功能角度分析。從應用的長遠性來看,民辦學校其他部門的系統平臺在采用科研信息管理系統時要從數據屬性上保持一致性,那么就需要在不同系統平臺上給數據的訪問統一標準,無需進行較大的查詢數據調整,以提高科研信息共享的效率。針對上述提及的交互性不強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首先科研信息是統一由科研管理部門人員管理,但作為信息來源的參與者,更應將科研管理信息的系統作為交互平臺,將訪問客戶分為三個級別,如科研管理者級別負責科研信息的統一管理,院系級別則負責本單位科研信息的管理,科研人員則只擁有管理自己信息的權利并賦予一些瀏覽和評價功能。其次,還要結合高校科研活動開放性的特征,需要嘗試性在科研管理體系中加入需求信息的功能模塊,將其與校內科研信息進行匹配,促進更多的交流與互動。2.4.2從效率角度分析。首先,民辦高校的RMIS系統運行過程實現了科研管理者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突破,只要存在網絡,就能對科研信息進行操作與管理,并且在系統穩定和安全的基礎上,其傳遞的效率與可靠性是得以保障的。所以日常運用過程中還需開發更多新系統檢索功能,提高檢索信息、處理信息上的效率。其次,在成本上,“辦公無紙化”的管理理念滲入,其發揮的效率功能不僅僅是減少不必要的辦公耗費,而是建立了與外界取得良好溝通的信息平臺,能夠在促使開展科研信息管理研究中通過平臺促進合作交流,因此,創建RMIS在成本的角度來看也能得到長期的回報。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民辦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統還處在設計、試運的不斷完善過程中,該系統能很好地滿足民辦高校在科研方面的管理特點,增強系統可操作性,豐富功能,提高效率,同時還能有效節約成本,有助于提高應用的科學度與透明度,更好地促進民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鄭洲.基于校園網的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江蘇科技信息,2016,2(3):33-35.
[2]袁光輝.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安徽大學,2013.
[3]楊豐瑞,姜賴贏.基于ESSH框架的高校科研團隊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軟件導刊,2017,16(4):94-96.
[4]蓋一鳴.基于B/S的高校科研項目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吉林大學,2016.
作者:朱樹煌 單位: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
- 上一篇:電廠運煤系統設計總結
- 下一篇:城市公共空間規劃設計研究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