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園林設計思維及主要對策思考

時間:2022-06-15 04:01:03

導語:培養園林設計思維及主要對策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培養園林設計思維及主要對策思考

1構思思路概括

構思階段是確定設計主題、設計目標的主要階段,該階段也可認為是確定項目地塊設計的主題和中心。在設計中通常可以從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2個方面來構思。1.1邏輯思維(Logicalthinking)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能動地反映客觀現實的理性認識過程,又稱抽象思維[3]。它是作為對認識者的思維及其結構以及起作用的規律分析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只有經過邏輯思維,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才能達到對具體對象本質規律的把握,進而認識客觀世界。它是人認識的高級階段,即理性認識階段。1.2形象思維(imaginalthinking)形象思維主要是指人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對事物表象進行取舍時形成的,是只要用直觀形象的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3]。形象思維是對形象信息傳遞的客觀形象體系進行感受、儲存的基礎上,結合主觀的認識和情感進行識別(包括審美判斷和科學判斷等),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包括文學語言、繪畫線條色彩、音響節奏旋律及操作工具等)創造和描述形象(包括藝術形象和科學形象)的一種基本的思維形式。

2構思來源分析

2.1邏輯思維分析。邏輯思維的進行是通過一系列的推理而尋求“必然地得出”。設計具有強烈的目的性,它的最終結果就是要獲得“必然地得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理性方法或工具。運用邏輯思維分析構思主題,可以通過梳理構思的來源再來確定主題,通常在設計中構思的來源可以通過以下4個方面:2.1.1設計任務書。任務書的來源主要由甲方提供,也就是說主題可以由甲方直接設定,在確定的主題下直接做設計。2.1.2現狀場地資料。構思的來源可從現狀場地環境而來,尤其在園林設計中,設計的主要對象是綠地,設計的主要元素是園林的五要素,設計思路來源可以通過園林五要素的主要特色或是問題來提出設計構思。2.1.3歷史文化資源。主要針對場地條件或是場地背景的歷史人文資料,如相關風俗、節慶、典故等都可以作為構思的來源。2.1.4場地氛圍。氛圍是營造或者烘托場地或者主題的主要特色之間,在設計中可以通過確定的場地性質,結合相關的理論知識從表現該場地范圍的角色來考慮。如紀念性園林,氛圍是莊嚴、肅穆,精神永垂不朽,那么表現場地氛圍的形式可以是規則式,體量以垂直聳立為主,顏色以綠色、白色等為主。2.2形象思維分析。“形象思維”是一種較感性的思維活動,是一種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可以發揮很大的主觀能動性,借助想象、聯想甚至幻想、虛構來達到創造新形象的思維過程,具有浪漫色彩[3]。形象思維主要基于感性的思考,具體主題構思的來源可以通過以下3個方面:2.2.1從美觀角度出發。滿足形式美法則的要求,從美觀角度直接表現,該種思維方式重形式。2.2.2從發散思維角度出發。運用構成設計思維來思考園林設計主題構思,從發散思維或是抽象思維角度對主題有關的內容進行思考,并對思考的主要內容重新組合,在表現方面尤其重視形式美法則的運用。2.2.3從感性角度出發。從場地使用者的角度思考以人為本的問題,從情感上滿足人的需求,針對使用者的需求提出相關主題。以上幾種構思來源,可以分開使用,也可綜合使用,但主要還是根據場地現有特征,分析場地現狀,找出場地特色,綜合梳理相關思路,推出主要的主題,確定主題。主題的確定是梳理現有材料,并把這些相關的思路表現進行抽象重組的過程,是一個凝練的過程。在該階段中簡單來說就是對現有資料進行合并、歸類、重組、凝練、抽象,最后用相關詞或句表達主題,需要學生掌握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同時還應該有總結、歸納的能力,需要對整個現狀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大處著手,抓大放小。

