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優化設計論文

時間:2022-05-29 03:50:34

導語:園林優化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園林優化設計論文

基于蟻群算法的抗滑樁結構造價優化設計研究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園林優化設計

1引言

海綿城市理念在園林綠地建設中極具適用性,而園林優化設計又是打造海綿城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當前,園林的主要功用是觀賞、休閑、娛樂,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基于海綿城市理念,對其進行優化設計,不僅能夠提高水資源利用率,而且能夠有效解決水污染問題,使城市空氣及環境得到凈化,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兼備。

2海綿城市理念、建設原則及規劃目的

2.1海綿城市理念

海綿城市即充分發揮現代城市的彈性,使其對環境變化及自然災害具備較好的應對能力。海綿城市極為舒適,呈現宜居性特征,具備較好的滲透性和凈化功能。主要實現方法是充分發揮生態、自然排水系統功能,對雨水進行吸納和緩釋,有效緩解城市內澇問題,改善城市環境,解決水資源浪費問題。

2.2海綿城市建設原則

安全性原則。參考城市防洪排澇標準,進行海綿城市建設,使城市雨水控制系統更加安全、可靠,抵制自然災害,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城市供水,為人們提供一個安全的用水環境。生態性原則。生態問題是海綿城市規劃及建設中考量的重要內容,將自然排水系統應用到公園、河流、綠地等海綿體中,使雨水能夠自然排放和凈化,對水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使其具備較強的自然修復能力。因地制宜原則。依據區域性地質情況和水文特征等,分析園林設計中的各影響因素,以對開發設施和系統等進行針對性選擇。④統籌建設原則。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到園林優化設計中,需各部門及專業共同參與及合作,該過程中要分工明確,對各項設計施工內容進行統籌安排,達到園林預期設計目標,并兼顧社會性、經濟性和環保性[1]。

2.3海綿城市規劃目標

首先,提高雨水利用率。以海綿城市理念為基礎,對園林進行優化設計,能夠對雨水資源進行合理應用,具體實現方法是集蓄和滲透,繼而對地下水進行有效補充,以對徑流系數進行有效控制,使排水壓力得到有效緩解。與此同時,也可以通過池塘、濕地和自然水體等,對雨水進行科學調蓄和應用,使城市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其次,改善城市景觀。在園林優化設計中應用海綿城市理念,能夠對現有城市景觀進行有效改善。公園、綠地等多處于生態敏感地帶,其因自身獨有的生態格局,極具休閑性。但是,要改變傳統開發模式,既要實現自然資源保護,又要促進城市發展,依據城市水文地質及水環境特征,實現控制目標規劃。與此同時,建設園林時,很容易污染水資源,需對降水徑流污染進行嚴格控制。

3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園林優化設計方法

3.1轉變傳統設計理念

城市園林設計中,設計人員很容易沿用傳統設計理念,采用水泵、管渠等設計方式,園林道路面積相對較大。部分設計人員秉承末端集中排水原則,導致園林很容易在降雨天氣出現雨水淤積。海綿城市更傾向于采用自然排水方式,選擇下沉式綠地等影響相對較小的排水方法,注重源頭分散控制。相較于傳統園林設計理念,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園林設計方式更具先進性及可行性,不僅有助于節約水資源,而且排水暢通。設計人員也要依據園林實際情況,改變傳統設計理念,選擇適用性較強的設計方法,以達到良好的園林設計效果,符合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例如,園林優化設計中,可選用滲透技術,構建雨水花園、生物滯留帶、滲井等,減少不必要的水資源浪費問題,確保雨水天氣排水暢通;在綠地、廣場等設置濕塘以及各類滲管渠等。

3.2科學選擇海綿體

海綿園林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對園林原有生態系統進行有效保護;對已破壞生態系統進行修復。低影響開發。然而,現階段,城市海綿園林建設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海綿體吸收能力較小或者使用過程中發生損壞等。產生該類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工作人員的重視度不足,其并未依據地區實際情況,對外部環境進行全面考察、分析和論證,導致海綿體選擇過于隨意,以至于無法達到良好的園林優化設計效果。我國國土資源遼闊,各地區環境和氣候有所不同,存在較大差異,城市降水量也有差別。為將海綿體的效用發揮到最大,設計人員要依據城市園林建設要求及區域狀況,對海綿體進行合理選擇,確保其適用性,并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而施工單位也要依據工作人員的調查情況,將基礎設施采購工作落實到位,達到預期園林設計效果。

3.3合理設計景觀,低影響開發

依據地域特征及城市園林建設要求,既要確保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又要兼顧市政設施的穩定性。降雨之后,選擇源頭分散的控制方法,對雨洪進行低沖擊開發利用。其中,控制參數包括排水量和徑流系數,對各項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和開發,設置透水鋪裝,將蓄水池、碎石溝、滲透渠等基礎性海綿設施建設工作落實到位。小徑流中,采用正確的方式,對觀望承受的雨水壓力進行有效控制,并合理建設排水網絡,使其分布合理,既要確保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整性,又要將其與市政設施進行完美融合。有效融合景觀植物。設計施工單位要對園林土壤狀況進行全面分析,對其具備清晰的認識,優選改良土壤,以實現徑流量控制,并進行地下水補給。與此同時,也要依據區域狀況及園林優化設計要求,對草、灌、喬等各類植物進行合理搭配,注重水生植物與陸生植物的協調性,增加園林中植物種類。對園林氣候和水土特性等進行綜合考量,優選植物群。該過程中,也要立體種植植物,依據植物特性,確保各品種之間搭配的合理性,并考量外部土壤、氣候特征,使其與植物生長要求及規律等相符合,在園林優化設計中,實現多樣化種植。在園林內部設置植物群落,以對地表徑流進行有效控制,使水循環時刻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況,使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問題。依據植物實際分布狀況,考量生態效益的同時,適當種植喬木、草本植物等,達到防風固沙效果。樹根經長期生長,蔓延到地下,用以保持水土。該過程中需要考量的相關內容比較多,需對公園和道路系統中的雨水節點、排水方向等進行嚴格考量,并劃定排水分區,依據場地豎向,劃定擬布局低影響開發設施匯水面,并測量其面積。選擇低影響開發設施類型,并對其進行合理布局。

4結語

綜上所述,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到園林優化設計中極具適用性。市政及相關設計部門要結合園林設計及建設理念,對海綿城市概念具備清晰的認識,依據園林優化設計要求,改變設計人員的傳統觀念,合理選擇海綿體,實現海綿園林建設目標,減少不必要的水資源浪費問題,實現環境保護,為人們提供良好的休閑、娛樂場所,提高我國城市園林建設整體水平。

作者:李躍雯 單位: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程嵐.海綿城市理論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概述[J].科技展望,2016(34):27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