3主題表現分析

通過以上2種思維分析確定設計主題,并對主題進行詳細化表現。主題表達是一個思維重組之后發散表現的過程,與構思來源、思路梳理不同,需要學生掌握發散思維、依托主題,深入探究掌握主要脈絡,細化表達,具體來說可以通過3個方面的內容來表現:3.1直接表現。主題的表現可以通過直接表現的方式來表達,即確定主題之后,用與主題相關的形象或者相關的元素直接表現,該種方式最為直白、一目了然,但內涵不夠豐富、藝術性不高。方法的表達只用找出主題表現元素,遵循形式美法則的要求,滿足美學觀賞的要求,從形式上、外觀上能夠讓觀賞者一眼就能夠看出。常見的做法有直接用主題雕塑形象表達或是和主題相關的元素,如文字語言、色彩、形狀等方式表現。3.2間接表現。主題的另外一種表現方式具有一定的藝術性,是對主要場景進行擬人化、聯想、比擬等方式把主題寄托某物,再間接表現在場地設計中。這種方法比較含蓄,有一定的意義,是對自然場景進行文字語言的凝練和升華。常見的做法是用帶有一定意義的植被樹種應用在園林場地設計中,間接表現主題內涵或氛圍,如常見的梅蘭竹菊、牡丹等具有一定文化內涵的植被表現清廉、高潔等主題;或是用語言文字含蓄并帶有詩意的表達形式應用在環境中,“荷風四面”“篩月”“雨打芭蕉”等場景用文字凝練出主要場景氛圍烘托主題。3.3綜合表現。綜合表現是結合以上2種表現方式綜合應用。在實際構思中,如確定主題詞“普洱茶香”,從構成設計的思維———發散思維方式思考問題,找出與主題詞相關的內容,如普洱茶文化、普洱茶歷史、普洱茶產品、普洱茶故事等都能進一步表現主題,主題的表現就是把相關主題詞羅列出來,是一個發散思考的過程。把主題詞轉化為圖像形式可以通過物化的過程直接表現,如雕塑、形狀、語言文字、色彩效果等,也可通過比擬或是聯想的方式間接表達,還需要注意在表達的過程中不需要把所有與主題詞相關的內容都表現出來,而是需要篩選,重新組合表現,對事物現狀進一步藝術提升,并滿足形式美法則的要求。

4在設計實踐構思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以上構思來源、構思主題確定及構思主題的表達幾個階段的過程思考,部分同學能夠較快地掌握該思考模式,但也普遍存在以下問題:4.1構思思路不夠清晰。構思思路不夠清晰,沒理清構思的主要程序及每個階段的主要內容。在整個構思分析過程中,要做到整體把握、大局分析,由整體到局部,對現有資料進行歸類分析,理清現狀資料的類型、特征,對現有資料進行精簡、提煉才能分析出存在的問題,可尋思路及主題。4.2主題相關詞太多,抓小放大。主題詞太多,運用發散思維對主題相關內容進行擴散、衍生,但過多的主題詞往往讓設計者無從歸納、整理、提煉主題思路。尤其對于整體觀認識不到位時,思考問題僅從小處入手,難以掌控全局,若主題相關詞太多,更是難以全面把握。針對這一問題,可運用主題相關的主要類型,如普洱茶產品,有可飲用茶、裝飾茶、零食茶等都是對茶產品的詮釋。4.3主題表現不夠深入,面太廣細節不夠深入。主題表現不夠深入,主要問題為主題詞太多,沒有對主題詞進行歸類或篩選,其對主題詞的篩選或精簡的過程則是運用減法思維或是抽象思維的過程。主題相關詞太多,如都表現出來,則因場地面積或其他條件受限,雖能夠面面俱到,但都淺顯易懂,難以長時間吸引人們的視覺注意。4.4表達過于形式、內涵不足。表達形式元素太多,主要內涵深度不足,形式和內涵之間聯系不強,難以有效表達主題內涵,且形式太多樣,抓不住表達重點。在具體表現中應形式與主題統一,由面到線再到點的形成串聯,主要外觀藝術與內在含義有很深的聯系。

5培養園林設計構思分析思維主要對策

5.1案例研究、挖掘構思模式、提煉主題。研究案例,學會鑒賞。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從外觀形式到內涵構思模式深入提煉主題內容及其表達方式,是較快學習設計、掌握設計方法、應用設計方法的主要思路。在案例分析中,可以從色彩應用、平面構成、整體協調性等方面研究外觀形式,掌握形式美法則的深刻應用內涵;深入剖析景點、景觀軸線、功能、道路等整體布局、空間形態、主題表達等并繪制簡單分析圖,2020年第9期現代園藝園藝沙龍以此掌握形式與內涵之間的聯系與表現。5.2實踐案例分析,分類型、分思維模式分析構思模式。以實踐檢驗理論知識,通過大量的設計實踐案例分析、研究,運用幾種設計思維方式,不斷地嘗試與實踐,總結自我設計思路。通過孰能生巧的過程聯系,掌握幾種構思模式,穿插、綜合使用。5.3逆向思維模式培養。逆向思維模式,通過結果反饋應該怎么做的問題。通過大量的案例鑒賞、經典案例實踐研究等方式,掌握最新發展模式,用新趨勢、新模式倒推怎么做的過程,設計方法一致,只因什么樣的結果,需要什么樣過程。6結語園林設計思維的培養,需要明確的設計思路,通過大量的多看、多練、多培養的思維模式,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構思方法。設計課程的主體是實踐性的,其培養設計主題把握種種限定,解決設計問題,并取得“創造性”突破的能力[3],設計能力將得到更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戀,李博超.關于設計匯總創造性思維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17):198-199.

[2]谷彥彬.對現代設計教育的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1):32-35.

[3]劉靜偉.設計思維[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09(2):84-88.

[4]陳永生.設計教育中創造性思維培養體系初探[J].第三屆全國風景園林教育學術年會論文集[C].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213.

作者:楊麗萍 單位:普洱學院